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
响水县水务局河长科 江苏盐城 224600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河道建设面临着生态问题。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要素,河道是维护水资源生命线的重要载体。加强河道生态建设势在必行。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是加强生态护坡建设。强化生态护坡技术应用于河道生态建设,有利于促进河道生态质量明显改善。对新生态护坡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及要点进行了系统介绍,以期对河道生态建设的实际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生态护坡技术;生态河道;建设
0.引言
传统河道护坡技术虽然在农田灌溉、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自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在保护水源、净化污水、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相对不足。因此生态护坡技术是生态河道建设的关键因素。
1.生态型河道建设的必然性
1.1生态型河道建设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以人生态河道建设理念是以人,确保在建设过程中与保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了生态河道建设过程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地协调生态河道工程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应该减少工程建设中投资的盲目性,提高工程总效益投资回报
1.2体现生物多样性和本土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生态环境的重建,而且这种重组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对生态的破坏,且其破坏程度远远不其效益。同样生态河道建设上也是,将不可避免地破坏当地的生物物种和其相关因素。但生态河道的建设也是对当地生物各方面因素的重新规划,以最大可能实现当地生物的多样性。
1.3生态型河道管理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生态型河道的建设并非一蹴而成,应该循序渐进,以确保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环境。切忌河床建设中对速度的过度追求,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环境的破坏,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不平衡。
2.我国河道护坡技术应用的现状
河道具有航运、排涝、节水等多种功能。以往的河道管理中,人们往往忽视了河道的输水排涝功能和其在净化水源、保护水质方面的巨大作用,且同时考虑到使用寿命长、耐腐蚀等优点。所以在护坡工程中常采用硬质材料,但是硬质护坡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硬质护坡对人类景观环境的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健康生活的基本前提。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今天,青山绿水仍是人们追求高品质居住环境的终极目标。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大量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人类所处的环境极其危险,未受破坏的自然景观越来越少。(2)硬质护坡面保护措施破坏了植物生存环境。河川是水生和陆生生物生活的基本环境,而由于河道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水生和陆生生物濒临灭绝。与此同时,坚硬的护坡结构使得水源失去了入下渗的途径,河道失去了自然过滤通道,逐渐变得浑浊。(3)硬质护坡的实质是用混凝土层结构来保护坡面,以及在水泥土层中加入一些添加剂,如常用的防冻剂和膨胀剂。而这些添加物在水中会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河道污染。
3.生态河道建设中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策略
3.1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
生态河道的建设本质上是对传统河道的一种改良。既能实现河道基本防洪、供水等基础工程,又能恢复河道基本生态环境和系统。生态河道建设为当地提供了更好的生态环境,甚至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环境,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绿色的生活环境。改造生态河的混凝土护坡,可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通常还需要清除河上部的泥浆和砖石保护层,在堤坝上覆盖泥土,用天然草皮保护坡面,或用生态混凝土草坪保护坡面。混凝土护坡在河床上部分拆除,可形成自然水道,不受传统河道的影响和限制,更符合生物生存的需要。同时,河道宽、深的变化往往能增加河道的蓄水量,起到调节作用,促进防洪。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
3.2护坡栽种植物的选择
在选择护坡栽种的植物时,先要调查周围的植物,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考虑所种的植物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此外,还应考虑到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和地域性,选择适宜的树种。选择的植物必须环境无危害,且寿命长,对环境适应性强,对环境无污染,抗病虫能力强,相对美观,且易于打理。选择栽种植物时还应该尽可能少的外来种,不仅避免了外来种的入侵,也避免了外来种对当地环境的不适应,从而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混乱。栽种植物的选择应该根据河道的不同级别层次选择相应的。边缘区应选择抗逆性好、易于管理,根系发达、,固土力强的植物,柳草、芦苇等植物。
图1生态护坡的实际应用
3.3生态护坡建设结构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生态河道护坡由加筋结构和非加筋结构两部分组成。在生态护坡施工中,可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需要,避免使用大量硬材料,并可尝试采用三角形结构,实现结构自由度的转换。大部分的护坡建筑物都采用生态布袋、土工格栅和三角架。环保袋的原料一般是耐老化、不降解的 PE材料。抗紫外线及其它外界干扰能力强。根据护坡的实际需要,可对生态袋的结构进行调整。在生态袋的表面可种植绿色植物,起着生态河道绿化的作用。三角架式护坡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生态河道护坡技术。该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该领域。可以在三脚架的护坡上种植适当的土壤、材料等,或者种植在三脚架的护坡上,最终形成适合周围环境的绿色生态系统。
3.4生态护坡建设结构的选择
结合土木工程和植物系统,建立可再生自然保护系统,使植被覆盖在土壤表面,能够显著减少土壤侵蚀,大大提高河道系统抗冲击能力。生态护坡相对于传统的硬质护坡有很多技术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投资成本比硬质护坡要低得多。结果表明,生态型河道护坡建设周期短,生态效益好,且相对美观。结合工程实例,得出如下结论:生态护坡不采用粗糙的混凝土、砂浆等原材料,达到了绿色环保的目的;同时,生态护坡也能充分利用不同季节植物的色泽和形状,使其周边环境观赏性得到很大改善。生态型河道自然环境对水生和陆生植物生长有利。同时生态护坡也能大大减少石料、树木的使用,节约生态建设投资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另外,生态护坡技术在后续维护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硬质护坡在混凝土结构受到破坏后,需要进行修补。但是生态护坡只需在工程初期维护好绿色植物就可以保护河道生态。在绿色植物生长良好的情况下,不需人工干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河道的设计需要多种因素的配合。设计者要拓宽思路,结合生态学、工程学、水力学等知识,形成有效的设计方法。生态型河道是一种可以满足防洪防涝安全的工程,安全性一直是这个项目的重点。生态型河道的建设既不需要我们刻意追求某种形式,形成固定的模式,也不需要我们一概拒绝艰难的工程。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情况进行河道管理,努力确保工程安全。布置简朴,自然通畅,水质得到改善,水活度较好。
参考文献
[1]孙帅.生态护坡技术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23):134~135.
[2]齐青.河道生态治理中的生态护坡分析[J].农业资源与环境,2012(35):23~25.
[3]冯婷,贾亚军.生态护坡技术在城市河道整治中的作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3(20):257~258.
[4]叶碎高,王帅,张锦娟.河道植物措施与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与展望.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6(2)
[5]林炎烽.对河道治理工程的分析研究与采取的措施[J].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0,6(2):89-90.
[6]宋军.河道治理工程的改善措施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19(8):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