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希
临沂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部署,与此同时国土空间规划对乡村规划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促进了我国乡村发展建设。近年来,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在新形势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还应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深入探索美丽乡村规划。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乡村规划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日渐完善,2019 年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这一背景下,乡村振兴规划被提出并实行更加科学合理。
一、乡村振兴规划的任务
国土空间规划是优化区域空间建设、调整空间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乡村振兴规划需要在国土空间规划总方针的指导下,调整乡村空间规划,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乡村空间开发,提高乡村区域建设的质量。因此,在乡村振兴规划时必须要完成以下的任务。
1.1制定长远发展目标
在乡村振兴规划时,应明确乡村振兴发展的目标,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乡村的有关资源, 包括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情况、有关生态资源环境条件等,制定出乡村振兴规划的目标,并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同时,乡村振兴规划必须要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文明,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文明为代价谋求乡村振兴,恰恰相反,必须以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为规划底线,谋求更加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避免短期行为追逐眼前效益。
1.2乡村振兴规划与区域自然资源充分结合
与城市化建设不一样,乡村振兴规划必须依托在区域的生态自然资源上进行, 应结合乡村中特有的草原森林、江河湖泊、耕地农田等进行特色化规划,保留一部分乡村原有自然形态,对其空间格局进行优化规划,使得不同的乡村产业,尤其是农业产业得到科学合理的规划,形成独居特色的农业发展空间格局,既达到乡村振兴规划的目的,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由于乡村振兴规划而带来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3乡村振兴规划与乡村文化资源结合
乡村振兴规划中, 自然环境资源是重要的基础,除了自然环境以外,乡村中经过长时间沉淀下来的文化特色资源也是规划的重点。乡村振兴规划应充分利用好自身具备的文化资源,尤其是一些历史景观、红色革命基地或有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等,对这些文化资源应进行了解保护或开发,使其在乡村振兴规划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4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
乡村振兴规划中往往会强调公共服务的一致性及统筹划一,例如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乡村的公共卫生服务统一由乡村集体建设部门处理,对于村民的公共基础设施有统一安排,例如建设便民健身设施、篮球场等场地,尤其是针对老年人和儿童的娱乐设施,都应该有统一的筹建与安排。
1.5优化集中乡村产业结构,明确产业等空间用地规划
乡村振兴规划中对产业结构优化一般都是以农业产业为主,因为乡村的生态环境中耕地较多,容易形成一定的特色农业产业,例如种植某一品种植物较为出色,并能够有特色地进行农产品的加工。因此乡村振兴规划应根据地方农业特色规划产业发展,另一方面, 基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乡村振兴计划中不宜以工业发展为主,国土空间上也不会增设太多的工业用地。乡村振兴规划进行时,要对土地使用有明确要求,农业产业用地与乡村居民住宅用地合理规划,用途上不能轻易更改,特别是对耕地有针对性保护, 住宅用地也应统一规划,增加其合理科学效果。
1.6制定用地分类标准
现有的村庄规划以及村土规用地分类还存在问题,难以满足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要素的要求,对美丽乡村规划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应制定完善的用地分类标准,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用地分类体系
根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从社会属性、经济属性、自然属性等多个方面,健身完善用地分类体系。首先应将村庄用地分类分为三种,即建设用地、农用地以及生态用地。其次应对各类用地进行详细划分,具体各类用地的具体定义;最后与最新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进行衔接细化。
(2) 明确村庄新兴产业用地分类的定义
通过对“乡村振兴”较为成功的案例分析,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型产业形式主要由农家乐、民宿、客栈酒店等,该用地可以定义为村庄居住用地;农村合作社、文化活动室、养老医疗中心、美食街、游客服务中心等,该用地可以定义为村庄公共服务与管理用地;工艺品生产、农副品生产加工等,可以定义为村庄工业用地;电子商务可以定义为村庄物流用地。这样明确定义各类用地,可以加强各类用地的管控,促进村庄规划水平。
(3)增加乡村历史文化与风貌保护用地
在乡村历史文化与风貌保护用地方式,还应增加构不成规模的历史文化和风貌保护用地,这样可以充分展现村庄发展历史和风貌,对我国建设美丽乡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不仅要增加乡村历史文化与风貌保护用地,还应尽快出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此类空间的管控。
二、乡村振兴规划的方向
乡村振兴规划是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对新时代中三农问题的积极解决,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国土空间规划不仅仅是对城市空间的规划,农村也不例外,因此,国土空间规划指导下进行乡村振兴规划是大势所趋,使乡村的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得到重新科学的构建。乡村振兴规划时,应充分结合区域的自有资源确定发展方向,包括依据农业特色、文化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特色等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悠闲旅游等特色产业,以推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整体上的乡村振兴。在当前国内很多地区的乡村振兴规划中,都是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主导,旅游休闲产业融合”的模式为主,但某些地区有文化资源特色的,特别是红色革命资源的,则主要利用文化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此外,乡村振兴规划中对乡村居民的居住环境条件的改善也十分重要,“生态宜居”是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对乡村居民的居住环境进行科学规划与布局,对于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统筹,为了管控乡村风貌,对建筑物也可以进行统一的装饰规划,新修建房屋整齐划一布局,旧建筑物则统一修饬或装饰,村落中的道路也是规划时的重要内容, 应合理规划。另外,仅依靠乡村中居民自身规划力量较为有限, 特别是在资金技术方面,有关部门应结合乡村产业结构布局,对乡村建设引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帮扶,设计出符合乡村发展的空间规划改造项目等,对居民居住环境进行改善。而在各村庄规划中,相关部门需整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方式,分析乡村人口信息变化以及乡村地区的区位条件、产业趋势,同时尊重地区特色, 重视乡村振兴规划与地方实况的契合度。
结语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规划下的乡村振兴规划应在国土空间规划需求指导下对乡村的区域空间进行有针对的规划,规划时应充分结合区域资源因素,挖掘乡村特色优势,尤其是挖掘乡村中的农业产业特色、地方文化资源特色、生态环境资源特色,进行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在促进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引导悠闲旅游经济发展,以改善乡村的经济发展情况。另外,利用统筹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对住宅基地统一规划等,提升乡村居民居住环境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整体上实现乡村振兴规划。
参考文献:
[1]符娟林.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乡村规划”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95):167-168.
[2]王岳.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D].重庆大学,2019.
[3]张世昌,宋云鹏.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美丽乡村规划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