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灭火工程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63
摘要:本文分析了煤矿地质灾害的特点及其预测方法。煤矿灾害是中国最大的地质灾害之一主要原因是采矿期间人类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煤炭资源开采的增加和灾害发生的频率的增加,促使人们更加重视灾害预测的特点和方法。目标是通过详细分析和相关解决办法,创造更好的煤炭开采环境。
关键词:煤矿地质;GIS技术;特征;预测方法;应用分析
前言
煤炭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人为开采煤炭破坏了采矿系统的初始平衡,造成了各种地质灾害,主要是在矿山顶部形成地下水;地面塌陷;气体突出等灾难令人震惊。寻求科学和健全的灾害预测方法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由于地质和采矿条件的变化以及地下水和天然气的不正常运输,预测煤矿的地质风险需要进行系统的风险研究;快速处理元数据:全面分析来自多个来源的信息。这些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好处。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引入为预测煤矿地质灾害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研究方法。
一、煤矿地质灾害现状
在采矿期间,煤矿的地质危害主要表现为滑坡、地表土壤侵蚀、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原因既是人为的,也是自然的。开采煤炭通常需要抽取和排放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和缺水。与此同时,煤的随机沉积不仅造成表面污染,而且使有害的煤元素缓慢渗入地表深处,造成地下水污染。因此,煤矿开采阶段的地质风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程度,必须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二、煤矿地质灾害GIS及遥感预测方法
1.GIS及遥感预测原理
地质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和人为原因造成的。这些灾害包括与地质因素有关的一系列局部灾害,如滑坡、滑坡和泥石流、地面裂缝等。而且煤矿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例如,地面裂缝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经常发生在煤矿中,需要对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有明确的了解。煤矿安全取决于整个矿址的可持续性,因此需要评估和应对煤矿地质灾害的风险。第一,为了预测历史地质灾害的风险,每年对某些不可避免的灾害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并根据土地和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文件评估地质灾害的技术方面。地质灾害按不同程度分类,然后根据区域内的相似性和差异,根据地质形成和发展条件划分煤炭地区。具体而言,煤矿地质灾害预测有两个主要方面;首先是确定煤矿地质风险的程度,即预测煤矿的地质风险,这是规划煤矿开采的重要基础;二是地质灾害发生前的预测,主要是短期预测和基于实地情况的预警。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预测技术有助于准确预测这两级煤矿的地质风险。其中,遥感技术主要用于研究矿区的地质条件,特别是利用遥感技术对矿区的地质、地理和作业条件进行综合研究同时,对矿区图像进行遥感解释有助于更好地界定诸如矿区水文地质等相关信息,包括地貌单位的类型;断层结构的性质、形状和分布;地表水;洞穴、地表水和废丘的分布。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使组织和管理空间数据及其属性更加有效和科学。此外,地理信息系统可用于综合分析来自不同来源的信息。煤矿的地质风险是多方面的、多方面的和长期的,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将地质灾害的相关影响因素保存在一个专题信息层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综合分析,为预测煤矿地质灾害提供了机会。
2.GIS及遥感技术预测过程
断裂构造。地质构造,特别是断层,是影响煤基突触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能对地下水的稳定性产生破坏性影响;不同含水层的水是相互关联的;当断层破裂时,很容易引起三维水回收工程的出现。卡斯尔斯。石灰岩含水层很有可能断裂、断裂或破裂,为岩溶水域提供了很好的储存空间。
在开采过程中,岩溶水源一旦与断裂带或断裂带接触,就会连接起来,导致水渗入。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岩溶发育直接影响断水的风险;防水层。屏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底板的突破。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底板爆破工作表面的隔震层厚度一般不超过50米,其中大部分小于40米,这也证实了隔震层厚度对底板爆破一致性的影响。
水压太大。当含水层顶部岩层为隔热层时,煤层底板受封闭水的静力作用。在开采过程中,如果岩石中出现结构性或导电断裂,封闭水将沿断层延伸至相当深的深度,直至采煤工作面。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水压可以降低到表面,而在其他情况下,水压直接关系到底板破裂的可能性。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向矿底板软质含水层漏水的现象,给整个矿底板造成安全问题。它还取决于岩溶发育,这种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有助于将水从非突如其来转变为突水。
三、GIS技术以及遥感技术在煤矿地质灾害中的预测方法分析
1.处理GIS图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供图形处理功能。通过此功能,可以向工人展示煤炭生产区的图像,使图像更加直观。同时,根据三维结构图的左空间变化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利用这些数据预测煤矿的地质风险。数据库中。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要求建立一个广泛的数据库,其中包括与煤矿地质生产有关的数据和资料。地理信息系统将利用这些信息和数据预测煤矿的地质风险。同时,如果存在安全风险,可以根据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组织救援行动。远程预测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有两个主要功能:远程预测。首先,它降低了施工现场预报系统的故障频率,同时提高了煤矿地质灾害预报的准确性。第二,综管信息系统的远程预测功能可确保及时报告问题,并通过这方面的专门知识和分析,改进综管信息系统预测系统并提高其可靠性。动态预测方法。动态预测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方面非常有用。在整个煤炭生产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模拟动态的煤炭生产情景,从而能够对地质条件进行实时研究,从而预测煤矿的地质风险。这种办法从根本上可以防止煤矿的地质灾害。
2.GIS遥感预测的作用分析
第一,在减少和预防煤矿地质灾害的同时,也有可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第二,在煤矿已经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可以分析这些灾害并查明其主要原因,以防止这类问题再次发生。煤矿的地质灾害比常见的地质灾害更频繁,对人类构成更大的威胁,更好的预测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并使用更先进的设备来了解煤矿地质构造,这将大大促进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的准确性。天然气开发等问题在煤矿地质灾害中很常见,但如果在施工期间发生这些问题,可能会造成因特网接入问题。因此,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应更加重视气体排放和地下水。一旦获得数据,就必须及时分析和比较数据,查明数据中的潜在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
结束语
研究表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有助于迅速预测煤矿的地质灾害,作出准确预测和及时决策。地质灾害预测的准确性取决于对风险的理解以及合理选择和量化因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预测煤矿的地质灾害,可以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生产建设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建华,陈佩佩,郑世书,等.遥感、GIS技术在煤矿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J].遥感信息,1999(2):19~21.
[2]张大顺,郑世书,等.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在煤矿水害预测中的应用.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
[3]杨显华,孙小飞,黄洁,等.青海木里煤矿区荒漠化的驱动因素及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8,29(1).
[4]殷翔,李葛,穆琳.3S数字采集系统在西安市长安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中的应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8(2).
[5]佚名.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洪水淹没状况分析——以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8,38(5).
[6]李怀远,谢华亮,韩志远,等.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港口岸线资源动态监管系统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18(07):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