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兵
42058319811115****,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建筑工程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不断引入高新技术,同时也在不断加大在建筑施工中的投资,由此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再一次迎来了全新的变革时期,该时期的变革要紧跟先进技术的步伐,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逐渐转变核心所在,将建筑产业进行全面的更新升级。同时还需要对建筑企业进行管理,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智慧绿色的方向实现转型。新技术、新的管理体制的实现都是建筑工程转型的关键所在,其中BIM、大数据、智能化等的快速发展也将会对建筑行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此过程中要打破传统建筑工程的壁垒,实现交流开放,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桩基础技术;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应用
1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技术概述
1.1 桩基础概述
桩基础是一种深基础形式,是通过承台把桩连接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上部荷载的基础,通过桩基础可以将荷载传递到力学性能良好的地基持力层上,以满足承载力及沉降的要求。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民建、公路桥梁、港口等工程中。桩基础可以是一柱一桩的形式,也可以是单排桩、多排桩,或由多根桩组成的群桩基础,基桩可以部分或全部埋入地基土中,群桩通过承台连接成一个整体,当桩承台底面位于地面以下时成为低承台桩,承台底面高于地面时成为高承台桩,建筑工程中多使用的是低承台桩。桩基础按承载形状可分为摩擦桩、端承摩擦桩、端承桩和摩擦端承桩;按成桩方法可分为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挤土桩;按桩径可分为小直径桩、中等直径桩和大直径桩;按施工方法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等类型。
1.2 桩基础选型和适用条件
桩基础的桩型和成桩工艺应根据建筑结构类型、荷载性质、桩的使用功能、穿越土层、桩端持力层、地下水位、施工设备、施工环境、施工经验、制桩材料供应条件等,按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综合选择。例如,对于框架-核心筒等荷载分布很不均匀的桩筏基础,宜选择基桩尺寸和承载力可调性较大的桩型和工艺;挤土沉管灌注桩用于淤泥和淤泥质土层时,应局限于多层住宅桩基;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的地区,不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等。
2 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优势
2.1 地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
通过对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地基可以有效承受多数高层建筑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在竖向的荷载,单独竖向桩基具有较大刚性,在荷载及自身重量影响下,建筑工程地基在很长时间都不会发生较为严重的沉降问题,这能够提升建筑工程在应用期间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2 能够实现对基岩的固定
桩身从软质基层中穿过,而且能够实现对基岩的合理固定,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此时,表面土层会以自然方式沉降,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桩基础土层下部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抗震性,因此,不会受外界因素影响而被轻易拔出,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建筑工程在应用期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使建筑工程在长期应用期间,不会发生坍塌、倾斜、变形等各种不良现象,以免建筑工程发生坍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
2.3 具有较高的单柱层面强度
单柱在实际应用期间的侧面强度高,可以实现对自然灾害造成力矩荷载和水平荷载进行抵抗,这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抗震能力,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使其能够满足应用需求。正因为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具有上述各项优点,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 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3.1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概况分析
现如今我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项目很多,以下就当前我国某省的高层建筑为例进行分析。
该建筑工程的主要分为四个区域,其中第一个和第三个区域又包含了14层结构,其他两区所包含的结构比较少,其高度方面也有着特定的顺序。通过对该项目工程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施工现场地势比较陡峭,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施工的难度,由此在此过程中采取了相应的桩基础技术,其中桩基础技术在实际施工中的长度需要严格的进行控制,由此促进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取得最大的成效。
3.2 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所需的准备工作分析
3.2.1做好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勘测工作
由此来较为深入的掌握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该方面的准备工作主要需要做的是在施工之前进行施工现场环境的全面性调查分析,施工人员需要重点关注施工当地的土质强度以及地下水等因素,同时还需要将所调查出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由此来形成较为系统化的信息资料,在接下来的准备环节还需要对所研究的资料进行专业化的分析,由此来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建筑设计的方案进行检验,保证建筑设计的方案符合相应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质量。
3.2.2根据已有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
由此来进行设备工具以及施工材料的选择,这些都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在进行施工设备的选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最大化的实现对已有设备的利用,同时在购进需要的设备,总的来说面对于设备工具的准备工作就是要实现对已有设备工具的最大化利用以及缺少设备的有效引入,使得建筑施工进度能够有效开展,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建施工的效率。
3.2.3要明确定位防线的位置
该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在桩基础技术施工之前进行地基的清理以及定位防线的确定,这两项环节也是准备工作地重要部分。在定位防线的确定过程中,主要是明确管桩的各个位置,同时也需要防止桩位置出现偏差,最大化的提高桩位固定的效果。在具体的定位防线开展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利用复位法来对管桩的高度进行一定的调整,在此过程中建筑施工地基的清理工作作为定位防线开展的前提,需要对现场的多余物品进行清理,同时保证物品的摆放规范。
3.3 工程中应用的桩基础技术
据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实际情况而言,为了提高桩基础施工质量的水平,需要对桩基础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其中针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实际情况应用了预制桩技术以及灌注桩技术两种,在此过程中沉管灌注桩最具有代表性,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简便,仅仅需要借助捶击就能够轻易的将之深入到地基结构之中,不仅成本低,同时也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但其也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主要在于该方式很可能会对桩本身产生不利的影响,使得其承载力有所下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使用到了钻孔钻灌注桩手段,该施工技术主要借助的是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用来帮助钻孔操作的进行,之后可以向所钻的孔注入一定的钢筋混凝土。该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主要是灌注之前将桩孔内部所含的淤泥进行彻底的清除,保证内部的干净,之后则需要依据具体的施工操作进行。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桩间距的设计,而桩距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理,由此来保证其科学性,即需要将桩基的支撑面进行适当的扩大,同时也需要将预制桩技术进行广泛的使用,推广到建筑工程土改施工过程中,这就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根据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不同桩结构的设计制作,并在制作好之后将之打入到土体内部。总的来说,建筑工程土建桩基础技术最为常见的便是预制桩,而预制桩又包含钢预制桩以及混凝土预制桩两种,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都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桩基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解决地基承载力、控制地基沉降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桩基础在具体工程应用中,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应根据场地实际情况,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以提高成桩质量,为建筑工程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彭麟.建筑地基与桩基础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9,4(3):239-240.
[2]林柏腾.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9):49-50.
[3]聂洪海.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