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力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45
摘要:当代建筑(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从字面的意义讲就是:“当下这个时代的建筑”,它区别于现代建筑(modern architecture),主要是更加具有“当代性”,也就说说更接近于“此时此刻”。本文选择对某个“当代建筑”进行评析,主要是考虑从当代人、当代建筑师的角度去体会距离我们更近的建筑,更加游刃有余和感同身受。
关键词:当代建筑;
1.1什么是“现代”?
“现代”(modern)一词最早在5世纪晚期用来区分当前时期——按现在正统的说法是基督教时期——与异教的和罗马的过去。
1.2什么是“现代性”?
现代”就是现在生活的时代,每一代人都可以吧自己生活的时代称为“现代”,所以每一个时代都有过它自己的“现代性”。从结构二重性的角度来看待“现代性”,即“现代性”并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所认为的“现代性”往往都只是这个过程中所反映的一些特征,而并非这个过程自身的特点。
在一些英文文献中,常用小写字母开头的modern architecture表示广义的现代建筑,以大写字母开头的Modern Architecture或Modernism表示狭义的现代建筑。在本文中用“现代建筑”表示广义的。
现代建筑经历了如下的发展阶段:
?19世纪西方建筑界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是复古主义建筑和折衷主义建筑。在复古主义和折衷主义建筑潮流影响下,建筑师对实用功能和结构技术不甚重视,在他们的心目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艺术高。这种建筑思想的主导方面是唯美主义。当时的大本营是巴黎高等艺术学院,因此,这样的建筑潮流又被称为学院派建筑。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西欧和美国一些建筑师提出了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美国芝加哥一批积极改革、大胆创新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形成了一个建筑流派──芝加哥学派。芝加哥是美国摩天楼的发源地,建造的房屋越来越高,结构和功能都同传统建筑大不相同。
?现代主义自30年代起迅速向世界其他各地区传播,终于成为20世纪中叶现代建筑中的主导潮流。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格罗皮乌斯和密斯·范·德·罗迁居美国。现代主义在美国迅速扩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50~60年代现代主义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正是现代主义风行的时候,现代建筑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新一代的建筑师要求修正和突破20年代现代主义,导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1959年停止活动。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要求建筑形象更有表现力,他们不再遵从“形式随从功能”,“少就是多”,“装饰就是罪恶”,“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等信条。他们提出建筑可以而且应该有超越功能和技术的考虑,可以而且应当施用装饰,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历史上的建筑手法和样式,现代建筑也应该具有地方特色等。
?60年代后期,对现代主义的指责和批判增加了。美国建筑师R.文丘里在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批判了现代主义,文丘里主张建筑设计中形式与功能可以脱节;针对“少就是多”的说法,认为“少是枯燥”。
1.4什么是建筑的“现代性”
建筑的现代性,同样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一种相对化的倾向,具体从“现代性”的角度,讨论和研究某一个建筑时,更需要从其处的时代背景、地域条件、建筑思潮等条件出发,以一个动态变化和同类对比的方式去研究某个建筑。
1.5建筑的“四个象限”
下图是本课程中讲述的建筑的四个象限,分别从“主\客体”、“实证\诠释”两个轴,把建筑划分为4个象限特质和类型。粗浅的尝试套用“象限理论”,对实际接触过的建筑进行分析,每个建筑都会有示意图中4个象限的特质和元素,但是一些建筑会在某一个象限上有较为明显的特点和属性,如:
?托马斯.赫尔佐格的很多建筑,在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上有着鲜明的先锋性和实验性。其作品在第I和第IV象限上更为突出。
?王树的美院象山校区的建筑作品中,更多的考虑的是“地域传统与乡土再造”,其第III象限的归属较为明显。
2.从“现代性”角度和“象限归属理论",对“国家体育馆”的体验和评论
2.1评析对象的选择
对于研究对象的选择,“亲身体验”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要求。因为,建筑归根结底是一种体验性的产品,既有视觉的体验、也有行为互动的体验、更是一种设计思想的体验。
作为一个建筑师,相对于在校同学,能够有机会从建筑产生相对源头一些的地方去全过程的体验一个建筑,也许会比简单的使用和参观一个建筑更会有一些更本源更准确的体会和回顾。
国家体育馆(以下简称国家馆)座落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南部,是中心区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建设用地南北长约335米,东西长约207.5米,总用地面积6.87ha。用地东临中轴线广场,南临国家游泳中心,西临信息大厦及公建用地,北临国际会议中心,并与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共同构成体育建筑组群。
北京首次取得了奥运会的举办权,举国欢庆。二十一世纪初又正值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此时的领导人正需要通过2008年奥运会展示国力和业绩。以“国家大剧院”、“央视大楼”为起点的标志性建筑应运而生。
2.2.3奥运建筑群设计背景
在经历了“鸟巢、水立方”的建筑方案的投标和深化后,奥运建筑的风向标已经由“举国盛典建筑”逐步向“节俭办奥运”转变。原中标方案为的德国设计师设计的“双玉”方案由于施工难度较大、造价较高、形态比较怪异,最终被要求停止深化,转由国内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和比选。
2.3设计策略及“象限”归属定位
2.3.1“背景建筑”的定位
由于“鸟巢”的和“水立方”的璀璨夺目和耗资巨大,国家体育馆没有选择“争奇斗艳”式的的定位,而是定位于和国家会议中心、数码大厦一道组成“背景建筑”。一方面和当时的奥运建筑风向标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国人设计师的传统文化背景有关,也许也和建筑师本人的性格有关。
2.3.2功能性主导形态
立面设计上根据比赛场地和热身场地空间的不同要求,国家馆屋面设计成由南向北单方向波浪式造型,一方面符合建筑内部的功能使用要求,更重要的是在公园城市空间景观上衔接国家游泳中心和会议中心, 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根据国际体操联合会要求,比赛场地和热身场地应处于同一层,而且两者之间距离尽量短。从运动员大巴下车进场馆到运动员进行比赛,所有相关设施及场地(热身/比赛)均设置在同层,热身馆紧邻并位于比赛馆的北侧,与比赛场地平层,并将比赛场地与热身场地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缩短,从体操运动员热身后通过检录进入比赛场地,仅有短短的26米,非常有利于运动员参加比赛。
2.3.3适度的形态变化
国家体育馆在功能和造型高度呼应的同时,进行了适度的形态处理和变化,以保证其外观形式上的过于简单和缺少“动人的”变化。一方面是通过屋面曲线的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室外钢制棚架和立柱营造一个小型的室外虚空间,用两条透视曲线加强建筑的动感和层次。
从整体建筑构思上,建筑主要强调体型与功能的融合和呼应,设计和建造的可控制性和经济性,赛后利用和运营,以及建筑技术和建造技术的适度创新和突破。
2.4“现代性”角度的思考
2.4.1功能和形式相互纠缠的“大循环”与“小循环”
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和侧重,在现代建筑的进程中一直是一个此消彼长、循环胜出的过程,从“万般皆下品,惟有艺术高的唯美主义”到“形式随从功能的芝加哥学派”,再到提出”少是枯燥”的文丘里。建筑界对形式和功能相互关心的争论和风潮一直在变化,但不变是“循环往复”。
国内的建筑界也渐渐走向了更加追求形式上的标志性和社会效应的方向,而就在此时,随着“节俭办奥运”的口号提出,奥运建筑的风向标也像上文中说的“大循环”一样,进入了新一轮的“小循环”。
2.4.2三大主场馆里的唯一国人建筑师作品
作为奥运中心区主要体育建筑(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中唯一的一个国人主创设计的重要建筑,其产生的过程非常的曲折和戏剧。但从一味的选择国外建筑师到给国人建筑师以机会,也说明了短期内的时代的进步和现代性。
2.4.3奥运远去后的再次感受和对比
当北京奥运会尘埃落定良久后,原来的感觉有了很大的变化:水立方仿佛是一件当时无比流行和时髦的时装,新潮的全膜结构吸引了大量的赞叹和崇拜;而过了时髦期后,人们的新鲜感消退后,作为建筑师仿佛在思想上揭掉了时髦的面纱后,剩下的是非常的平淡无奇和千篇一律。
虽然从“现代性”的角度去评析一个建筑多少有些飘渺和玄妙,但在认真的学习“现代、现代性、现代建筑和建筑的现代性”后,觉得还是可以从某个建筑的“现代性”和“象限”的角度,对一个建筑重新的体验和评价,一个动态和对比性的评价。
?《托马斯.赫尔佐格 建筑+技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标志性体育建筑与功能性体育建筑——回顾北京奥运中心区三大场馆的设计与建设》 付毅智 《城市建筑》
?《国家体育馆设计与赛时运行的思考—运行设计对国家体育馆的实践与验证》 康晓力 《建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