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熠
库车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 842000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可以促进农业生产顺利进行,进而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进行解读,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有建设性的创新对策,以期为相关从业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思路
引言
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二者在水利发展中起到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往往重水利建设,轻水利管理,从而使水利工程整体效益发挥年限较短,制约了农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水利基础产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工程建设又迎来了高峰,如何把握时机,探索一条新时代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积极创新尝试,研究行之有效的方案强化水利建设与水利管理。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的影响因素
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用途是灌溉农田,有些地方兼具蓄洪、防涝甚至水力发电的作用。综合来看,农田水利工程对于推动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要想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发挥最大化效益,需要注意以下影响因素。一方面,农田水利工程易受到当地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室外建筑,并且需水量和灌溉量都受当地降水量的直接影响,尤其是地质条件决定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加之个别地区频发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因此设计和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时需要做好避免水文地质和气候环境变化造成的影响的措施。另一方面,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需要采取科学规范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各种具体的管理措施既要制订得科学合理,也要有利于落地和执行,因此管理措施和手段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益。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创新思路
2.1提升现场作业水平
现场作业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非常基础的工作,只有现场工作管理到位、落实得当,才能使得整体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得到有效落实。提升现场作业水平,要做到以下三方面:第一,控制成本。对成本的控制包括提高效率和节约物资两大主要内容。在施工现场中,要规范工作人员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现象发生,同时还要以时间效率评定工程质量,督促建设进度,提高整体运营效率。第二,要提高团队凝聚力。团队凝聚力在施工现场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通过营造较强的团队凝聚力,不仅促进建设进度的加快,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创新思维和责任感。第三,保持企业良好形象。企业对待员工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言出必行,让员工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使员工更加信任企业,使员工在工作中更加努力。
2.2多规合一,整合资源
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水利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通过“多规合一”解决工程不衔接、不协调、不统一、不执行、不管用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形成了无视规划、轻蔑法规,造成各种消耗与浪费,二是“多规合一”解决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是通过“多规合一”,创新空间规划体制机制,重构空间规划体系;四是通过“多规合一”解决市县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突出问题,保障市县规划有效实施的迫切要求;五是通过“多规合一”解决强化政府空间管控能力,实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3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农田水利施工企业不仅需要构建健全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而且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以当前国家实行的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规、法律、行业标准等为依据,并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围绕施工现场制定相适应的企业《文明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制定的标准愈加详细、愈加具体,则具有的可操作性愈高,愈能更好地进行推广,有效提高企业实际管理水平。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是为了找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隐患进行针对性地预防或消除。安全检查主要检查水利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否到位,企业是否有比较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检查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检查现场设备,检查卫生情况,检查安全教育和培训开展力度,检查操作行为规范,检查是否使用劳动保险产品,并调查伤亡情况。通过这些措施,解决或预防不安全因素,及时清除危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检查和宣传,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保障安全生产。
2.4增加资金投入
要积极拓宽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来源,改变传统的完全依靠国家资金支持工程建设的情况,吸引更多的投资方来保障工程建设过程中资金链的稳定性。另外,按照相关的规定,提高水费征收标准,从而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更加有效的资金保障。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田水利专项资金现象的发生,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应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单位,并在重点工程依情况设立监察团队,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周期性的资金账目总结,以确保资金使用方向有账可查、有迹可循。
2.5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虽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模不大,但是施工的工序是复杂的,要做好系统化工程管理,工程施工的每一道工序都要科学管理,精心制定管控措施,不得疏漏。整个施工建设过程要彻底实施“三项检查制度”。各管理职能部门既有严格的分工,又要加强合作,实施联动机制,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实现无缝管理。工程负责人、工程管理人员、监管员也要各负其责。要事先制定严格的管控机制,做到职责清、管理明。实行责任追究制,确保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异常,及时发现,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2.6提高科技含量,鼓励科技创新
建立水利科技创兴体系,增加水利科技投入,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要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对科技人才的培养,要大胆创新尝试,积极建设和营造有利人才培养的机制和环境,建立一支适应新时代发展水利科技人才队伍。
2.7创新材料检验手段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大量的设备材料,这些材料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和效果。为此,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监督和管理,尤其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检查,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此外,在进行材料检验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材料检验方法,材料检查人员要把握好创新思路,从源头上做好工作。在购买材料的过程中,必须对厂家及其产品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检查厂家生产的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检查厂家资质是否符合行业要求。此外,相关技术人员还要充分了解市场价格规律,在了解市场价格规律的基础上再购买材料;然后派遣专业的检查人员对材料质量进行检查,保证材料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基本工程建设得到了大力的支持,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逐渐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尚不成熟,在管理工作上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切实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优势,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无法顺利进行,为了更好促进小型农田的发展,需要严格规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及当前的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可行的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吐尔逊娜依·依拉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浅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5):2455.
[2]赵宏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策略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5):2931.
[3]孙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策略分析[J].吉林农业,2018(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