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关系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36期   作者:张永波1,赵吉福2
[导读] 电子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时期逐渐表现为同一化、内在化的特点。
        张永波1,赵吉福2
        身份证号码:37068119830604****  济南大唐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2.身份证号码:37132619811025****   济南大唐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电子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时期逐渐表现为同一化、内在化的特点。换言之,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结构性基础,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质量具有关键影响,而人工智能作为电子信息工程表现形式之一,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也有非常强的引领作用,可作为电子信息工程在新时代的发展信号,为其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和内在的发展驱动力。基于此,本文针对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地探讨,希望可为广大从业技术人员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关系分析
        引言
人工智能其实并非真的“智能”,与人脑相比,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能力相当于人类幼儿的水平。但必须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的“智能”其实主要表现在数据处理方面,无论是数据的及时处理,还是依据输入的具体指令,对未知参数进行预测和判断,均是人工智能的独有“能力”。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础技术,构成了人工智能的底层架构,此类技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比较成熟,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更多地依赖于软件工程,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机械化比较突出的人工智能载体,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要求依旧比较高。
        1、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的内涵分析
人工智能技术这个词语与“AI”似乎联系非常紧密,很多人也确实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即为AI技术。但实际上,从本质内涵角度的分析,“AI”只是人工智能技术英文名称的缩写,其确实可在一定程度上描绘出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特点,但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内容并非仅仅此般。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其可算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从此角度分析,计算机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其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包含关系,内在的发展趋势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人工智能技术与视觉识别技术、高速计算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等技术深度链接,这也是此项技术“智能”的主要体现之一。电子信息工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主要着眼于处理各类信息数据。期间,还会包含各类软件以及硬件的开发,此类内容均是电子信息工程的内容,而此类软件或者硬件也是人工智能技术载体的基本构成单元。由此可见,从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的内涵分析,可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为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的共同“产物”,互为表里,并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其技术发展和创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另外,从技术硬件层面考察,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的基础硬件也比较相似,很多信号处理设备、数据计算硬件以及传感器等具有一定的通用特性。
        2、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的关系分析
2.1技术应用目标具有同一性
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的技术应用具有同一性,此同一性主要表现在技术实现的底层架构以及技术应用的目标和方向方面。从技术实现的底层架构角度考察,无论是人工智能技术还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其均以计算机技术作为技术实现的底层架构,高速的运算和高效的信息识别也依赖于计算机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换言之,正是由于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人工智能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也逐渐加快,甚至出现了“阿尔法围棋大战人类围棋选手”的局面。从技术实现的目标角度分析,现阶段,高速的移动数据网络和超高速的无线传输网络为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其内部的技术应用和相应的技术优化和革新质量也将伴随5G技术、WIFI—6传输技术等技术的应用逐渐提高。

同时,在此基础上,无论是人工智能技术还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均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和更为有效的资源,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节奏。例如“盒马生鲜”等无人售货超市的出现,不仅提高了货物的出货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们外出购物的时间。而此项技术的实现,一方面依赖于高效的电子信息技术,进而可对货物以及顾客信息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存储;另一方面依赖于人工智能技术,进而可对货物以及顾客信息进行精准识别。由此可看出,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也具有技术应用方面的同一性。
2.2电子信息工程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基础条件
电子信息工程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技术实现的方式也比较复杂,往往需要软件和硬件的密切配合。从比较基础的电路知识考察,电子信息工程还需应用到电子技术、信号传输技术、系统建构技术、计算机控制原理以及通信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的“集大成者”,人工智能的水平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水平。从技术的发展角度分析,电子信息工程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基础条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过程离不开高速的数据计算处理技术,无论是“围棋AI”还是“医疗AI”,均依赖于大量的数据学习。换言之,若要使此类技术载体智能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技术进行自我“学习”,例如“围棋AI”每深度学习一次的费用高达300万美元。这就要求在“学习”时,相关的电子信心工程技术应“过硬”,避免对人工智能的学习过程产生影响。另外,现阶段,在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时,技术人员也会着重考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要求,在软件和硬件等层面,将电子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配合起来,促使技术的发展同步起来,也使技术的发展具有更好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2.3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制约条件类似
技术的发展具有不可测性,发展边界也未可知。但从技术发展过程分析,结合现阶段人类的信息技术,对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还是可以做出一些预测和判断的。简而言之,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制约条件类似,即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计算机计算能力的需求并不高,即使是运行大型单机游戏或者进行超高清视频的渲染和剪辑,现在的显卡或者CPU也可满足相应的需求,而且具有一定的技术保有量。但在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时,应用的芯片或者处理技术与常规处理技术不同,其计算能力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具备较好的实时计算和渲染能力。在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时,技术人员可依据工程发展的需要,合理选择技术的实现形式,但在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面前,当下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其实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技术缺陷,再加之各类仿制品的干扰,整体的市场环境不容乐观。若要解决此类问题,除了规范市场法律法规之外,技术人员还应大力发展计算机技术,创造创新计算技术,强化计算能力,增加技术专利,提高技术应用的专一性,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信息工程的发展趋势,也可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结束语
总之,文本在分析了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的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的关系,主要包括技术应用目标具有同一性、电子信息工程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基础条件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制约条件类似。希望广大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可正确认识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之前的关系,并以此关系为基础,创造创新技术应用形式和应用办法,提高技术应用效能,发展更高效、更合理,更具现代化技术特性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参考文献:
[1]刘星.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关系探讨[J].南方农机,2020,51(24):153+194.
[2]孙小亮.电子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研究[J].决策探索(中),2020(06):90.
[3]陈丽.探析电子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关系[J].时代农机,2020,47(02):53+55.
[4]蔡胜良,刘敏.探析电子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关系[J].科技风,2020(04):90.
[5]梁赵,任叶容,付航,谢仁杰.电子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关系探析[J].南方农机,2019,50(02):232.
[6]张笑然.电子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关系探析[J].电子世界,2018(03):68+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