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及有效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期   作者:杨志刚
[导读] 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使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也正在提升
        杨志刚
        伊春职业学院  黑龙江省伊春市 153000
        
        摘要: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使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也正在提升,所以应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目前我国很多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仍存在改进的地方,针对这一情况本文系统讨论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存在问题及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为提升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提高相关监督管理工作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应对策略
        引言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既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还是房屋建设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而且影响到建筑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1]。可见针对房屋建筑的质量的监督管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通过科学的质量监督管理,可有效解决建筑施工中规章制度不规范,施工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达标,施工机械设备使用不当等常见问题,助推房屋建筑工程的良性发展。
        一、针对房屋建筑施工实施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控制应体现在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因为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既是工程效果的集中体现,还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竞争力的提升和企业今后的发展[2]。所以针对实际建筑工程进行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工作,以便形成完善的工程计划设计,为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提供保障。
        其次,实施科学有效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工作可有效促进建筑企业的规范化发展,促进实际建筑工程的有序进行,有效改善建筑施工环境[3]。与此同时,有效的监督控制还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监理工作内容,形成有效工程安全质量控制。除此之外质量监督管理还能平衡建筑工程各方利益,保证施工现场工作的有序开展,有效促进各方企业合作。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普遍施工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较多,有序的开展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工作还可以减少质量控制工作的成本支出。针对质量问题进行有效预防的同时,为建筑企业节约了开支。
        二、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常见问题
        (一)建筑各方企业难以形成有效合作
        建筑各方企业进行有效的合作可促进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但现实中往往工程现场不止有一家施工企业进行施工,各方企业缺少沟通与配合,造成建筑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对监督管理存在抵触情绪,不听从监督管理人员的监督,根据施工经验施工,妨碍了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4]。另外,由于很多实际施工人员文化程度不高,而监督人员一般由技术人员担任,难免形成了施工中施工经验与施工技术的对立,也阻碍了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质量监督管理过于粗犷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另一个常见问题是质量监督管理过于粗犷,难以形成精细化管理机制,无法对工程实施进行有效管理。工程施工监督管理缺乏精细化难免会引起监督管理的随意性,监管管理流于表面,难以与实际工作形成有效结合[5]。在房屋建筑工程准备阶段,针对建筑材料的监督执行不严难以保证材料的质量,从而会影响工程整体质量。施工阶段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约束,难免会引起监督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懈怠情绪,容易造成施工单位忽视对施工细节的控制,形成工程施工前紧后松的局面,建筑工程的工期和质量难以得到控制。
        (三)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建筑工程中人员素质不高也是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施工企业中,现场施工人员多为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员,尽管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但针对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普遍接受比较困难,质量控制意识不强,难以有效配合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造成阻碍[6]。施工企业监督管理人员多是在施工人员当中挑选,监督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造成实际施工中的问题难以被发现,也阻碍了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房屋建筑施工实施质量监督对策分析
        (一)实施动态监督机制
        针对房屋建筑施工开展动态监督机制,可有效保证工程的质量控制,提升工程整体质量。首先,建筑施工监督管理应依据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定,有效的结合工程实际,形成有计划的质量监督方案。在建筑施工监督管理中科学运用先进的监督方法,形成有效分析建筑施工工序、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质量参数,为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提供保证。在建筑施工监督管理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搭建网络信息监督管理平台,实施建筑施工的信息化全过程管理。在信息平台中,施工人员可及时反馈问题,监督人员也可实施透明化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效提升监督管理的及时性。
        (二)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健全监督制度是房屋建筑施工动态监督的有力保障。首先,应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细化制度细节,全面覆盖建筑施工工作。从工程建设的准备阶段至工程建设验收阶段形成房屋建筑施工的全过程监督,通过过硬的监督管理队伍落实建筑制度的监管作用,形成每一项施工工作的监督记录。工程准备阶段,针对建筑企业、人员、材料、设备等严格监督准入机制,针对工程实际形成规范化的奖罚机制,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程建设人员,对于施工中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奖励,造成质量问题的给予对应惩罚,防止监督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懈怠情绪。施工阶段,通过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加以约束,通过有效的监督制度形成对施工细节的控制,防止工程中发生施工前紧后松的情况,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工期和质量。
        (三)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促进各方企业团队形成有效合作,促进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要设置合作相关培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使各企业之间加强有效合作,推进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实施。形成各企业间、各施工队伍间的有效沟通,增加各团队间交流的机会,有效建立建筑施工人员的沟通渠道,为质量监督工作提供基础。充分结合工程实际工作与监督工作,明确团队职责,保证团队之间通力合作的同时,各司其职,避免因质量问题出现造成团队之间的纠纷。
        (四)提升建筑施工人员能力
        建筑工程中人员能力素质也是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有效开展的关键,主要体现在房屋建筑施工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升。施工人员方面,通过加强定期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应包含施工安全、施工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意识。监督管理人员方面,可通过聘请监督管理专业管理团队、设置监督人员专业培训等方式提升监督部门整体水平,可以及时发现并修正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保障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四、结束语
        针对房屋建筑的质量的监督管理应加以足够的重视,科学的质量监督管理能够有效解决建筑施工中规章制度不规范,施工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达标等建筑施工问题,推进房屋建筑工程的良性发展。本文首先提出房屋建筑施工实施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存在改进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存在问题及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为提高相关监督管理工作能力,提升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石艳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并探究有效对策[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3):86.
[2]覃智江.解析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7(4):155~156.
[3]贾滨,封硕,詹欢欢.试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0):18.
[4]刘国晓.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理现状并探究其有效对策[J].信息记录材料,2017(12):42~43.
[5]何向东.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四川水泥,2019(11):183.
[6]戴瑞.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并探究有效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1):3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