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洁
常州市气象局 江苏 常州 213300
摘要:新时期我国气象部门对于防雷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我国气象部门相关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下,我国的防雷管理工作成绩取得了显著的提升。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防雷技术层出不穷,原有的防雷管理工作已不能满足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着重分析了在新形势下开展防雷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防雷;管理工作
雷击是自然界中一种正常的大气反应,雷电带来的自然灾害会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更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建筑物损坏、火灾、爆炸等事故。雷电灾害危害明显。雷电灾害是国际公认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加强防雷管理,采用新技术,强化防雷模式,降低雷击频率,才能有效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新形势下开展防雷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雷电管理防治设备落后
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重视了防雷管理,并意识到了雷电灾害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不可逆的影响,同时也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开发的新技术,与新型防雷技术相比,以前的防雷设备相对落后,不能满足防雷管理服务的需要。与此同时,在防雷管理新技术方面的研究也很少,主要的科研经费大多被用于防雷监测方面,这就造成了防雷管理中的一些问题。
(二)人们对防雷的重视度不高
从防雷管理的历程来看,人们对防雷管理认识程度普遍提高,但仍有部分企业、单位和个人对防雷管理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低,对雷害往往存在侥幸心理,这给防雷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与此同时,为了提高防雷管理的质量,一些企业应该在例会或培训期间,加强对员工的防雷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防雷意识。但也有部分企业对防雷管理工作缺乏认识,对防雷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防雷意识淡薄。
二、新时期开展防雷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健全防雷的法律法规
我国的防雷管理工作以依法行政为原则,雷电灾害具有危险性,在防雷管理工作中,必须依法开展工作,避免因采取不规范的防雷措施而影响工作质量。为此,应结合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建立完善的防雷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使管理人员能依法防雷,按规定办事,不仅能有效地防雷,提高防雷安全管理水平,而且能为防雷者提供安全保障,规范防雷者的行为,保障防雷者的生命安全。各种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建设,能够在防雷管理工作中发挥辅助作用。所以,在提高防雷管理水平的过程中,要建立相应的防雷管理制度,深入研究法律法规,结合防雷管理的实际情况,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构建科学、全面、 系统的防雷管理制度,从而提高防雷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加强防雷宣传工作
加强防雷安全宣传教育,普及防雷减灾知识,增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防雷减灾意识;要把防雷安全宣传工作放在首位,把防雷安全管理纳入政府的考核目标,促进防雷减灾思想观念的普及,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借助于新媒体、传统媒体,向各级领导干部普及防雷减灾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雷击灾害的危害,及时发布雷击灾害分析报告,提高公众对防雷减灾管理的认识。
与此同时,引导企业在培训、会议、防雷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推广防雷管理模式,并建立相应的防雷防护设备,增强企业的防雷责任意识,进而提高防雷管理水平。宣传防雷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雷意识,发挥社会力量,对防雷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防雷管理工作要将防雷行政许可纳入政府的行政服务中心,做到防雷建设、规划、审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同步进行,做好防雷评估工作,并根据雷情评估报告建设防雷工程,坚持防雷工程与防雷建设同步施工,从源头上把握防雷安全,提高防雷管理的质量。
(三)规范防雷管理工作
对防雷管理工作模式进行严格的规范,切实履行防雷安全监管职能,有利于提高防雷管理工作质量。一是实现管理结构专业化模式;设置专门的防雷管理部门,由专门负责人负责防雷管理工作,既能促进防雷管理体系的实施,又能规范员工的防雷管理行为。与此同时,要建立防雷站,开展防雷科研活动,鼓励防雷管理人员从事防雷研究工作,研究开发新的防雷管理技术,并要有创新意识,取代以往的防雷检测设备,及时向防雷管理工作中引进新技术,提高防雷管理水平。二是规范防雷行政审批;要求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防雷管理工作中,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法定程序,开展防雷行政许可工作,规范审批程序,提高防雷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三是实现防雷综合治理的常态化。防雷管理工作中,将防雷综合治理工作内容贯穿于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之中,针对规范、防雷管理工作流程、防雷装置检测机构管理、防雷装置检测能力建设等重点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增强了防雷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另外,还应针对防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技术力量薄弱、服务不规范等问题,提出要求,并举办研讨会,通过讨论的形式,鼓励与会人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改善这些问题。
(四)增强防雷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
作为减灾主体的防雷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防雷实践能力,而且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知识引导减灾实践,规范减灾实践模式,从而更好地为减灾工作服务。时代性的发展,要求防雷管理人员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防雷管理模式,采用新技术,并能有效地探测雷击事故,及时预防雷击事故,避免雷击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较大隐患,减少损失,从而提高防雷管理水平。为此,要提高防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气象部门要根据防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结合当前的防雷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构建防雷管理培训方案,使防雷管理人员在培训中有所收获,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好地运用新技术为防雷管理工作服务。二是防雷管理人员要有学习意识,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强工作能力;比如: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防雷管理人员要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借助微课、慕课等形式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三是聘请专业人员为防雷管理工作服务,在薪酬上给予一定的满足,增强其工作热情,建立一支优秀的防雷管理队伍,从而使人们过上健康的生活。
三、总结
总之,雷电灾害是一种自然气象灾害,它会给人们的生活、财产和生命带来极大的危害。为此,应加强防雷管理工作,找出防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范防雷管理人员的防雷行为,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从而提高防雷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金小岚. 新形势下开展防雷管理工作的思考[J]. 农村科学实验, 2020, 622(02):25-26.
[2] 陈晓海. 新形势下开展防雷管理工作的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10):123,125.
[3] 田守丽、王旭、何玉洁. 加强非煤矿山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723(25):86-87.
作者简介:郭洁(1980年5月—?)女?,汉族,?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