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善亮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四川达州635100
在当前血液标本的提取都是利用真空采血管系列,因为过去在采血后血液会自然凝固,然而血液从离心到测定时间较长,这样的凝固就会影响最终的分析结果,为了实现血液的检验,在供血管中添加分离胶促凝剂,能够有效地缩短血液凝固时间。提到血清分离胶试管,大家想必都非常的陌生,也不知道它究竟有什么作用?更不知道这种血清分离胶试管在临床检验过程中是如何使用的?带着这些疑问,就让我们跟随血清分离胶试管,走入临床检验的神秘世界,了解一下血清分离胶试管在临床检验中是如何使用的吧?
了解了解血清分离胶试管
血清分离胶试管的原理
分离胶能够让细胞的成分和血清之间形成隔离层,有效防止血细胞和血清之间物质交换,并在一定时间内保障血清成分的稳定性,当前医院常用到的分离胶采血管分为两种,分别是血清分离胶促凝管和血浆分离胶抗凝管。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是朝采血管内注入促凝剂,缩短血液凝固时间,快速得到血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准确的数据报告。玻璃采血管不需要添加促凝剂,血液接触玻璃管就会触发凝血,而血浆分离胶抗凝管是在分离胶采血管内壁喷涂肝素锂等抗凝剂,满足血浆生化快速检验的需要。
血清分离胶试管的分离过程
分离胶在分离血清血浆使它的机制是由于分离胶本身有疏水的有机化合物和硅石粉组成,它是具有触变性的粘液,胶体结构中含有大量的氢键,这种物质的存在就构成了分离胶触变性的基础,分离胶与凝固的血液在同一试管中进行离心时,由于分离胶施加离心力而引起氢键网状结构被破坏,网状结构成为链状结构,分离胶就成为了粘度较低的流体。在由于比重的不同,分离胶发生转变现象,而分层形成了血块,分离胶和血清这三层,当离心机停止离心运动后,分离胶中的链状粒子会再次形成网状结构,并且在血清和血块之间形成隔离层。
血清分离胶试管应用的问题
但是在临床中会遇到分离胶采血管分离效果不好的情况,例如: 在某些分离胶管中可见分离胶碎片或油滴漂浮在血清表面或悬浮于血清中;分离胶层漂浮于血清层上方等。
分离胶还会对某些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对临床检验结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那么为了减少这些情况出现,血清分离胶管在临床检验中要如何正确使用呢?
造成血清分离胶试管在临床检验效果不佳的原因
分离胶质量?
分离胶比重介于血清和血细胞之间,这是分离胶返转性及分离血清的物理基础。如果采血管分离胶质量较差,比重达不到要求,势必会影响分离血清的效果,容易出现分离胶和血清交织在一起的状况。
血液凝固不完全
离心后有时出现分离胶隔层和血清、血块分离不完全,血清中出现纤维蛋白丝等现象。原因往往是离心前血液没有完全凝固。血液凝固不全可使纤维蛋白混杂在隔离层。必须按说明书正确使用血清分离胶管,等待血液完全凝固后,这个过程一般含促凝剂的塑料管需直立放置约半个小时,不含促凝剂的采血管需直立放置一个多小时离心分离血清,才能制备出高质量的血清样本。
离心温度?
离心温度对分离胶促凝管分离血清的效果有显著影响。室温下用普通离心机分离的惰性分离胶促凝管,血清清晰,但有 15% ~20% 的样本中出现了大小不一的油性小珠。而用低温离心机离心的试管分离出的血清,未发现油性小珠。温度超过分离胶管要求的贮存温度时,惰性分离胶将溶解在血清中。
离心操作?
离心是用分离胶促凝管制备高质量血清样本的重要环节,如果离心力过低,作用于分离胶的力较弱,使分离胶返转性不佳,可出现纤维蛋白凝状物停留在血清中或胶体层中,这很容易阻塞自动分析仪样本针。相反,如果离心时间过长,在分离胶凝聚体中由于氢键被切断后再难以形成网状结构,而失去触变性。
血清 /血浆的密度?
血清的密度是影响分离胶漂浮的主要原因,而非黏度。任何导致血清( 血浆) 密度增加并且超过分离胶密度的因素都能引起分离胶返转性异常。例如: 高总蛋白( TP) 、高血钠、血管造影剂等。此类血液样本的收集应该使用无添加剂的采血管,并且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采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充分意识到了这些因素对分离胶分离结果所造成的影响,需要在分离胶采血中做好规范性的操作,减少对分离结果影响。要严格地遵循过程要求,使用分离胶采血管,按照正确离心条件,严格对离心温度离心速度离心方向进行确定,实施有效操作,减少外界情况对检测的整体影响。还要仔细的观察血浆样本的检测情况,防止异常样本上机检测引起挂胶现象,进一步影响检测结果,在当前分离胶采血管能够满足快速提供高质量血液的要求,它的隔离层能够让血液样本成分更加稳定。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因素干扰最终的检验结果,所以就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对血清分离胶试管在临床中的应用有效把握,再取血时让患者保持松弛温暖的环境,防止静脉痉挛,舒服的时间不要过长,禁止拍打手,以免激活凝血系统,只有做好所有流程的把控,才能够让血清分离胶试管在临床检验中得到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