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彩霞
上海市青浦区医疗急救中心 上海 201700
摘要:目的:医患沟通在院前急救中的价值与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接受我中心护理的98例急救人员,依据统计学分组方法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施以常规院前护理措施,观察组49例施以医患沟通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两组抢救时的时间、成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在护理满意度、四项抢救指标及急救成功率上存在数值差异,体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均为观察组优。结论:对院前急救护理进行医患沟通,有利于优化对患者实施救治时的各项指标,提高患者对医患沟通的满意度及急救的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院前急救;满意度; 医患沟通;急救成功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于我中心接受院前护理的患者选取9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性别分布:男53例、女45例,年龄分布:21~69岁,平均(46.38±5.66)岁;病情统计:交通事故37例;高处坠落13例;利器刺伤23例;其他25例;损伤部位统计:颅脑损伤15例,胸腹部损伤32例,骨折及软组织损伤51例。依据统计学分组方法分作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施以常规院前护理措施,观察组49例施以医患沟通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对患者的具体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并未观察到两组在数据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实施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
施以常规院前护理措施:到现场后快速了解和评估患者基本信息,包括致伤原因、可能出现的外伤部位等;及时监测其生命体征,对其明显出现创伤的部位进行清洁和包扎止血,送上担架前往医院。观察组施以院前急救护理干预:(1)建立急救护理团队。根据我中心实际情况,建立专业的急救团队,成员要至少要包含1名科室医生、1名驾驶员和担架员一名等。定期对急救护理团队的成员实施培训,内容包含:首先是医疗事故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习,可通过专业律师讲座或观看视频的方法进行学习;其次是实际案例学习,组织管理人定期整理由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不全面引发的医疗事故案例,提高成员风险意识;最后是技能训练,如心肺骨折、包扎止血等,加强成员处理急性外伤患者的水平;且在每次急救后都需对本次实施救治的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可以优化的部分,成员相互交流意见,不断调整院前急救措施。(2)检伤分类:接到急救任务后,需快速聚合急救团队,并即时了解现场伤者的基本信息,检查其呼吸、神经及循环系统,(3)呼吸通畅:在实施救治的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呼吸通畅,避免血液、痰液及呕吐物对呼吸道的堵塞,降低窒息而亡的概率 。打开患者口腔,观察其舌头后坠情况,对于已经出现舌后坠的患者采用舌钳将其拉出;采用面罩供氧的方式,保证其呼吸的正常进行,将其流速控制在5L/min左右 ;对于存在严重呼吸障碍的患者,可切开其气管实施插管。(4)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多发性外伤患者常会因开放性的伤口而出现失血过多的情况,为避免其休克,通常需要快速为其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一方面及时为其补充血液、抗休克,另一方面用于药物输入,控制其内部电解质的平衡。为患者补液时,要遵循先输晶体液后输胶体液的顺序 ,并实时根据患者的血压、血流动力学等生理指标调整速率和容量;(5)止血处理,对于存在明显机体创伤的患者,应及时对其创面进行消毒和止血,可利用止血带、加压包等无菌医疗器材实施救治,对于出现肢体骨折的患者,除了止血处理外,还需采用夹板对患肢进行简单固定,避免断裂的骨头刺入软组织;移动患者时,尽量平稳,避免二次创伤。(6)转运措施:在患者移入救护车内后,即时与医院急诊部门保持通讯,汇报情况,确认到达的时间,以保证患者在到达医院后及时得到接诊救治;在转运过程中,患者若意识较为清醒且有家属陪伴,需做好两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告知其当前机体的损伤情况及后续可能采取的治疗措施,保持两者情绪的稳定以获得其配合;为避免运输中,患者身体的摇晃加重病情需固定床位,必要时可采用约束带,使其始终保持安全的体位。
1.3 观察指标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或后期回访的形式获得医患沟通结果。问卷为百分制,评价为非常满意的分值区间为90~100分,评价为满意的分值区间为70~89分,评价为一般或不满意的分值区间为69分以下,满意的计算中剔除评分结果为一般或不满意的人数,抢救成功率以医院记录为准;对比不同组患者抢救时各指标情况,包含急救反应时间(min)、现场救治时间(min)、出血量(ml)及转入急诊科时间(min);对比不同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依据患者急救情况分为治愈、致残及病死三类,计算成功率时剔除病死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软件选择SPSS19.0,软件中( x ±s)定为计量资料,对比以t实施检验,(n,%)则定为计数资料,对比以χ2实施检验。若最终得出P<0.05则表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意义。
2结果
2.1组满意度调查情况
观察组在“对医患沟通实验课总体评价”“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满意度较高。对照组在“理解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方面不满意度较高。2组在“对医患沟通实验课总体评价”“提高课程学习兴趣”方面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讨论
可造成患者出现多发性外伤的因素有车祸、爆炸、尖锐物品的穿刺及高处坠落等 。在其机体组织受到严重创伤后,可能会影响其内在系统的循环运动及器官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从而引发休克、残疾乃至死亡等更为恶劣的情况。需要医院实施对症的院前急救措施,从风险意识、急救理论、法律常识、救治技能、医患沟通等角度提高院前急救成员的综合能力,以提高外伤患者救治率,降低纠纷率,为后续治疗做好铺垫。具体为:在接到急救任务到完成急救工作间,要做好信息的记录工作,规范书写格式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为后续制定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优化措施和医疗事故的纠纷提供依据,避免出现言辞缺乏严谨性、信息记录过于简单等情况;其次,对患者实施急救时,除了要遵循先急后缓及先重后轻的基本救治原则外,还需遵循“三清一复”的用药原则,“三清”指团队在实施救治时要井然有序,沉着冷静,看清、听清及问清患者所用药物的情况;“一复”指医护人员给药前要与医师反复确认药品的名称、剂量与浓度等。最后,加强沟通,无论是急救组成员内部的沟通还是急救人员与患方的沟通,都需提高其有效性,保证言语表达清晰和准确,避免意思传达出现误差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本研究通过简单对比的方法,探究院前急救护理的实际运用效果,结果为:两组在护理满意度、四项抢救指标及急救成功率上存在数值差异,体现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均为观察组优。
综上所述,基于优于医患沟通的方法,能够提高医学生在院前急救的综合能力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旭锋,徐昕,毛胜池.基于三维护理模式的院前急救在血栓栓塞护理中的作用及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6):96-99.
[2]王红英.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24):113-114+117.
[3]朱杰,顾嘉奇,汤景云,吉洪煦.智慧急救与重点专科中心信息化建设应用实践[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0,17(06):786-789+794.
[4]鲁玲玲,李方航,杨丽娟,寿筱涛.基于交通流量大数据的城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0,25(06):620-622.
[5]郭秀娇.院前急救在高血压急症患者抢救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5):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