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君
身份证:12010119760911****
摘要: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其中的标志性代表就是建筑业的更新进步,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这对混凝土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将围绕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建施工中的具有应用展开论述,希望保障现代建筑的整体质量,推动城市的稳步前行。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土木建筑施工;施工质量
引言
土建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就是指混凝土构件厚度超过一米的建筑结构形式。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施工中,经常应用该种结构形式。也正因大体积混泥土结构被用来承载整座建筑的载荷,故而做好该项施工显得尤为关键,要求施工单位加深对该项技术的研究。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特征
相较于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大的项目优势,不仅能保证技术结构和要求相匹配,也能有效在浇筑时进行内外温差的控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有效的技术处理措施。另外,为了避免建筑结构出现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厚度较大,其结构也更加的复杂,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在进行拆模的过程中结合实际需求,确保管理维度的有效性,将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左右,从而保证内外温差不会出现过大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减少裂缝问题的出现。
2.在土建施工中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步骤
2.1做好混概凝土配比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做好配比工作尤为个重要,关乎后续作业的高质量进行。在具体调配中,工作人员应注重水泥与水的比例,符合工程强度标准后,尽量降低水化热,以免破坏混凝土强度,增强和易性。为达上述目的,在配置中可使用矿渣水泥,该类型水泥可减低水化热反应,也可加入适当粉煤灰,最大程度的优化混凝土性能,从而降低不必要损耗的产生,减少表面裂缝问题。
2.2注重混凝土的运输作业
配置好混凝土后,需开始材料的运输。这里最佳运输工具为罐车,优选运输路线,避免选择交通拥堵、过于颠簸的路线。且尽量在白天运输,若在夜间作业,注重照明设施的配置,维护运输安全性。再者,对运输车辆实行编号处理,编号中应包括混凝土的具体等级类型和使用部位,将其设置在车辆挡风玻璃上,便于数据的统计与记录,方便车辆管理。同样重要的是,控制好混合物的出机与浇筑时间,这里规定上述流程应控制在1h之内,完成后对作业面实施覆盖和搭接处理。搅拌车运输时,筒体应缓慢且连续运转,在卸料时,加快速度运转, 20-30s后即可开始卸料。
2.3浇筑作业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作业中,规定操作人员持续施工,中间不得停顿,以减少缝隙的产生。开展底板浇筑时,可以选择分层施工的方式,待下层初凝前开始上层的浇筑。完成下层作业后,可以开展拆管作业,随后在最初位置开始上层浇筑。这里规定,浇筑厚度为0.6米。
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常用工具有泵管、布料机,在正式作业前,要在指示杆上注明具体浇筑厚度。且规定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中间间隔时长小于初凝时长。工作人员需增强浇筑的顺序性,按照固有顺序平稳上升。采取分层浇筑的优点是,降低水化热反应带来的影响,有效分散水化热,避免裂缝问题。另外,浇筑中,要求只有下落高度不超过两米,若实际高度超出规定值,可利用长软管或串筒继续浇筑施工。泵送混凝土期间,务必保证料斗中有足量的混凝土,避免空气进入,破坏浇筑作业,增加开裂几率。
2.4振捣施工
进入振捣环节,要求作业人员按照快插慢拔的顺序施工,将振捣棒插入到下层5cm左右,各插捣点的实际振捣时间应控制在20-30s,具体以混凝土不再下沉和产生气泡为准控制。
这里的插捣点必须注重均匀排列,各点之间的移动间隔保持在振捣棒可作用半徑的3/2倍。且合理管控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二者不得过近,以免发生碰撞阻碍施工。在此期间若因碰撞固有位置发生改变,应及时调整。
2.5养护管理
待混凝土配合、浇筑、振捣均完成后,就要进入后期的养护管理。该环节对于整体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高质量完成极为关键,务必引起作业人员的关注。待浇筑完毕且第一次抹压后,需要在工作面覆盖保护膜,以免混凝土水分的过多蒸发,表面出现裂缝。具体的覆盖方法为底板进行单膜双被,也就是先覆盖一层
塑料膜,然后覆盖两层草被。对于电梯井处,需在侧模以外覆盖一侧草袋,以平衡内外温差,防止水分蒸发速度过快,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保温覆盖中,不得作洒水处理,因为洒水会降低表面温度,不利于混凝土的高强度凝结。规定搭接宽度高于0.2米,将砖头和方木压在覆盖面处。正式进入混凝土养护阶段,以混凝土表面可以站人为准。养护阶段,禁止人员随意查看混凝土而撤下覆盖膜。测温期间,提供不同温控点实际内温、表温与大气温度,用于为现场保温与养护提供指导,在中午和下午气温相对较高的时间段,适当减少散热,以缩短养护时间,到夜间再恢复覆盖。当位于中心位置的混凝土温度持续下降至近于表面温度,且中心温度同大气温差低于25℃时,工作人员可以终止保温操作。停止保温后,开始揭露保温膜,不得一同掀开塑料膜和保温被,注意掀开次序,分层操作。且每掀开一层,停留一段时间,以免表面降温速度过快,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除掉保温层后,实施洒水作业。整个养护过程历时14d以上。
3.开展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重点注意项
整体工程开始前,做好作业的调度规划,保证现场秩序性;浇筑时,确保中间位置混凝土高于周围混凝土,形成中间鼓四周平的状态,使泌水顺利下流,减少浮浆;为处理浮浆,可选择两台小型吸水高压泵将泌水排入集水井;浇筑作业中,加强各工序管理,禁止人员随意踩踏钢筋、调整模板,具体尺寸和放置位置应做到科学合理;由专人照看远处混凝土,防止浇筑期间发生冷缝;不得不遵循混凝土配比随意加水,水灰比必须符合工程要求,防止收缩缝的产生;施工时,还需时刻留意天气变化,尽量减少在雷雨天气作业,若施工时赶上雨雪天气,应做好混凝土表面覆盖;雨季施工时,需检测混凝土粗骨料的含水率,必须符合工程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化温度和混凝土水泥用量,建议事先优化成分,以免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防止出现裂缝。同时,建议在混凝土中适量掺入外加剂,以此来增强混凝土的结构性能。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可以在混凝土中适量添加抗裂剂、矿渣粉等,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抗拉能力,而且在减少结构裂缝方面应用效果非常的显著。需要强调的是,后期的保养工作也非常的重要。每次浇筑以后,除按常规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外,还应当按温控技术措施做好保温养护工作。
结语
总而言之,土木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控制非常重要,尤其是裂缝病害需严格防控,否则直接影响土木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为此,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过程中,应当有裂缝解决应对方案,同时加强各环节施工技术要点控制,这样才能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及其效率。?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务必按照规范方案逐步进行,不仅要处理好混凝土配比、浇筑与振捣作业,还应掌握养护施工规范,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增强结构的稳定性,以此促进现代城市的前行。
参考文献
[1]陈晓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38).
[2]林少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地铁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241-242.
[3]高让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开裂缝预控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4).297-298.
[4]张绍波.基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与发展,2019,(2).33~34.
[5]乔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风,2014,(1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