刘呈波
重庆市巫山初级中学 重庆 巫山 404700
摘要:初中古诗词的赏析策略有:营造诵读的氛围;充分利用文化环境为古诗词诵读服务;诵读方法的具体指导。
关键词:古诗词 赏析策略 诵读
根据本地本校的观察,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误区主要有:重理性分析,轻对意境的想象和体验;重课外的背诵,轻课堂上的背诵;重的背诵,轻对已学诗词的反刍和涵咏。这在教学中集中表现在:课堂容量小,联系拓展少。不管是律诗、绝句,还是词曲,一般一节课只学习两首。如果是背景比较复杂用典比较多,意思比较深的篇章,往往一节课还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为此,笔者提出如下策略,以供参考。
一、营造诵读的氛围
为了营造这种古诗诵读的氛围,可以专门制作了优雅别致的古诗词配画标语牌,悬挂在教室里,每天抬头可见,为学生提供一种诵读的氛围。还可以在课前预备环节播放或齐唱诗词联唱,如王菲版《明月几时有》等。
二、充分利用文化环境为古诗词诵读服务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的隐性熏陶的启迪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将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我校注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在耳闻目睹中受到影响。除了绿树、红花等优美的自然环境,学校主干道左侧最显眼处的位置,设置橱窗宣传栏,黑板报;楼道间,走廊里设有名人名言,名人风采录;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有大量图书供学生借阅。务必使课堂内外,“百花盛开”,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和鼓励,为古诗词诵读活动提供良好氛围。
三、诵读方法的具体指导
1、理解记忆法
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记忆才会快而牢。这种方法是老师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以及诗歌的内容,用提问的方式,使学生达到记忆的目的。如《古朗月行》这首诗,老师可以问:“作者小时候把月亮叫作了什么?”这样,理解了意思,就能帮助学生快速记忆。
2、形象记忆法
这种方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记忆规律。好诗一般都有鲜明生动的形象。经常在头脑中回忆形象和意境,背诵时就会流畅自如,如果有图片的提示,效果会更好。如果课本有插图,要充分利用。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就有插图,可以让学生观察图片上的主人公的穿着打扮,观察整幅画面上的马队,体会“老夫”的“少年狂”,图文结合,理解背诵。有些诗歌,可根据文义,指导学生自己想象出画面。例如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时,让学生想象边疆的将士在孤立无援的境况下誓死坚守并偷袭反攻敌人的情景。并让学生体会:诗人捕捉了一个个的细节:战士盔甲的反光,半卷的红旗,提起玉龙剑。让学生通过想象这个画面来帮助背诵古诗。
还可以讲诗词背后的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来强化记忆。如李白的“万家酒店”“十里桃花”,又如凉州词的故事:慈禧命大臣背凉州词,大臣不慎掉了一个“间”字,要被治罪。大臣临机一动说是一首词,于是吟诵而出: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循环记忆法
心理学书籍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民应当及时巩固记忆的内容。如果星期一老师要求你背几首诗,你应该当天努力背出来。第二天再记一次,记不住再看看书把它记住。隔两天到星期五再记一次。再隔三天,也就下周星期二再记一次。再以后,隔四五天这样循环记忆,间隔时间超过比例延长,每次只花几分钟,一般三到四次就能形成终生记忆。这种“循环记忆”对不感兴趣的东西也能记住。运用循环记忆法,开始时,老师每天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我要求学生在课前五分钟,都读一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把古诗记得更牢。
4、归类背诵法
用归类法,会很快地记住一些东西。这是因为它能揭示
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背诵的技巧,也是记忆的规律所在。古诗可以按写景、抒情、叙事分类背诵,可按“言志”、“送别”等分类背诵,还可以按朝代、诗人等分类背诵。运用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达到流畅记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王之涣的《出塞》时,让学生熟读后比较另一首《出塞》词。
凉州词(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词)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出塞》词比《出塞》诗除了少一个“间”字外,就是句式上的不同而已,学生通过归类对比后,发现这两首《出塞》几乎一样。如果熟读了诗,要背诵词就很容易了。
5、理清顺序,按写作顺序背诵
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比较长的诗,我们就要理清写作顺序,诗人先写胡天飞雪,视野广而宏大,进而拉近镜头特写中军帐中饮归客的情景,最后,诗人写送别的情景,再次将镜头拉向远大而悠远的空间: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熟读成诵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对于美的诗歌、课文,我们可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