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病证针灸治疗机理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4期   作者:佘映桦
[导读] 针灸对于身体疼痛来说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效果
        佘映桦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中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

        针灸对于身体疼痛来说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效果,但对于不同的疼痛有着不同的治疗机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几个常见疼痛病症的针灸治疗机理:
一、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机理。
        肩周炎是中医中常见病症的一种。主要属于“冻结肩”、“肩痹”、“漏肩风”的范畴,中医针灸在治疗肩周炎时,选择阿是穴、肩髃、肩前、中平穴、阳陵泉、肩贞等穴位进行针灸。要抓住针灸的角度和方向,特别是对于肩部,肩贞等部位,要小心,避免刺扎过度。对于通过肩顶部的带状物可以用医用针强烈刺激,如果局部寒冷可以加针刺,严重的肩周炎可在针后加拔罐并行走罐,其余的穴位都按照常规针灸。请注意,当针置于远端穴位时,应将患者移至肩部。例如,当刺伤较低的穴位时,应允许患者同时进行抬起,外展和内收等动作。肩周炎通常是一种慢性疾病。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发现肩关节疼痛,或肩膀和肘部受到限制,应该注意并检查是否患有肩部炎症。 针灸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流通,加速血液循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肩周炎引起的疼痛,但在治疗和修复过程中使用按摩,药物,热敷或理疗。 在其他方面,主动和计划的肩关节活动功能锻炼要在在可容忍的疼痛范围内,辅助治疗的效果会更好。
二、针灸治疗面瘫的机理。
        面瘫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周围性面瘫,另一种是中枢性面瘫。 中枢性面瘫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并且嘴角偏斜。人体有十二条经脉,一些是头到手,一些是手到头,十二条经络穿过头部和脸部。因此,中枢性面瘫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要扎住头皮针,还要扎住全身的穴位,达到通气换血,改善面瘫的目的。
        针灸(不含药贴,服用中药等)一直是治疗面瘫的主要手段。通常,近95%的面瘫患者可以通过针灸治愈,而5%的患者无法治愈(公众有后遗症)这是因为没有及时治疗,体质虚弱(如体弱的老人,产后)弱点等)或糖尿病患者,治疗相对困难。针灸治疗面瘫的最佳时间是面瘫的第二周。面瘫第一周应避免过强刺激,先接受一些激素或抗炎治疗,从第二周开始接受针灸治疗,效果最佳,如错过最佳治疗期,建议越早更好的治疗方法。此外,对于患者的后遗症,由于面瘫的原因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

由临床经验总结出,对于风寒引起的面瘫和饮酒后受凉引起的面瘫等,治疗效果最好,而且病毒引起的面瘫(常表现为耳廓疱疹),治疗效果差,但无论是什么原因,针灸都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而且没有针灸不能使用的情况。面部针灸治疗的第一周,针灸不应太强,穴位应少,针刺要浅。治疗的第二周可以通过电针刺激。治疗期间,避免风吹和寒冷。可以定期为面部作热敷。为了防止眼睛感染,可以适当使用眼罩和眼药水。针灸在面瘫患者中的使用对早期干预有最显着的影响,可以减少留下后遗症的机率。
        在中医学说中针灸还有驱邪的作用,达到祛风散寒邪的目的。所以,针灸治疗面瘫是有非常好的效果的,而且是越早扎针越好。
        针灸治疗面瘫是令人满意的,没有副作用,已成为公认的治疗方法。医生认为得了面瘫的患者应该尽快用针灸治疗,最好在疾病开始时或一周后使用针灸治疗。大多数临床治疗可在治疗2-3个疗程后治愈,针刺治疗明显延长至恢复期,部分患者有疗效。大量国内资料和研究报告,为了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时效关系,确认针刺治疗7-14天内治愈率为77.2%,治疗开始后3到4周,治愈率仅为51.8%。治疗开始超过一个月后但在半年内治愈率仅为4.5%。三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表明早期适当的治疗是疾病快速恢复的关键。有关医生主张急性期针灸不是一定要取患病一侧的穴位,对于面瘫,临床研究了针对不同阶段的一组针灸治疗,在急性期,我们通常选择正常一侧的穴位和远端穴位。中医特色“熏蒸”,“拔罐”等治疗方法,辅助针灸治疗,可迅速消除水肿,减轻神经损伤,缩短神经功能恢复,加速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此外,在急性期,医生还应指导患者进行疾病恢复锻炼和一些日常运动的小练习,这将有助于更好,更快地恢复面神经功能。
三、针灸治疗的原理
        针灸治疗头痛应分为经络辨证。如果是额头疼,那是我们的阳明经。如果是阳明经,我们可以在额头上用赞竹、阳白、头尾穴。我们也可以用额头远端的合谷穴,也可以用脚上的内院穴和凹陷谷穴,从远端治疗患者的头痛。针灸治疗往往更重要的是选择远端的穴位,远端的点可以起到基础性的治疗作用,而且效果往往更加巩固。选择头痛的局部穴位是为了排除局部的致病因素,需要与远穴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患者所患的是侧面的头痛,中医中属于少阳经。我们可以选择用头部的一些局部穴位,例如风池,率谷,角孙和太阳。远端可加外关、足临渭、三焦胆经等穴位。如果是头顶疼痛,就属于肝经。所以我们可以在头顶上用百会和四神聪。然后在远端用太冲或行健穴,疏肝化瘀止痛。如果是头部背面的疼痛,则属于太阳经,则可以选择太阳经的天柱和玉枕,然后我们可以将双手上的后溪穴位或昆仑脚上的参麦穴位和舒骨穴位相匹配,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头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