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芳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玲珑镇人民政府,山东 招远 265406
摘要:群众文化活动是满足民众对精神文明需求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我国良好的社会精神文明形成的重要基础,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每一位基层文化工作者都要高度重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加大基层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促进力。本文将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
1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大力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当前社会文化工作的重点内容。在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为基层群众打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可以最大程度的推动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由此可见,为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基层群众文化反映了基层群众的呼声,是基层群众对国家发展和富强美好希望的具体体现。当前,我国仍然处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历史阶段,与此同时,加强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以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撑。
我国拥有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传承,其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体现群众之间的和谐。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同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论是歌舞形式、话剧形式还是其他类别的表现形式,其中都承载着基层群众向往和谐文明的美好愿望和基本思想。具有促进和谐特点的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基层群众和谐相处,共同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精神文明,在提高基层群众的凝聚力的同时,实现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
2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问题
首先,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一种以公众为开展对象的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团队的组成通常为社区中的居民,他们专业水平欠缺,导致群众文化团队在引导群众更好地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中无法发挥出专业性指导作用。虽然群众文化活动面向的是基层民众,对文化的要求不算高,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专业性的认知及需求都会逐渐提升,而群众文化团队建设及活动管理必须要通过不断地提升与完善,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建设需求,才能确保群众文化始终保持发展与进步的趋势。
其次,群众文化团队的成员来自社区群众,具有人员特征复杂、身份各异等特征,这对后期的活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成员流动性大的特性,也决定了文化馆等部门在对群众文化团队及活动管理上的难度。因此,团队建设中专业人员及成员专业技术的缺乏的问题、成员复杂且流动性大等特征为群众文化团队建设及活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另外,群众文化在活动上缺乏固定且专业的场地,通常使用社区会场作为活动场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群众文化团队建设水平及活动水平的提升,群众文化开展的价值也得不到充分体现。究其根由,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相关部门对群众文化建设重视度的不足,在资金投入上有所欠缺,既无法保证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对场地的需求,也无法邀请具有专业技术的管理人才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的指导工作。
3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3.1 根据群众实际需求开展文化活动
基层文化群众的实际文化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相关文化活动工作者要在深入了解并掌握基层群众对相关文化活动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将群众在思想上的变化和需求与文化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此来满足基层群众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研究,研究的方向也应该包含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两个部分⑷。并以相关研究结果来制定能够得到群众认可的实际文化活动的开展流程和开展方式,以从根本上满足基层群众对于相关文化活动的实际需求。
而在实际的相关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充分发挥相关文化活动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等领域上的教育作用,并以来有效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除此之外,还应该为基层群众开展有针对性的相关文化活动,要在充分结合各社区、各乡镇、各村组等等方面的社会群众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思想结构及对文化活动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开展相关文化活动。另外,我国与文化活动相关的管理部门也要积极配合相关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工作,要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和统一指挥下,不断创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从精神文化层面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3.2 扩大群众文化建设推广宣传
媒体的本质就是传播和宣传,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要结合媒体特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实现新媒体的传播和宣传,通过在媒体平台上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交流来提升传播的效率和宣传的覆盖范围;要在媒体平台上与公众进行高效互动和解答,有效提升公众平台参与度,从而推动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发展。
一方面,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地缓解当前所存在的文化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群众在媒体平台上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内容;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对于新媒体文化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群众共同参与到文化建设工作当中,有效提升群众文化建设效率。公众参与度是决定媒体平台发展的一个重要武器,当公众参与度越强时,平台群众文化建设的效率就越高,这对于推动文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3 促使群众文化工作“接地气”
群众文化内容的选择,要由群众需求决定。新媒体背景环境下,要提升群众文化建设力度,使文化内容更加贴近群众需求、更加“接地气”。要以新媒体平台为基础,设立地方政府公共平台。可有效运用网络技术,通过开通微信及设立微博公共账号,同时加以传统媒体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公众号的结构设计及内容选取方面,既要精心又要充满创意。在语言上和格式上的构思也要具有创意,活泼的基础上又不失去庄严的风格,由此可吸引更多民众访问平台,进而为群众文化的发展出谋献计。要充分采纳群众建议,注重信息的沟通性、交流性及反馈性;要利用新媒体平台使群众意见及想法向外传播,将群众智慧和文化工作建设进行有机结合。新时代媒体的使用主体为普通民众,广大群众的想法及意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社会实践价值性以及较强的可操作性。这就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直接便利。
3.4 加大投入力度
正如前文所言,资金投入的不足会直接影响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场地的不足及专业人才引进的不足,为群众文化团队建设及活动管理的有效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限制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群众文化团队建设及活动管理中的资金投入,为团队建设的水平提升、活动管理的效果改善奠定资金基础。
良好文化氛围的构建是新时期社会发展与建设首先,除了政府部门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强,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吸引赞助商的方式增加群众文化团队的建设及活动的管理中资金的来源,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更进一步地促进群众文化发展;其次,文化部门还可以通过开展相关公益活动等方式筹集资金,有效解决群众文化在团队建设及活动管理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为群众文化团队建设及活动管理的有效进行奠定资金基础,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及团队的高质量建设做好阵地保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的促进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每一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都要明确基层文化活动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相关性和重要性,积极为基层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以此来不断促进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进程。
参考文献:
[1]刘华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分析[J].戏剧之家,2021(01):197-198.
[2]李静雯.刍议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9):2-3.
[3]侯占红.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7(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