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慧琴
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 上海201600
摘要: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与针灸联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8例,以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纤抗凝、血压血糖控制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口服吡拉西坦分散片,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和认知水平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和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且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吡拉西坦与针灸联合治疗能有效修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改善患者认知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脑卒中;针灸;吡拉西坦;神经功能;认知水平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手段不断优化,治疗水平显著提升,存活率大大提高。但资料显示,治疗后仍有>26%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与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1]。临床上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脑卒中,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效果,但存在较大的不良反应[2]。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和经济实惠的突出优点,在许多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3]。本研究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8例,开展吡拉西坦与针灸联合治疗脑卒中的相关研究,着重探讨这一治疗方法对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8例,以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64~78岁,平均(68.37±3.95)岁;脑梗死34例,脑出血10例。联合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62~83岁,平均(70.34±5.16)岁;脑梗死33例,脑出血1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卒中类型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参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符合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4];②患者意识清楚,认知正常;③临床资料完整,可参与本研究;④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②合并恶性肿瘤或心血管疾病;③治疗依从性差;④中途退出。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纤抗凝、血压血糖控制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吡拉西坦分散片(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997,规格:0.8g×30片),每次1片,每天3次。重症可增至每次2片,每天3次,持续治疗3个月。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针灸疗法。使用威海博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低频电脉冲治疗仪,指导患者行俯卧位,对患者背部两侧肝俞、肾俞、心俞、肺俞及头部百会穴、神庭穴及其左右神穴进行针灸。对体征偏虚者加灸足三里穴,对体征偏实者加灸丰隆穴与巨虚穴。针灸时间为每次20min,间隔1d,每天1次。1个疗程治疗5次,持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1.3.1使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量表(ADL)及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5]。其中ADL量表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总分100分,分数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成正比。MoCA量表总分25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越好。
1.3.2临床治疗效果根据《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2011》进行临床疗效评价[6]。显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1%;有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36%~80%;无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5%。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使用K-S检验确定变量的分布类型,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及组内均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MoCA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也称中风,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之一,根据发病状况的差异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具有致残率、致死率双高的特点,是成年群体致残的重要因素。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中,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吡拉西坦为吡咯烷酮类衍生物,可促进磷酞乙醇胺与磷酞胆碱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合成,增加脑部核酸与蛋白质含量,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一定的作用[7]。中医理论认为,脑卒中病位在脑,涉肝、肾、心、脾等脏器,以虚为本,以实为标,是一种本虚标实病证,表现为精气亏虚、痰瘀浊毒内阻,虚实夹杂[8]。针灸为针刺与艾灸的结合,既能达到留针目的,也能通过艾灸的热力作用加热针柄,达到理气血、通经逐寒,直达病所的目的。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多用电脉冲治疗仪行针灸治疗。冯声旺等[9]研究显示,针灸可有效调整病变部位体温,控制血浆渗透压,增强经络循环传感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消除炎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目的。吡拉西坦与针灸联合使用,共同起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修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效果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组ADL评分、MoC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吡拉西坦与针灸协同作用,对于启用脑部潜伏通路,刺激突触形成,重建病灶功能,使脑部重新获得支配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与孟祥博等[10]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吡拉西坦与针灸联合治疗能有效修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高长玉,吴成翰,赵建国,等.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8(2):136-144.
[2]刘鹏程,张珺,邓恒.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偏瘫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6):1191-1193
[3]郑薏,柳维林,上官豪,等.针灸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2):217-221.
[4]王建伟,陈红芳.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新旧版本比较[J].浙江实用医学,2016,21(3):233-234.
[5]罗艳.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观察[J].当代医学,2018,24(34):150-152.
[6]张通.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2,4(6):55-76.
[7]张瑞英.长春西汀联合吡拉西坦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17):145-146.
[8]牛犇,张卉,杨铁骊.补气健脑通络汤对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障碍的改善[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5):206-210.
[9]冯声旺,曹淑华,杜淑佳,等.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4):347-350.
[10]孟祥博,石焱,陈天笑,等.免疫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后感染和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