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党军
上海先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上海 200042
摘要:项目监理部监理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监理任务实施的成与败, 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监理企业的信誉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本文就某项目为例结合本人一线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大家交流探讨。
关键词:项目监理部;监理工作;改进提高
1 监理机构建设
1.1稳定专业人员、夯实基础
专业结构合理、稳定的监理队伍是干好现场监理工作的基础。作为监理工作人员,在接到监理任务后,应高度重视,根据所在工程现场实际情况,按照人员配备标准化要求,配备相应专业的监理人员且保证每个已开工工点都有一名专业监理工程师。为了保持人员稳定,也可通过增加现场人员的各方面福利待遇,以此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1.2 注重机构建设。
现场监理机构的建设,需按照企业单位编制的监理标准化实施方案,和监理合同的约定设置。在成立监理组的前提下对其划分要与施工单位工区划分一致,最好一对一监督。每个部室可配备独立的办公室及办公设备,每个部门除负责人外,还配备一名部员协助部门负责人工作。
1.3 准确及时、科学公正的检测手段。
工地试验室是工程质量控制和质量评判的基础数据来源地,是工程建设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能独立开展试验检测活动。除了配备具备相应资质的试验人员,还需要全套的试验仪器设备和检测工具以满足本标段所有试验项目需要为基本要求,所有设备都要定期请当地计量部门进行标定,对不合格仪器及时更换,确保试验数据的真实可靠。所有试验人员需要定期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才能做好原材料、构配件等进场质量检验、验收工作,实现试验检测工作的标准化。
2 监理项目部内部管理
2.1建立标准化管理制度。
在从进场后,监理部需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相关单位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本项目实际编制相应的标准化管理制度。为了使监理基础资料更加规范性、完整、统一,部门可对各类记录、台帐、报表等资料都根据验标统一格式和填报内容,(在定稿前组织全员讨论)做到了内容齐全,数据真实准确,明确了管理责任人,做到每一项台账、记录都有专人收集整理,最后到综合办公室统一归档。?
2.2 学习制度明确责任。
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是培养符合标准的安全质量习惯的前提。对所有编制完成的制度、细则,监理部都应组织全体监理全员讨论、学习、修改完善,并组织考试,直到每位监理人员全部掌握,为在以后的工作中贯彻执行标准奠定基础。
2.3 统一现场控制标准,落实责任,为实现标准化现场管理奠定基础。
(1)明确责任、纪律。
监理部除了制定了上述监理部管理制度和各级监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外,可制定“三坚持、五不”(三坚持即:坚持公正的立场,公平地处理有关各方的争议;坚持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坚持按监理合同的规定向项目管理机构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帮助被监理者完成其担负的建设任务。五不即:不得损害他人名誉;不泄露所监理的工程需保密的事项;不在任何承建商或材料设备供应商中兼职;不擅自接受项目管理机构额外的津贴,也不接受被监理单位的任何津贴,不接受可能导致判断不公的报酬。)的工作纪律条例。全员要始终按照“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执业准则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所赋予的义务和责任开展工作。
(2)规范程序严格执行验收标准。
验收标准、批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作业指导书,是现场施工需要遵循的基本标准;是现场检查验收的基本依据。
监理部可结本工作实际情况,按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在开工前,将现场监理工作进行分解,对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程序进行细化分解后编制监理工序卡控要点,人手一册。使全体监理人员的工作做到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有利于整个项目的协调管理。
(3)严格考核,使制度得到落实。
相关制度、标准在文件修订完成后要真正实现标准化,关键是对制度严格落实。严格考核,使全员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真正把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监理制度全面落到实处是干好工作的关键。
2.4 注重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素质。
监理部要始终把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教育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监理部每年初制订年度培训计划,月初制定月度培训计划;始终按照计划组织开展法律法规、业务技能、验收标准和上级管理办法和文件的培训学习,使全员及时掌握建设单位的管理思路,紧跟建设单位的工作节奏,尽量不出现工作被动局面,另外一定要对新进人员进行安全、业务、消防等知识的培训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开好周例会和月例会,加强日常安全质量警示教育,并学习下一阶段将会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和规范验标,提前做到心中有数。
3 现场监理与过程监控
3.1事前控制是监理工作质量控制的基础,是质量控制目标的前提和保障。
首先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工艺性试验总结的审查,是所有事情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次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设备、构配件等在订货前应向监理申报,经监理部审查后方可订货采购,并且在进场的质量控制中也均要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并由施工单位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并收集相关资料作为监理检查验收凭证;经监理部见证试验和平行检验合格后,方可签署验收文件,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实体。如此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就避免了返工现象的发生,施工单位也乐于接受,减小了监理工作难度,从而确保了工程质量。
3.2过程控制是将安全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控制。
监理人员采取巡视、旁站、见证和平行检验等各种检查、检测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将过程控制具体化、定量化、系统化,形成过程管理工作标准化,是监理人员的工作核心;是能否建成合格工程的关键,除了施工单位要自觉配合外,配备足够数量,技术水平精湛的、协调能力强的监理人员。对每个工序的薄弱环节和质量通病问题重点关注,建立问题库落实责任人,加大整改监督力度,责任人督促并参与施工单位进行整改过程,对整改有疑问的部位,监理部及时进行复查,杜绝整而不改,防止屡改屡犯,久而久之可使施工单位作业人员摒弃陋习,习惯标准。另外对现场安也需要保持高度关注。监理部还需要经常收集路基坍塌下沉、桥梁高空坠落事件、隧道坍塌等事故案例,在周例会上供大家观看,讨论事故原因,分析防控办法,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做到防范于未然。
3.3 合理运用监理手段
(1)监理抽检:监理抽检是源头控制和检验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按照监理规范和投标承诺建立了工地实验室,具备对原材料进行独立抽检能力;编制了相应的实施细则,杜绝以旁站施工单位试验过程代替监理抽检;杜绝监理抽检试验由施工单位代为取样、代为检验、代为养护等违规行为。
(2)监理通知单或指令:监理通知单是制止或纠正施工违规行为,消除质量缺陷、质量隐患的主要措施。监理部对监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隐患或缺陷,要发送监理通知单或指令,进行详细交底;对整改、确认程序要有明确要求,确保每份通知单有明确的整改结果,克服只发单子不问最终结果,从而削弱监理通知单的严肃性的现象。
3.4熟悉并响应建设单位管理要求:部门组织全员及时学习、理解、落实建设单位文件,将建设单位的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等及时分解到过程控制目标中去,分解到各个监理工作阶段和环节中去,让监理人员熟悉建设单位的管理理念,以便于更好的为建设单位服务。
4 建立沟通渠道,与各参建单位沟通与协调
建立与各参建单位沟通渠道的前提是要做好内部沟通工作,亦如加强与建设单位各级部门的沟通;加强与施工单位人员的沟通。这样既可以改善同事之间的关系,在绝大多数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又有利于团队协作,便于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有利于各项监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靳忠财.开展监理工作的程序和步骤[J].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3,(1):63-67.
[2]王春艳,曹勉励,韩聪.论建筑施工安全监理的内容及措施[J].安徽建筑,2013,(1): 15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