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环境监测中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期   作者: 杨峻 千勇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为人们带来了更高质量的生活,
        杨峻   千勇
        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30088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为人们带来了更高质量的生活,但是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如果单纯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没有对环境保护工作加以重视,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将会出现环境进一步恶化的问题。要想有效提高环境保护工作质量,开展环境监测工作至关重要。在相关工作单位内部,使用先进的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工作当中加以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环境监测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迫切,这其中就包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之一。环境监测中需要分析的化学物质有其独特的性质。环境组分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包括空气、水体、土壤、生物体及其代谢物等等,且每一大类中的成分组成又极其复杂。通常环境样品组分性质不稳定,污染物之间也会存在相互作用,使得组分的变异性增大。另外,一些污染物只需微量甚至痕量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还需要监测手段能做到组分含量极低的情况下将其检出。
1环境监测技术的介绍
        环境监测技术就是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监控技术以及相关的知识原理进行联结,从而对环境进行相关的监测工作。环境监测技术不仅能检测出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及时地对环境的变化进行反应,所以相关的环境管理机构通过对环境监测技术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就可以掌握环境的污染程度。同时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由于水文情况、气候情况以及植被覆盖率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环境监测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问题,这要求我们要设立相关的环境监测护卫体系。在规划环境护卫体系的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确保环境监测技术的适用性,保证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准确地监测地区环境,从而使环境管理机构能够准确地掌握地区的环境走向。
2环境检测的目的
        环境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通过环境保护来保护生态平衡,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而环境检测的目的具体可以分为四方面:评价目的、考核验证目的、咨询目的以及污染事故环境检测目的。前三类的检测目的相似度较大,如果环境检测只是单纯地为了咨询与评议的目的,那么检测工作的重点就可以放在对于收集环境各方面的资料了,进而记录当地环境数据,并制定实施相对措施。考核验证则是对着两方面进一步的运用,对于该地是否可以进行一些项目做出评定。最后污染事故环境检测是相关人员对于污染区进行考察,并确定其污染源与范围,最后制定出相对措施。
3环境监测技术的特点
        环境监测技术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特点:第一,环境监测技术具有多方面性。环境监测技术能根据监测对象的变化而改变其性能,其不仅仅是从一个方面监测环境,而是涵盖了与环境有关的许多方面,并对已发现的环境问题对地区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第二,环境监测技术具有连续性。环境监测系统对地区进行短时间的监测,可能会导致其获取的数据具有片面性,所以,要对地区环境进行不间断性的检测,从而保证收集到的检测信息的有用性与完备性。
4环境监测中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具体应用
        4.1气相色谱技术
        气相色谱技术在混合物质的分析工作中表现出的效果非常明显,比较适用于一些挥发性较强的混合物检测工作当中。气相色谱技术在检测工作内容方面,重点包含了混合物当中的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等一系列有害物质。

在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使用气固色谱作为吸附剂,有效吸收其中的多余混合物,并将吸收完成的混合物进行拆分,划分成多个不同的检测工作样本,然后运用气液色谱法对检测样本进行分析,实现样本的定量分析。随着我国气相色谱技术的研发程度越来越高,在环境监测工作当中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空气质量监测、水土环境质量监测等相关工作中,通过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所得到的检测数据非常精确,可以对大气和水土环境污染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因此,气相色谱技术的有效应用,让人们充分了解到环境污染的具体程度,并且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
        4.2离子色谱技术的应用
        在实际的环境监测过程中离子色谱技术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不仅可以测量大气中的污染物,还能够对电子工业生产以及农业等多方面的污染物进行监测,通过使用此项技术能够对环境污染中的污染源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分析,所以说在监测环境的过程中此项技术的应用价值比较高。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离子色谱技术主要是对污染物中的硝酸根、硫酸根以及氯元素等进行分析和监测,工作原理就是阴阳离子交换柱,对于监测样品中的离子物质进行准确的分析,然后将离子作为基线,对不同离子的浓度进行对比,对交换柱的实际位移情况进行实时观察,能够进一步提高样品分析数据的准确性。除此之外,离子色谱技术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比如农业污染检测、化工污染检测以及环境空气污染检测等各个方面,检测工作效果非常明显,所获得的参数数据更加精确,对提高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3分光光度技术
        对于分光光度技术来讲,在环境监测领域的监测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紫外光线作为基础,具有光电管和光电装备管两种分光光度方式。其中朗伯-比尔定律当中的分子吸收,属于可见光分光光度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在实践工作中,通过可见光光度技术的应用需要和复合型装置仪器设备进行配合工作,以此来完成一系列检测分析工作,其中包含了显示装置、单色仪器设备、辐射原装置以及式样容器装置等。可见光分光光度技术可以对可见光范围内存在的各种电子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的监测,同时也可以对一些营养物质当中存在的有毒性硫化物以及油脂含量等进行检测。可见光分光光度技术的有效应用,对日常的食品及电子产品是否存在污染进行有效的监测,对提高生活质量,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4环境监测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的应用
        在环境监测的实际过程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的应用与其装置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此种装置主要由粒子探测器、收集器、四极质谱仪以及等离体发生器以及雾化室等五部分构成,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此项装置的灵敏度非常高,可以对环境中各种各样的金属元素进行监测。在环境监测的实际过程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将需要监测的样品放置在雾化器下,然后放入到光源中,再使用气化技术就可以分离离子化气体,最后使用四级质谱分析器准确的分析分子束。而在此过程中,相关的监测工作人员可以实时地观察样品中各个成分的实际变化情况。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的实际应用范围非常广,不仅监测金属元素还能够对矿物质、土壤以及地下水等多种进行准确的监测。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要使用更为先进的现代仪器设备以及相关检测技术,依照污染物样本的性质不同,选择针对性的检测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污染物的检测工作效率和精确度,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校荭.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9):50.
[2]吴洋.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分析[J].山东化工,2019,48(17):242.
[3]向荣.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环境与发展,2019,31(08):180-181.
[4]何勇.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7):30.
[5]徐苗.环境监测中仪器分析方法不确定度的评估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9,31(05):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