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期   作者:张云东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也呈现融合趋势
        张云东
        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也呈现融合趋势,在当前建筑住宅设计中,引入园林景观设计理念,能够让人们在感受舒适生活的同时,营造健康环境,提高建筑整体的生态性。下面文章对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园林景观;景观设计;设计融合
        引言
        绿色建筑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绿色建筑做到了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了建筑环境与周边生态环境的统一协调。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最主要的语言元素,以植物配置来展示园林景观的自然性、地域性、艺术性、审美性,展示了城市人文风景的定位。城市建筑园林景观设计应该遵循“生态园林”“天人结合”的原则,让建筑园林绿地系统、结构、布局、自然地形等相协调,因地制宜合理建设城市生态。
        1城市建筑园林景观的设计
        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开发的重点逐渐朝着质量方向转变,原本只重视房地产行业的数量发展,目前朝着质量深度方向发展。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开始从原本重视容积率、不重视环境保护的模式转变,到当前发展过程中,建筑的内部建设、内外环境规划设计、内部升级模式需求越来越明显。建筑环境需求逐渐朝着多功能、复杂方向发展。建筑环境质量多元化发展中绿化景观环境比较重要,而且当前绿化景观环境是可改造、可设计类型建筑当中的重点元素。建筑室外环境就是建筑物以外的绿地覆盖率,绿地可改善居住环境好的小气候,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居民提供户外生活休憩的场所,但是绿地并非是室外环境的全部。建筑景观包括建筑、装饰小品,包括户外共用设施和基础设施,各种硬质铺装和现代设备,各种照明设备、影响设施等,这些内容和建筑整体形成一个有机的建筑联合体。
        2现代城市居住区域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2.1生态原则
        现在人们对住宅区绿化率要求较高,而园林施工管理和景观设计工作将是提高住宅区绿化率的关键。而在遵循生态原则基础上,开展住宅区绿化工作,需要科学结合景观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知识,从视觉、触觉、嗅觉等多角度出发,打造住宅区的生态美。在上述基础上,注重绿地质量把控,以确保住宅区园林景观在生存层次和精神方面都能为住宅区注入新的活力。如在选择植物树种时,不仅要考虑景观的设计要求,还需结合居民的实际应用需求,以此发挥植物景观的最大效用。
        2.2以人为本原则
        住宅建筑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加强对建筑整体建设风格的重视。结合建筑住户普遍特点来对建筑园林景观设计风格进行调整,使得其整体景观设计满足建筑原有设计风格,同时,可以体现人与自然合理融合的思想。在该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加强对细节工作建设的重视,通过引入多样化的园林植物,提供给人以美的体验,同时减少具有危害性植物的种植面积,防止居民因为意外原因摄入相关植物而导致身体问题。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建筑住宅整体风格的重视,通过合理的搭配,打造更具人性化的生活氛围,体现人与自然合理融合的居住原则。
        2.3?经济环保,绿色健康
        在住宅区景观设计建设过程中,遵循低污染、节约水源、能源等三大理念,并坚持使用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将是住宅区景观现在和未来发展大趋势。例如,采暖通风等方面,追求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充分应用自然风和自然光源;排水系统使用雨水收集净化系统,提高雨水再利用率,可用于旱溪工程建设,这不仅提高小区景观整体美,还将提高排水二次利用效率。


        2.4强调实用性和功能性
        设计师在设计景观图纸时更强调设计图纸审美性与艺术性,过于强调设计效果而忽视实际施工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施工当中,施工现场和设计两者之间在施工方面彼此联系而相互独立,施工现场毫无美感可言,景观现场很难深入领会设计人员的用意。现代的快餐生活,让人们穿越景观绿地的时候,无法探究景观设计背后的设计原理与艺术感,大尺度的平面布置让景观设计成为了纯粹的装饰品,将人之间的距离分割明确。现代设计人员应该牢牢把握思想,将实际情况和平面图纸设计结合在一起,从空间角度考虑设计,从人的角度考虑植物的配置,设计师更应该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审视设计是否存在不妥之处,及时修改自己的设计,保证设计的实用性、功能性以及让景观设计融入人们的生活。
        3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
        3.1合理应用生态技术与环保材料
        建筑设计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生态技术与环保材料,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如使用合适的自然资源与人工材料,针对砖石、木材、大理石、陶瓷等人工建筑材料的选取应当考虑使用环保材料,减少自然污染,运用具有耐磨、高温的高分子环保材料,提高建筑材料的实用性。在生态停车场的设计上可以采用绿化设计,使得绿地有凹陷空间,聚合物纤维结合混泥土草砖的设计有效增加摩檫力,增加停车场的安全性;道路选材以透水性较好的彩色沥青为主,可以减少积水问题,增加视觉效果,小区人行道可以选用防滑的环保透水砖,便于居民细细品味风景,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在小区金属材料的选择上,要考虑光污染问题,强烈的光污染容易引起居民的强烈不适,一般采用哑光效果的材料为主。
        3.2植物景观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中,植物景观不仅起到装饰和美化的效果,还具备净化功能,构建健康的建筑空间。植物造景设计包括建筑绿化设计、内部空间绿化设计、内外部相连处的景观设计等,可有效加强整体环境的观赏性、自然性,构建微气候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在植物造景设计中重点关注内容有:首先,微植物景观的科学嵌入。微植物景观多集中在阳台等内外交接空间内,一般利用盆栽类型的植物完成装饰,加强观赏效果,做到与自然的连接;其次,屋顶植物景观设计。屋顶面积较大且与外界直接相连,所以可将其设计成小型的绿化园区,以起到美化、雨水吸收和缓冲的作用,增加观赏性的同时,解决渗透问题;最后,外墙植物造景设计。设计人员可通过一些攀爬植物的应用,对外墙面加以装饰,这类植物的栽植简单,适应性强,可改善建筑整体效果。同时利用这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提高环境质量。
        3.3与园林建筑和山水结合
        建筑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建筑内山景和水景的重视,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可以结合山石以及水岸线的轮廓等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其实现相对统一的效果。针对住宅在山坡上的建筑,可以通过种植密林以及灌木等方式衬托建筑的自然景观。在水岸线等区域可以打造具有层次性的植物种植方式,实现平面构图和立体构图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提高植物搭配的合理性。景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摒弃树种贵等于种植效果好的观念,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其整体风格相搭配的树木来开展各项工作,可有效提高其园林观赏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地球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低碳绿化的生活观念深入人心,地产开发商想要把握用户需求,提高用户居住体验,需要深化建筑生态设计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更注重生态效应、服务功能、自然与文化特色与景观协调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在满足居民基本居住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绿植、水景、假山等元素的合理配置,能够提高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水平,营造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满足当前城市发展下友好型、绿色宜居城市建设需求,推动我国城市建设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侯鑫亮.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9,005(022):P.34-35.
        [2]魏涛.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J].居舍,2018(19):115.
        [3]郭奇.浅谈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000(001):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