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新
乾安县人民医院循环内科 吉林 松原 131400
【摘要】目的:对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参松养心胶囊结合胺碘酮治疗方法,分析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有80例患者被纳入此次研究,均是我院2019.1-2019.12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分为40例对照组(胺碘酮)和40例实验组(参松养心胶囊+胺碘酮)。观察不同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发生频率和ST段压低持续时间均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为25.00%,实验组为7.50%,实验组显著较低(P<0.05)。结论:在胺碘酮的基础上应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肯定、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律失常;胺碘酮;参松养心胶囊;疗效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主要表现之一,多与心脏传导障碍有关,搏动频率和节律发生异常,便会引发该疾病,疾病常见于老年群体,面临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老年患者脏器功能减退,在加上受各类慢性疾病的侵袭,心律失常发病率逐渐成上升趋势[1-2]。疾病严重者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需要加强诊治。目前对其治疗主要以药物干预为主,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临床药物较多,各疗效不尽相同。本次研究对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参松养心胶囊结合胺碘酮治疗方法,分析其疗效与安全性,具体内容呈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有80例患者被纳入此次研究,均是我院2019.1-2019.12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实验组:男女性别构成比为67.50%(27/40)和32.50%(13/40),患者年龄范围(42-78)岁,平均年龄为(54.39±6.77)岁;NYHA心功能分级:II级、III级、IV级患者分别有21例、16例和3例。对照组:男女性别构成比为70.00%(28/40)和30.00%(12/30),患者年龄范围(41-78)岁,平均年龄为(54.34±6.79)岁;NYHA心功能分级:II级、III级、IV级患者分别有20例、17例和3例。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对症治疗,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卧床休息、对原发疾病进行常规治疗等。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胺碘酮(H20181243;Sanofi-Aventis France;
0.2g/片)每日2次,每次0.2g,用药3周后改为每日2次,每次0.05g。实验组患者胺碘酮服用方法同对照组一致,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参松养心胶囊(国药准字Z20103032;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每粒装0.4g),每日2次,每次1.6g,两组治疗时长一致,均为2个月。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心电图的影响,包括治疗前后室性期前收缩发生频率和ST段压低持续时间。(2)记录不同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升高、心动过缓等。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采用SPSS23.0展开整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为(%),计量资料采用t,表示为(x±s),检验结果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治疗方案对心电图的影响
经治疗后,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发生频率和ST段压低持续时间均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更明显(P<0.05),详见表1。
3.讨论
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临床尚无根治疗法,主要以消除诱因、纠正机体异常并配合抗心律失常药物为主,其中胺碘酮是常用的心律失常治疗药物,其能阻滞钾离子通道受体,降低窦房结自律性,能改善心肌组织血供问题,调节外周血管阻力,能够增加冠脉输出量,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单一用药疗效不佳[3]。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其是由麦冬、山茱萸、甘松、人参等多种中药材制成,能够改善心肌细胞代谢,降低冠脉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与胺碘酮联合用药,能协同增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4]。研究结果表示,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发生频率减少,ST段压低持续时间较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7.50%(p<0.05),充分肯定了该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胺碘酮的基础上应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肯定、安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涛.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农村卫生, 2020, 012(002):16.
[2]任峰.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8(18):44-45.
[3]刘新, 刘丽梅, 朱思敏.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J]. 医学美学美容, 2020, 029(001):64-65.
[4]杨小朵.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J]. 西藏医药, 2020, 41(03):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