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西安市水利规划勘测设计院 710054
摘要:当前信息化建设水平已成为一个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准,通过灌区水利信息化管理实现我国水利工程现代化发展。灌区水利工程包括工程的合理使用的同时,还包含如何进行维护、防汛和其他相关内容。时代在前进,技术手段也进一步发展,水利工程管理也应该朝着一个更现代、更科学的方向,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更严格的灌区水利管理,确保灌区水利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对策
1 前言
灌区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可持续地利用一些信息资源,以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和质量。它作为一种高效的手段,可以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最大限度地完善管理体制和水平。针对目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应采取合理的措施,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
2 建立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2.1促进灌溉区水资源的优化分配
灌溉区水资源优化调度是通过建立信息资源,通过实时监视因水资源不够及农作物生长水源不足的灌溉区,利用信息化资源统计农作物生长需要的用水量,然后制定优化方案,合理的进行水资源优化调度,保证满足作物用水量。弥补了传统农业灌溉中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农业地区发展。
2.2为节水灌溉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
我国不同区域的地貌特征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灌区农田水利工程在各区域面临的环境也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在没有了解当地灌区农作物生长环境、土壤的营养成分、空气湿度等条件,利用传统的粗放型灌溉理念开展大面积灌溉,而没有按照当地农作物需水量进行科学调配。这样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可能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不同灌区的用水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然而,利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准确、全面的统计农田灌溉信息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结合水利设施进行水资源的科学调度优化,为促进水利工程发展提供更良好的基础条件。
3 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措施
3.1完善数据库系统
灌区水利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是灌区水利管理的核心。信息化建对于灌区信息的处理、传输和应用有着重要的优化作用。根据我国现阶段的信息技术,建立灌区水利信息数据库进行灌区水利信息的存储、处理和利用,是进行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佳途径。在建设灌区水利信息数据库时,要对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重点掌控:数据库结构的建设:在这一内容中,通过对灌区进行剖析,对其中的水利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处理,并以数据库统计的相关理论为依据,设计出结构合理的、在技术上能够更好实现的、满足灌区水利管理的解决方案;数据库内容的建设:在这 一内容中,主要是依据灌区水利的实际用水量情况,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录入功能将灌区的水利信息资料输入进数据库,建成一个具有丰富资料的 数据库仓库,以此来满足灌区水利管理的工作需要。
3.2水利基础资料转化
传统灌区水利管理基础资源基本上都是采用较为陈旧的存储模式,最常见的就是照片和纸张形式。不同灌区的资料种类复杂,文件堆放在一起,增加工作人员的统计难度,很容易造成文件资料错放、混乱,甚至丢失,不便于后期查阅参考。随着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和优化,水利工程基础资料已经向着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各种数据资料通过工作人员根据不同地区进行分类归档整理,实时输入信息导入数据库中。方便以后随时可以查阅。
3.3信息采集系统建设
灌区水利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对以下几方面的信息进行采集:气象情况、渠道水情、作物的生长情况。而水利信息的形式有许多种,就要包括以下几种:①静态数据。静态数据指的是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的资料,包括灌区的管理机构、已建工程资料等等。在搜集静态资料时,需要将基础资料信息输入到灌区的数据库系统之中,这种静态数据资料通常不会随意改变。②动态数据。这种数据指的是一些不定期更新的资料信息,例如,作物的种植结构。在采集这种类型的信息时,要以不同的实时信息为依据进行信息的采集,然后将这些数据及时存储到灌区的数据库之中。③实时数据。这种类型的数据指的是会实时更新的资料,例如降雨期间的雨情资料,渠道的水位变化等等。在对这种数据进行更新时,因为靠人工采集的局限性,所以需要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化技术进行实时采集。
3.4灌区水利通信系统的建设
想要更好的实现水利工程灌区的管理信息化,通信系统建设是不可缺少的。在灌区水利管理工作中,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信息传输,都需要通信系统。尤其是对于大型灌区而言,灌区中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指挥调度,依靠的就是良好的通信系统为支持。结合灌区的管理需求,灌区的通信系统主要有光纤通信系统、数字数据网络系统、集群通信系统、电话拨号系统、短波通信系统、卫星通信以及蜂窝电话系统等等。
3.5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一般来说,水利工程在进行建设的时候,经常会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受到一些影响,高新技术和专业的人才是进行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和现代化 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水管单位要积极引进一些高新技术,同时也要不断进行创新工作,推动灌区信息化管理,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的效率。同时,对灌区管理人员进行专业 培养,积极进行人才队伍建设,借助这些人才组成一个专业团队,这就给信息化管理建设打下最稳定的基础,才能够推动水利工程的长久发展。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首要的任务就是重点培养现有的技术人员,最短的时间内将现有的技术人员迅速的提高技能,然后借助实践的过程,锻炼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满足现在的人才需求,以此来推动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其次,可以对外招入一些专业的具有丰富经验技术骨干,然后借助他们来激发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从而满足建设需求,推动整个工程的顺利进程。
3.6稳定的资金投入
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措施和资金投入,充足的资金是提升建设效率和保证水利工程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资金的及时到位是保证项目建设管理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我国大量灌区分布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灌溉农业建设是保证农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所以必须重视灌区建设管理工作。要想从根本上满足灌区农田水利的实际需求必须具备充足的资金。才能保证工程建设和信息化技术的运营。
4 结语
目前我国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处于飞快发展的阶段,通过积极有效的使用水利信息化系统,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对灌区农作物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实时数据制定科学有效的水资源调度方案,真正的实现了对水资源实时监测,调度优化,节省水源,从根本上提升工作效率。实现农业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明梁,邓忠.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10):132-133.
[2]郑少慧.灌区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规划[J].传播力研究,2019,3(26):234-235.
[3]何志刚.论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J].湖南水利水电,2019(3):103-104.
[4]王玫丽,谈晓珊,张新宇.基于GIS的玛纳斯河灌区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J].水利信息化,2018(05):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