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期   作者:吕泽宾
[导读]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日常生活质量有所提升
        吕泽宾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用事业发展公司 230601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日常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对园林绿化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保证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才能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对绿色环保生态社会的环境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整个园林绿化施工中,要加强对质量的控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全面有序开展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工作。从根本上保证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得到合理控制,为人们营造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近两年,我国园林绿化工程发展迅速,也为城市的环境美化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实现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其中施工质量是尤为重要的问题,因此工作人员应正视当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确保园林绿化施工的有效开展。
        1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园林绿化工程是一件长久的事情,因此在施工推进的过程中,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精心的养护以及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整体水平,确保园林工程满足生态园林建设的特殊需求。因此在园林绿化工程推进的过程中,应在了解园林绿化质量特征的基础之上,加强对于工程整体的监理工作,监理工作应当满足绿化工程推进过程中的施工规范以及设计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施工推进的过程中运用合理的质量管理技术以及管理方式,同时应加强对于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要求工作人员充分意识到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制定科学的管理方针。
        2园林绿化施工现状
        在施工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范围较广且位置固定,因此工程设计水质情况、土壤质量、地形气候以及管理制度都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在施工开展的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工程细节,这也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近些年,由于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发展速度较快,因此工作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通过调查发现,当下的施工队伍人员以农民工为主,因此综合素质较低且缺乏专业知识,很多工作者不能够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同时对于施工规范的认识也比较浅薄,这也直接降低了施工质量。由于施工队伍中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因此工作效率低下、组织纪律性差情况十分常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园林绿化施工效率。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养护阶段作为人们容易忽略的环节,对于提高施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含义。当下从事绿化养护行业的工作者并非专业人员,专业知识十分薄弱,不能够科学有效地开展养护工作,这也导致植物的存活率较低且存在病虫害威胁。
        3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3.1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规划和建设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前,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施工前期准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由于园林绿化公司项目的整体施工规模相对比较大,涉及面也比较广,在施工前期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施工方案在编制和具体应用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设计人员应当积极投入整个工作调查,保证设计图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2施工材料
        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想要确保工程质量,就应当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方法以及工艺。如果施工材料不能够达成相应的要求,例如苗木质量以及土壤质量不达标等,就不能够确保最终的工程质量。在园林绿化施工推进的过程中,应当合理控制材料的订购、检查、验收等环节,确保所选择的材料是安全可靠的,例如在项目建设阶段使用的各种原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在绿化阶段使用的花草树木以及相关支架等。


        3.3场地表土土壤问题的妥善处理
        苗木生长与施工场地的表土具有密切联系,为了保证苗木的稳定生长,需要对绿化场地的地表土壤条件进行复原处理,以此来保证成长团粒结构与植物生长土壤条件的一致性。通常情况下团粒结构在整个土壤中应当保持在1~5mm。与此同时,园林绿化工程势必会涉及大量的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会对土壤产生一定的压实影响,因此要对现有的土壤进行处理,为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条件。
        3.4加强苗木种植后的管理
        园林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时,要对苗木在整个生长中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尽可能选择符合现实要求的季节种植,并提前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在种植植物时,应当对碎土和基肥进行搅拌,保证各方面工作得到有序开展。结合苗木生长需求,严格控制浇水量,同时综合分析气候条件带来的影响,这样不仅能保障苗木的健康生长,还能够保证浇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5养护管理
        在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养护管理作为确保工程效果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管理质量仍然是养护工作的关键点,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且设备十分落后,导致养护管理工作没有办法正常合理开展。其次,由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有关苗木生长的相关知识,导致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十分严重的病虫害。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两点问题,管理者应充分意识到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组织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技术以及管理培训,提高团队管理水平,最终保证园林绿化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3.6资源配置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也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想要推动景观建设的立体化发展,工作人员应从实际出发,针对建设过程中的地理环境因素展开充分的考察,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不同区域景观园林建设的特点,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建设,保护自然环境。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垂直化的方式有效运用建设空间,合理优化配置,充分运用绿化资源,最终提高建设质量。
        2.7构建科学合理化的施工管理体系
        园林绿化施工阶段,提前根据施工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体系。结合实际施工现场环境,及时调整管理的方法措施。施工单位与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施工管理的重视力度,不断优化管理理念。按照绿色园林的建设特征,实行综合性、全面性的管理模式。实际管理阶段,监管部门要分派专人检查,第一时间找出和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细微问题,并积极与施工单位沟通,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施工单位也应注重自身内部的管理效率,从实际施工出发,将施工人员与施工任务紧密结合,制定管理目标,明确人员责任,保障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序开展。
        结论
        综上所述,在园林绿化工程推进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景观的美感效应,在施工的过程中充分注重以人为本以及生态原理的科学管理原则,认识人类活动以及自然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手段对园林绿化进行建设,提高整体的科学管理水平,最终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推动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泽宇,陈卓勤.浅谈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现代园艺,2020,43(19):217-219.
        [2]庄丽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及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山西农经,2020(15):112-113.
        [3]马莉.如何有效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花卉,2020(12):59-60.
        [4]李舒娟.风景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探究[J].居舍,2020(12):93.  
        [5]李芳.浅析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施[J].农业与技术,2020,40(2):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