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街头篮球运动中暴力现象成因浅析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期   作者:李胡江
[导读] 作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走访调查乌鲁木齐市主要的街头篮球爱好者聚居地,

        李胡江
        重庆市潼南中学校 重庆 402660
        摘要:作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走访调查乌鲁木齐市主要的街头篮球爱好者聚居地,并通过田野调查等方法分析乌市街头篮球活动中暴力现象的成因,以期对治理乌市街头篮球暴力现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乌鲁木齐;街头;篮球;暴力
        引言
        伴随街头篮球运动的普及,参与者队伍日益壮大。街头篮球运动中暴力事件也随之增多,街头篮球暴力导致的伤害案件有所上升。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市街头篮球暴力现象的调查,分析了产生球场暴力的危害及诸多因素,并提出建议。以期对治理乌市街头篮球暴力现象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乌鲁木齐市区街头篮球运动中的暴力现象。
        1.2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观察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查阅了大量有关篮球暴力的文献,走访了乌市篮球领域部分专家学者、篮球赛事的组织者,并且录制到了部分篮球场暴力的视频,深入了解乌市街头篮球运动发展状况,为本文的撰写获取第一手的材料。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街头篮球暴力”概念的界定
        刘建业、吴建春[1}、吴畏和闫永生对街头篮球运动和篮球暴力的概念定义,笔者把街头篮球暴力的概念界定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用余暇时间在学校、社区、公园、广场等地方的篮球场开展的不同人数和不同组织方式的半场篮球比赛(其中包括投篮、运球、花式技巧比赛和一系列趣味篮球游戏)中发生的打架、侮辱或其他表现形式并阻碍比赛正常进行,造成人身心伤害或财产损失的行为。
        2.2乌鲁木齐市街头篮球暴力现象的成因
        2.2.1运动参与主体的因素
        参与者个人技术动作不规范
        篮球运动因为其强烈的对抗性,身体接触非常多,运动员的技战术几乎都是在身体对抗中完成,尤其相互卡位争夺篮板球和篮下强攻时,猛烈的对抗极易激起运动员比较高的情绪唤醒水平,假如运动员没有某种适合的方式来释放这些积压的情绪,一旦触发就会导致球场上暴力事件。
        调查显示,乌市的街头篮球爱好者中得到过篮球指导的不足四层,且指导员水平偏低,主要由同伴里面篮球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人来担任,很少有专业的指导员,专门负责篮球项目的社会指导员数量少,完全不能满足广大爱好者的需要
        参与者对篮球规则不熟悉
        业余篮球爱好者对篮球规则的认识大部分来自于电视比赛以及爱好者之间的交流,他们几乎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篮球规则,查阅过篮球裁判书籍的少之又少。有的爱好者认为防守队员只要从背后掏进攻队员的球就是犯规,或者防守进攻队员投篮时习惯性冲进攻队员吼叫企图用声音干扰投篮是正确防守措施的一种,投篮时球未出手被封盖就是犯规。
        个人文化修养与道德价值观
        街头篮球参与者除了在校学生外,大部分属于校外社会人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蚀,面对球场上的冲突他们选择的解决方式各有不同。不同的价值观是他们对自身行为评判标准之一,也是主导他们的意识和行为的导向牌。
        比赛组织的散乱性
        乌市街头篮球活动自发组织的占61.4%;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占19.5%,体育行政部门和非体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仅占7.2%。说明乌市相关部门对街头篮球的较少引导和干预。[5]由于街头篮球参与者众多,职业不同,参与目的不同,时间安排等各种因素导致比赛时是爱好者临时凑集就开始进行,没有组织者,场上队员相互之间大多比较陌生,这就导致了整个活动的散乱无序,一旦发生冲突无人管控。


        2.2.2环境因素
        乌鲁木齐市对社会开放场地资源有限
        乌市位于我国最西北边,是地球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城区的冬季长达150天,一年中除了5月—9月日均气温适宜室外活动以外,4月和10月日均气温小于等于10.5℃,室外打球的人已经很少。1月、2月、3月、11月、12月这五个月日均气温都在零度以下,室外球场被积雪覆盖已经不能正常使用,此时篮球爱好者被迫转战室内。
        通过查阅资料,乌市共有篮球馆36处,有室外篮球场1070个。乌市篮球馆的分布情况,其中教育系统占比52.8%为最大,共有19个篮球馆;其次是体育系统有9个篮球馆,占25%;室外的篮球场归属权也呈现该种特点分布。这些场地主要分布在学校和体育系统,而这些单位的篮球场地对外开放的机会较少。除部分大、中专学校的篮球场地部分对外开放以外,大部分中小学校的篮球场地不对外开放,主要为本校师生服务,场地利用率比较低。由此可以看出,场地设施的缺乏是乌市街头篮球运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出于安全和管理因素的考虑,各机关、事业单位、社团、社区协会、行业协会等很多的单位球场都不对外开放,这就导致广大篮球爱好者打球机会的骤减。
城市篮球氛围浓郁
        乌市是新疆自治区的首府,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市民对业余文体生活需求强烈。乌市也是CBA传统强队新疆男篮的主场所在地,新疆队从1999年建队走到国内最顶级的联赛仅仅用了两年时间。此后,2008到2014年六年间获得四次亚军,两次第四名。战绩耀眼已是新疆人的形象和代表,篮球几乎成了新疆人民的精神寄托,极大的鼓舞了居民的篮球热情和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
场馆管理方对暴力事件无针对措施
        乌市区街头篮球活动场所多为校园球场和社区及街道球场。夏天多以室外免费篮球场为主,属于公共场所,没有专门的球场管理人员,也没设有针对球场暴力的安全措施。冬天以室内场所为主,而室内场馆方主要为了盈利收费,管理人员有限,只有少数场所在入口收费处检查个人证件、竖立警示牌、标语,并无实质性的措施。若发生球场暴力事件,轻者,劝离场地。偶尔发生斗殴事件场馆方几乎无法制止,只有联系就近派出所解决。
        2.2.3其它因素
        媒体宣传的负面影响
        宣传工具对于大众形成的某种观点或看法能起到增强单向心理定势的效果。媒体报道的一些较负面信息会加强球迷的内心暗示效应,会让一些球迷把球场上的暴力现象以消遣性暴力范围来看待,不但存在以娱乐的角度去看待球场暴力,甚至亲身参与。大量的篮球比赛球员打架视频反复在互联网各大媒体上传播,青少年反复玩网络上的暴力篮球游戏等等都会增大球场暴力行为产生的可能性。
场边观众的影响
        场边观众的数量和观众对场上比赛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到场上队员的自我形象重视程度。观众越多,场上队员就越在乎自己的表现,比赛争夺愈发激烈。而在街头篮球运动中,场边观众多为等待轮流上场的街头篮球运动参与者,他们的个人文化修养程度和等待上场急迫程度各有不同,加之没有指定的球队等待区域和观众区域,也没有明确的关于观众的管理措施,他们在场边的言行举止非常自由。场边观众的一些煽动性和刺激性的言语、模仿场上队员的失误以及侮辱性的动作都会直接影响到场上队员,让氛围变得紧张。
        3、结论
        乌市街头篮球暴力事件起因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篮球爱好者高涨的热情以及他们对篮球领域基本知识的掌握不成正比,可使用的场地资源极度紧张与参与者人数众多的矛盾日益尖锐。没有组织管理者、没有裁判、发生暴力事件也不一定会受到惩罚,全部依靠参与者的自律......综上所述是乌鲁木齐市街头篮球场暴力现象产生的隐患。
        4、对策
        4.1政府部门增加可使用篮球场,积极转变篮球场地设施的建设观念,并尽快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4.2体育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实际的需求,加大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力度。
        4.3完善球场安全制度及措施,比如在适当的位置安装监控设施。
        4.4大力宣传文明健身,营造好氛围。
        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街头篮球场发生暴力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球场暴力是可以控制的。通过体育管理部门、场地管理人员、街头篮球爱好者、媒体等多方的规范和努力,做到有法可依、道德监督,把街头篮球暴力事件控制在最低范围。
        5参考文献
        [1]吴建春.论街头篮球的特征与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
        作者简介:李胡江(1989.6—),男(汉族),四川江安人,重庆市潼南中学校,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