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君
佳木斯市三江建设监理公司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摘要:在新时期社会多领域稳定发展基础上,建筑工程领域实现了较快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提出的各项要求在不断增多。本文要对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中存有的各项问题集中分析,拟定完善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相关混凝土施工人员要注重做好各类施工材料审查,集中优化混凝土配比,做好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操作,提高混凝土施工成效,实现建筑施工长远建设发展。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祭祀;建筑施工
1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操作注意事项概述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要想全面提升施工成效,要保障施工操作流程能得到有效优化,这样能基于各项技术展开施工。在施工中对各个环节规范化控制,能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控制成效,保障各类原材料在应用前能得到有效检测,防止选用诸多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首先要做好混凝土材料配置管控,对各类材料规范化选取,对各类材料配比进行控制,能有效提升材料应用效率。此外,当混凝土材料配置完成以后,在搅拌活动开展中要防止运输环节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混凝土配制区域与施工区域之间保持相对较近的距离,防止长时间运输对混凝土整体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最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做好各个施工环节集中管控,全面做好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操作,能有效规避混凝土裂缝问题,突出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成效。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要求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要注重对施工应用技术、施工区域环境、施工现状等集中分析,便于后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在施工中对各类混凝土材料合理配置,提高混凝土强度值与耐久度。在混凝土材料应用标准拟定中,主要包含混凝土应用水质、施工情况、原材料质量等。在混凝土水质判定中,要做好水质环境判定。对水的pH值离子含量、碱含量集中检测,保障多项指标能处于科学化范围中,之后进行施工。在施工中要注重对施工环节特征集中分析,为混凝土选取提供基本参照依据。在混凝土应用中不仅要考虑到质量要素,还要对支出成本进行分析。相关技术人员在混凝土原材料选取中,要基于实际应用需求,选取更多材料质量较好的骨料。通过质量较好的骨料有效混合能产出更多高质量混凝土。
3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3.1裂缝
在建筑项目施工中裂缝问题是常见的质量问题,各类裂缝均会对工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各项裂缝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将会诱发诸多安全问题,导致不同程度的施工事故,甚至会产生较大损失。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以后,混凝土内部整体性能会不断下降,实际承载力也会发生变化,导致建筑物使用周期受到较大影响。当前在建筑施工中要注重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控制,能最大程度满足项目施工要求,对裂缝问题集中控制。
3.2露筋
在建筑混凝土项目施工建设中,露筋是较为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混凝土施工结构主要有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和钢筋有效搭配能提高建筑项目整体强度,其次混凝土具有较好的黏结性,能全面提升项目施工质量。在建筑项目施工建设中,钢筋材料外露问题会影响到混凝土完整度,对混凝土材料产生较大破坏,从而对建筑项目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在项目施工中要注重选取黏度适合的混凝土,保障混凝土和钢筋材料充分融合、接触,能有效避免露筋问题。当混凝土黏合度不足,将难以对混凝土进行有效覆盖,会出现后续露筋等问题。
3.3麻面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阶段,混凝土表面常见稀浆、麻面等问题,此类问题对混凝土整体质量没有较大影响,但是会对建筑物整体美观度产生负面影响。麻面问题产生将会导致混凝土调配不规范、模板表层光滑度不足等。在当前施工中要注重对混凝土合理应用,集中控制麻面问题,能保障建筑项目整体外观不会受到较大负面影响。
4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应用环节管控
4.1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配合比技术参数对在混凝土配置中各项要求较高。在混凝土生产中,砂石材料与含水率配合比难以达到预期要求,在材料搅拌前要注重及时开展多项试验,这样能满足多项施工参数要求。在特殊状态下要注重对试验结果集中优化与调控,判定材料应用数量。在正常情况下,施工技术人员要注重基于规范化施工标准选取砂石材料、水泥材料,为了保障水泥混合比能达到施工标准要求,在混合料应用前要对材料展开规范化计算。在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中,对各项疏漏问题集中控制。各类材料混合时间与原材料搭配均要按照规定计划实施。相关施工管理部门要注重规范化监管,防止由于人为影响要素导致配合比中产生较多误差问题。
4.2混凝土运输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大多都是通过搅拌运输车辆运输混凝土,其中搅拌运输车属于运动状态,将会受到外部环境要素影响。对输送结果会产生较多影响,导致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正常情况下,施工管理部门要注重对混凝土运输线路与运输时间进行精确计算,降低运输偏差,避免对混凝土存在状态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防止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技术人员要注重对泵机中容易损坏的零件合理配置,还要规范化检查输送泵密封情况。
4.3基础施工环节
正常情况下,建筑项目顶盖处于水平间隔状态,由地基、主楼部分组成。在两层均要浇筑混凝土,浇水时间间隔时间在六日左右。建筑施工中对铸造层厚度也有较高要求,能有效达到1.52m或是以上。在各个浇筑层要注重规范化应用间距技术,比如拉伸铜棒法能作为间隔措施。当建筑项目多项条件允许,此类桩帽结构应用能有效降低混凝土整体温度,还能对建筑成本以及施工中机械设备成本集中控制。在施工阶段,当施工地区平坦度不足,存有相应坡度。依照此类现状,施工技术人员要注重对混凝土浇筑位置与顺序进行控制。混凝土泵的位置还要存在于施工现场中间,能有效简化施工操作。
4.4混凝土浇筑环节
在混凝土施工中要注重选取针对性措施对冷缝集中控制,在混凝土浇筑中做好针对性振捣操作,确保混凝土之间没有较大空隙。施工人员基于混凝土实际情况做好振捣操作规范化控制,这样能有效强化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施工中要注重对混凝土展开质量控制,对混凝土施工活动有效设计,在施工中做好建筑物使用年限与受力现状调查分析,做好系统化分析研究,能拟定更为科学化的混凝土施工应用方案。
4.5混凝土振捣操作
当前混凝土振捣方式应用较多,选取规范化的振捣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施工技术人员你要注重对施工现状进行分析,对混凝土混合需求合理判定,保障轻骨料振捣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施工人员要注重合理选取相应的振捣半径,模板与振捣器之间的距离要小于振捣半径0.5倍。在振捣中,施工人员要防止钢筋等诸多器材之间产生碰撞。保障振捣器插入到混凝土中的深度能满足规范化要求,深度要超出50mm,这样能实现充分振捣。技术人员要对表面振捣器有效应用,注重将移动距离与振捣器边缘位置有效对应。施工人员在应用附着式振捣器时,要注重基于实际现状进行演练,实现精准振捣。
5结语
在房屋建筑项目施工建设中,项目建设重点环节就是混凝土施工。现阶段要想突出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成效,要提高施工质量。相关施工管理部门要对施工关节环节集中管控,合理应用各项技术。分析项目建设具体需求,保障各个施工流程有效搭配,能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牟朔.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44-45.
[2] 郭明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20(17):62.
[3] 张学甫,张军锋.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卷宗,2019,9(1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