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秋 龚文 孟庆鑫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方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施工,将所有部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安装建设,这种建筑方式能有效避免发生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状况,可促使供给结构不断优化, 使得建筑行业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如此一来,可将信息技术、建筑工程联系起来, 有效挖掘潜在的新兴产业。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实施,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可以确保施工的安全问题,促使所有施工环节都能够提升工作效率。为有效推动建筑行业良好发展,应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实行构件加工制作,在进行现场组装操作过程中合理使用 BIM 技术、RFID 技术加强管理,从而能从根本上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BIM 技术;RFID 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
1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
装配式施工建筑施工前,若没有认真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会对后续施工造成直接的影响,需提前采购施工相关建筑材料,科学使用建筑材料。在装配式建筑安装的过程中,若是安装错误则会引发工程效益方面问题。装配式施工建设期间,如果施工设计与实际施工的效果有较大区别,这就要求对工程加以优化处理,如此必然会增加材料成本、延长工程施工时间。装配式施工建设进程较快,施工方式无过大变化,然而目前建筑工程应用的占比过低,不能充分发挥出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作用,达到绿色建筑施工的相关要求。
2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2.1BIM 技术在动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动态成本管理需对动画分析、模拟验算,成本控制可以在现有模型基础上加入成本数据、时间数据,构建系统信息模型,在此之后对模型分析检查材料摆放、材料管理工作,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无潜在问题加以评判,以便客观分析资金投入对维护企业利益的影响,及时观察施工中有无相关问题,及时调整施工工期、合理分配资金。以动态成本控制管理的方式处理,能结合当前技术系统的主要特性建立科学模型,于系统中对应部位输入重要信息数据,比如:相关数据配件名称、配件规格、配件位置等信息数据, 通过系统自主构建 3D 模型,然后于内部添加时间参数、将完成设计的成本计划列入系统,实现 5D 模型构建的效果 [3]。这时,可借助计算机的作用模拟施工的整个过程,通过专业人员查看施工进度, 对成本计划的可行性做深入分析,从而正确梳理计划中的相关逻辑关系、预测施工中潜在风险,调整施工的计划。
2.2BIM 技术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
施工现场管理,需收集施工现场相关数据信息、模拟现场建设,构建系统化比例还原模型,然后对模型分析、模拟实验和不同类型机械施工操作的流程, 加强对塔吊设备有无充足活动空间、机械臂是否存在交叉干扰问题的观察,完善施工现场不同建筑材料分类管理、建筑材料摆放状况,从而减少材料不必要搬运,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2.3BIM 技术在可视化交底管理中的应用
装配式施工建设前,经虚拟技术、信息技术处理,能明确施工中相关需要注意的事项,应用先进技术实现三维动画演示,进行可视化交底管理,不仅有利于加强管理人员管理工作提高效率, 也为施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防止人为因素所致失误情况发生,保证交底工作更加直观,同时加强所有部门间的联系。
3RFID 技术含义和应用优势
RFID 技术属于无线射频信息识别技术,能结合无线电波及时通讯,借助机械设备的作用自动识别无线电波,在此之后发出信号目标,可分析不同类型的信息。
RFID 技术应用优势:(1)使用该项技术能配合不同的设备,发挥出系统辅助功能,这个过程不需接触任何物体即可了解相关数据信息, 若识别目标表面存在物体干扰的问题, 运用 RFID 技术处理则会对识别物体准确性造成不同程度影响。(2)信息标签较多条件下,能够实现同时接收的效果,便于对不同类型信息识别、读取。(3)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前期制作流程系统特征明显,读写设备支持下预制场人员输入构件信息,然后存储到芯片中能达到客户的需要,在芯片上编码再存储到体系中。(4)确保构件制作信息的准确性, 及时传输于生产人员保证技术的规范, 避免受到人为操作失误所致偏差状况。(5)可实时了解运输、路况动态相关情况,为司机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 严格控制运输的时间及成本,并且提高构件运输的效率。
4RFID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4.1RFID 技术在芯片制作中的应用
芯片制作需经施工预制人员应用数据读写设备,将构件数据信息储存至芯片内部,可以结合用户对设计、建筑方面相关需要于芯片内编码,编码时读取信息,同时遵循相关要求进行科学设计芯片编码工作,通过工作人员将完成制作的芯片置于系统中,以便为后续施工提供数据方面支持。
4.2RFID 技术在前期制作中的应用
构件预制时需使用读写设备方式, 对预制场工作人员将装配式构件相关数据信息导入芯片,结合客户实际需要设计芯片编码,这时能够在体系内置入完成制作芯片,借助 RFID 技术的作用生产制造构件,及时传达相关数据信息。除此之外, 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制作时、操作时规范操作,旨在防止发生人为因素所致失误问题,对后续工作的施行造成不利影响[5]。
4.3RFID 技术在芯片运输中的应用
芯片运输期间,应该确保车辆运输的质量,妥善保管芯片并确定最佳路线运输,从而降低实际运输的成本,维护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利益。
4.4RFID 技术在入场、存储管理中的应用
运输车辆准备入场的时候,施工现场读卡器会接收到相关通知,如此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收到通知,告知检查人员对构件信息严格检查。待现场检验构件质量通过验收后,在施工区域内放置构件,对芯片内导入入场信息、存储信息加以管理,进而为后续查询信息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5RFID 技术在吊装中的应用
吊装施工的过程,施工现场地面控制人员需结合显示器画面,所反馈的相关数据信息,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处理。同时应该联系画面变化、吊装操作流程作业,结合构件吊装顺序、显示器画面内容规范操作,利于严格控制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除此之外,可确保施工进度、施工操作的精确性、构件安装位置精准等。
4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中,应用BIM 技术、RFID 技术,可以将装配建筑施工结合起来,施行建筑施工建模、细节模拟操作,如此能够实现可视化技术管理,及时找到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生龙. 基于 BIM 和 RFID 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初探 [J]. 科技风,2018(26):138.
[2]郭营飞,杜玲霞 . 基于 BIM 和RFID 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分析 [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2): 118-119.
[3]耿斌. 基于 BIM 和 RFID 技术下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的思考 [J]. 建材发展导向,2018,16(4):224.
[4]王继宏. 基于 BIM 和 RFID 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分析[J]. 建筑·建材·装饰,2018(21):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