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期   作者:滕爱杰
[导读] 语言作为人们社会交往最常用的工具,具有社会性及文化性
        滕爱杰
        (哈尔滨石油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28)
        摘要:语言作为人们社会交往最常用的工具,具有社会性及文化性。这两方面的属性反映到礼貌用语方面则表现为语用习惯的不同和文化价值的差异性。礼貌作为交际中极其重要的因素,是各种文化所共有的社会现象,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要遵守固定的礼貌原则,但每个社会和文化中的礼貌原则是不同的。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信仰等方面的不同,英汉文化中的礼貌原则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探讨了英汉不同文化背景下礼貌原则的差异性及其产生原因,寄希望通过阅读本文人们能够对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便在日后的对外交流中尽量避免因礼貌原则认知上的欠缺而产生交流障碍,最终达到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往的目的。
关键词:礼貌原则;跨文化交际;差异
1.引言
        礼貌是对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一种无形的约束。礼貌原则作为人们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社会交际中指导着人们的言语和行为。礼貌原则既是构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对人们思想意识和文化背景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交际的时候必需要用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不但是交际中的最高原则,更是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基础。有些礼貌原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原则,有些礼貌原则是某一社会独特的原则。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英汉礼貌原则的差异。对英汉礼貌用语差异的研究是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常常因为缺乏对英汉礼貌差异的正确认识,而产生交流误解甚至引发冲突,最终导致交际失败。对英汉礼貌用语差异的研究十分重要,它是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的一个有力保障。掌握英汉礼貌原则的异同,运用得体的表达,是跨文化交际有效进行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对于提高沟通效率、避免误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2.英汉礼貌用语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礼貌用语上有很大的差异,本节以招呼语、致谢语为例,阐述二者的差异。1)招呼语。招呼语是初识者或者相见者在见面时的一种言语行为,其主要目的既不是思想交流也不是传递信息,它只是传达友好态度的手段,目的是维持和增进双方之间的良好关系。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招呼语都是一种礼貌的表示,其基本功能并无区别,但是两种语言的招呼语在使用时用法上也有不同的地方。在跨文化交际中,招呼语如果使用不当,会产生误解,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在中国,熟人见面通常会问:“你吃了吗?”在中国人眼中这就是一句简单的招呼用语,说话人往往说完这句话后就会离开。然而,如果中国人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打招呼,英语国家的人理解为这是在邀请他一起吃饭,所以,当中国人说完这话离开之后,对方会感到费解,怎么暗示了要一起吃饭自己却离开了呢?汉语中还有的招呼语被英语国家的人误解为对别人私事的窥探或干涉。例如:中国人见面通常会问“去哪了?”、“干什么去了?”等等,这类招呼语意在通过询问表达对对方的关切,其实并不是真的想知道对方去了哪里或做了什么,只是招呼语而已。英语中此类招呼语有“How are you doing recently?”、“How is everything going on ?”、“How are things ?”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中的询问语很具体,往往涉及到时间、地点、事件等,而英语中的询问招呼语只是问一个大概的笼统的情况,一点都没有涉及到个人的隐私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人会觉得汉语中的询问招呼语很冒犯个人隐私的原因。2)致谢语。致谢是人们日常交往中重要的语言行为,它不但是对他人提供帮助的承认,同时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举动。

英语中的“Thank you!”和汉语中的“谢谢!”都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致谢语,二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使用对象、使用范围和场合及对其的回答上。首先,在使用对象上,在英语国家里,人们不仅要对上司、同事和陌生人的帮助表示感谢,对关系十分密切的朋友、亲戚、父母、子女等的帮助也要毫不例外的表示感谢。而在中国,感谢语一般是在与陌生人交际时或是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下使用的,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之间、熟人之间,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反而会让人觉得疏远。其次,在使用范围和场合上。在中国,人们在商场购物或是餐厅用餐时,一般都会主动对服务人员的服务表示感谢。而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应该是售货员、服务员向顾客表达谢意,感谢他们的光顾。最后,英汉两种语言对感谢语的回答上也存在着差异。当面对他人的感谢时,英美人士通常以“You are welcome, I’m glad to help!”来应答,而中国人往往会回答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之类的话。这种应答方式让表示感谢的英美人士感到十分尴尬,他们会觉得对方并不是真心想帮助他,而是迫不得已帮助他。
3.英汉礼貌用语差异的成因分析
        贾玉新在《跨文化交际学》中曾指出:“文化对语言或交际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层面,还体现在语用层面,语用差异之所以存在,在很大程度是由于深层文化差异的存在造成的”。本节主要从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的角度分析英汉礼貌用语差异产生的原因。首先,从文化角度来看,造成英汉礼貌用语差异主要是价值观念的不同。每一种文化都有一套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交际系统。礼貌用语作为交际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同价值观影响下的礼貌用语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英汉价值观的不同首先表现在价值取向上,中国社会推崇集体主义,提倡以群体利益为重,这种价值观念在言语行为上的体现就是中国人往往采取贬己尊人的表达方式来表示礼貌。不同于中国文化,西方社会崇拜的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直接产物就是个人隐私。对西方人来说,一旦个人隐私受到侵犯,就如同整个人受到侵犯一样难以接受。所以汉语中那些用来表示对他人关心和感情,但却涉及到个人情况的招呼语、寒暄语等对西方人来说很难理解和接受。其次,从心理角度来看,影响英汉礼貌用语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中西方人思维方式和心理环境的差异。英汉社会文化的不同导致人们对外界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而思维方式的差异必然会影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礼貌用语自然也会受其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整体性、直观性、模糊性的特点。在语言上的表现就是习惯于绕弯子,作铺垫,尽量避免直截了当的表达。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具有客观性、分析性、精确性的特点。在语言表达上,他们喜欢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提出个人的观点或看法。此外,英汉文化下的经济、政治、哲学、风俗习惯、自然环境等因素也对英汉礼貌用语的表达和内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结语
        礼貌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深刻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日常交际行为。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礼貌用语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特点,深入了解并遵守对方的礼貌原则,有助于交际双方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求同存异,加深和促进彼此的理解和交流,从而建立交际双方的良好关系,使交际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以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赵娜. 中英礼貌用语的对比分析, [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
[4] 周怡汐,杨国萍. 中西礼貌原则对比分析, [J], 高等建筑教育,2008.
作者简介:滕爱杰(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