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江苏省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的编制——以兴化市临城街道董家村等五村为例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期   作者:武志伟
[导读]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武志伟
        博雅达勘测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摘 要: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村庄规划提出加快推进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善,因地制宜推进村庄规划编制,着力提高村庄规划编制水平,加强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加强村庄规划实施管理,加快形成试点经验。新体系下的村庄规划着重“弹性规划”,着重“刚性管控”,着重“布局优化”,文章以兴化市临城街道董家村等五村为例,探讨了基于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的编制方法。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实用型;控制;整治
        1 引言
        村庄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一部分,是乡村地区进行规划管控的详细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新型村庄规划体现在乡村地区开展建设保护活劢、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实施用途管制、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新型的村庄规划整合了原有村庄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所形成的“多规合一”的法定规划。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和历史文化传承,形成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内容。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编制村庄规划一般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由乡镇或街道政府进行组织编制,并将村庄规划作为乡村地区的法定详细规划,报上一级政府审批。试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指标约束+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
2 实用型村庄规划总体发展研究
2.1 发展策略基础研究
        通过对村庄的地理区位、产业区位、水陆交通条件梳理,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规划范围、期限,分析村庄现有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社会经济体量、产业发展构成、用地现状综合情况、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基础设施条件、建筑风貌特色、村民意愿调查结论。综合得出村庄的优劣势、机遇与挑战。作为制定发展策略的基础。
        解读相关规划,提炼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相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等对规划村庄的指导与要求。
2.2 总体发展目标与定位研究
        基于基础研究成果,对规划区内村庄未来的发展作出总体定位,构建产业体系并进行产业空间引导。
        通过综合增长率法、增长曲线法、比例分配法、时间序列法等建立人口规模预测模型,进行规划人口基础预测,结合非常规增长量,校核水资源承载力得出规划期人口规模预测结果。
        通过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2018年变更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核算研究规划期末规划区的建设用地规模。
        
3. 具体规划情况及经验
3.1空间布局优化
        总体思路以守底线,谋发展,盘用地以及重管控为主线。从限制性要素的控制,到对规划区各片区的发展引导,再到总体用地布局的调整,最后是国土空间用途的管制。


兴化市临城街道董家村等五村在实际规划中,通过整理五类限制性要素,包括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生态公益林、道路交通廊道管控、市政基础设施及廊道管控,汇总形成总体管控引导底图。并通过三调数据进行国土空间基数转换操作,形成国土空间下村庄规划的工作底图。
        谋发展的部分,该村庄规划首先确定了总体的一个发展策略,即分片差异化的发展。并依据发展策略,确定了双轴四区的规划空间结构,作为村庄规划的用地发展骨架。
        盘用地部分先从镇村布局的优化出发,将镇村布局与村控区相结合,最后确定的搬迁撤并村的面积。确定村庄布局后,对规划区的其他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工业用地的腾退,对涉及到省级生态管控区的一些低效工业用地进行复垦或者功能的置换。在落实发展需求用地时,在限制性要素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落实。并确定发展需求,该村规包括拆迁安置,在各行政村设置安置房项目;公服设施包括便民中心、新村部及其他文体设施;其他项目包括景观广场、休闲广场等。在落实了以上的用地之后,形成规划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图,并核算配套的土地用途结构调整表。
        重管控即农业空间的管控,需核算永久基本农田侵占情况,提出永久基本农田补划建议,还需根据相关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确定生态空间管控范围及要求,最后通过建设用地规模、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留白”管控、机动指标管控来确定建设空间管控。根据上述内容综合形成规划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3.2设施布局优化
        公共服务设施参照《江苏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的要求,实行“1+2+9”按需配置的菜单式配置模式,即1个乡村社区生活圈在2个层次(村域和自然村组),9项基本公服配套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发展需求,实现多元、均衡、高品质的配置,打造“10分钟公服圈”。
        道路交通规划通过对外交通、村庄干路、村庄支路、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等方向,在充分尊重现状的前提下分别对现状交通体系进行优化,形成村庄规划中的交通规划部分。
        公用设施规划主要依据上位规划及相关市政专项规划分别对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通信工程、环卫工程等进行设施落位。
        防灾减灾规划则需满足当地相关要求,保证村民的宅基地选址和农房建设须避开自然灾害易发生地区,消防、防洪排涝、抗震等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3.3农村居民点规划
        通过对重点自然村的总平面布局设计、整体规划区的建筑风貌引导、重要节点的乡村景观设计以及完善配套设施的安排,形成农村居民点规划的成果内容。并将近期建设项目制表建库,保障规划的近期落地与实施。
4 结束语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情况复杂,新的村庄规划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结合现实情况,体现上级规划的发展要求。通过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编制村庄规划,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新型管理体系,探索农村地区有效有用的新型村庄规划。完善规划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国家管控系统。
参考文献:
[1] 张京祥,张尚武,段德罡,陈前虎,马向明,史怀昱,赵炜,闾海,赵毅. 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J].城市规划期刊-2020.
[2] https://www.sohu.com/a/311256647_532369 -2019. 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并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等_保护.
[3] https://www.sohu.com/a/316914987_247689. 中共中央 国务院: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促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与农业现代化_开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