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莹娟、屈蕾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陕西省咸阳市712000
摘要:目的:探究儿科病房区院内感染的腹泻目标监测实施方法及其效果分析。方法:以儿科病区院内感染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院内感染腹泻发生率,发生原因,致病菌和感染时间等进行观察分析,并针对主要危险因素给予干预措施,对其实施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9年和2020年期间所收治的社区轮状病毒患者率和院内病例数并无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2019年后,我院实行干预管理,实施后,2020年我院院内腹泻病例和轮状病毒院感病例分别为1.00%和0.00%,与2019年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存在意义。结论:导致儿科病区院内感染腹泻的因素是相对较多的,对其高危因素进行明确,并给出针对性措施,可将感染腹泻发生率降低,保证患儿生命健康,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关键词:儿科;病区院内感染腹泻;目标监测;临床效果
从我国儿科发展现状来看,其中有20%患儿的院内感染情况表现为腹泻。儿科中,其入院患儿大多为带有病毒,虽然病毒发生感染后多为自限性病程,但是很容易导致患儿发生交叉感染,导致患儿病情加重,对患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不利于医院的发展。要想在此基础上加强医院管理,明确感染性腹泻的发生原因,并给出针对性干预策略,减少患儿院内感染腹泻问题的发生[1]。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对我院儿科住院患儿展开院内感染腹泻目标监测,做出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分析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为儿科患者,并出现了院内感染腹泻情况,选取2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的100例和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100例患者。其中,男性有103例,女性有97例,患者的年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6岁和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8±1.28),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知情并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监测方法:对监测方案进行设计,制定监测表格,将前瞻性调查方法进行应用,并由院内的专职感染管理人员展开工作,对患者的动态进行了解和掌握,查看有关护理记录,对病程进行记录,并翻阅患者的微生物室病原学资料,针对感染性院内腹泻患者发放调查资料,并将疑似患者的病原学资料进行送检,对医院感染问题的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策略:在展开监测工作过程中,需要定期将资料进行汇总,有效分析存在问题,明确相关问题后,给出针对性干预策略。在院内设置隔离区,将病原菌感染患儿进行隔离护理,并在隔离区位置配置相应的空气消毒剂,快速洗手液和专用的卫生洁具等,根据实际情况,在隔离区设置消毒流程,保证区分收治原则。做好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家属的认识成,保证积极配合隔离防护。针对病情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进行筛查,针对高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加强其管理,并保证医务人员具有较高的感染以上,可按时洗手,保持卫生,指导患儿家属正确洗手等。
1.3观察指标
对院内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诊断,以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主要依据,对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工具,对此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x±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x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
2结果
2019年和2020年期间所收治的社区轮状病毒患者率和院内病例数并无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2019年后,我院实行干预管理,实施后,2020年我院院内腹泻病例和轮状病毒院感病例分别为1.00%和0.00%,与2019年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存在意义。
3讨论
导致患儿出现急性腹泻问题的主要因素为轮状病毒,这也是儿童中的常见病原菌。院内感染性腹泻感染率通常与收治社区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人数存在一定联系。一旦在院内发生感染,便会对患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医院的发展造成限制作用[2]。在此基础上,加强干预措施,加强在秋冬等高发季节的消毒管理,可将轮状病毒肠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降低。在此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加强认知,严格消毒,控制手卫生,一般情况下,轮状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率较高,不会自行灭活,导致其感染性较强,容易导致医院病房内出现交叉感染[3]。而轮状病毒肠炎一般通过粪便和口腔进行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在病毒发生感染后,患儿会表现出自限性病程,但是患儿容易反复出现交叉感染,导致患者的基础病情加重,导致院内爆发相关疾病[4]。而针对轮状病毒腹泻问题进行治疗,临床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仅仅只能通过控制传播改善院内感染。本研究在加强管理,控制传染途径等干预措施后,结果显示2020年我院院内腹泻病例和轮状病毒院感病例分别为1.00%和0.00%,与2019年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存在意义。表明针对性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综上所述,导致儿科病区院内感染腹泻的因素是相对较多的,对其高危因素进行明确,并给出针对性措施,可将感染腹泻发生率降低,保证患儿生命健康,临床应用意义显著,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素球,赵旻奕,粟尤菊,金婷. 儿科病区院内感染腹泻目标监测效果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9(03):45-47.
[2]金克微,张钦碧,李昌崇. 柳市片区儿内科病区医院感染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2):107-109.
[3]陆建福,戴启宇,晁艳,申延丹. 控制儿科病区医院感染对策[J]. 实用医药杂志,2006(11):1392.
[4]王超. 某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连续十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D].南昌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