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政伟
四川威玻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省内江市641000
摘要:在企业生产运行当中,设备是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保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是维持企业正常生产运行的必要条件。企业设备管理也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作用是保证设备技术状态正常,维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或更换成本,保证正常的生产运行。但是在当前很多企业设备管理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需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应对,使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为企业正常生产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企业;设备管理;生产运行;作用;对策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在企业生产运行当中,设备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设备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目前,企业设备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企业设备管理对于企业也生产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都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设备管理在生产运行中的作用必须要充分认识,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存在的问题,使企业设备管理效果更为理想。
一、企业设备管理在生产运行中的作用
在企业的生产运行当中,企业设备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现代化生产基础设备来说,其管理使用及维护情况,对于企业生产水平、经济效益等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1]。在企业现代化生产中,设备是最为重要的基础保障,设备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能源消耗、产品质量、生产能力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企业现有设备加强管理,有重点、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强化维修管理,充分提高企业设备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对企业生产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设备管理的问题和不足
(一)意识积极性不足
企业设备管理需要管理人员、保养人员、操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但是当前企业中相关人员的意识和积极性有所不足,在工作中怕脏怕累,没有充分认识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另外,设备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环境较差,但薪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无法充分激励和提升工作积极性,因而难以充分发挥设备管理工作能效。此外有由于重视程度不足,在资金投入方面也有所欠缺,很多设备老旧、年久失修,运行状态和运行效率不佳[2]。很多管理人员都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才会维修,没有做到事前控制。
(二)知识和技能较低
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很多新设备的应用,对于提高企业生产运行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设备更新较快,设备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没有相应更新,因而在一些设备故障的识别和处理上可能面临较大的困难,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下,只能联系厂家派人维修,大大影响了企业生产运行效率,也导致设备维护维修成本增加。设备管理人员不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因而无法实现对新设备的有效管理,导致设备经常发生故障问题。
(三)协调沟通不到位
在企业设备管理中,需要设备使用人员、设备检修人员、设备管理人员的通力合作,才能高效的处理设备故障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同工作岗位人员之间没有做到良好的协调沟通。企业在设备管理制度方面也有所欠缺,无法为人员协调沟通提供有效的保证。尤其是在一些大型设备的管理方面,设备的拥有方、使用方、维保检修方均不属于同一个部门,在工作中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不能做到高效配合,进而造成重复工作或浪费成本的现象,甚至还可能相互推诿或产生其它不和谐因素。
三、企业设备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设备管理认识
企业要充分宣传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企业全员的设备管理认识,在企业中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体制,提升全体员工对设备管理的认识和了解。各级领导应积极和基层单位管理人员沟通,对设备情况随时了解。也要和基层员工积极沟通,提高员工参与设备管理的意识。通过有效方式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对设备管理自觉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进而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设备管理环境,保证设备管理人员提高认识,为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奠定基础。
(二)提高人员技能水平
要根据企业设备更新情况,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技能水平。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要确保设备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与设备更新同步。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强化设备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技术,同时可在设备建造安装中让设备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形成设备学习、培训、演练、检验一体化。还可与设备供应商建立合作,由供应商指派设备专家到企业实地培训,指导设备管理人员如何正确使用、维护、保养设备,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使用寿命延长,降低设备运行及维护成本[3]。
(三)有效协调相关工作
对员工之间的相关工作要有效协调,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设备检修、保养、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不同岗位员工之间建立设备管理体系链。以管理为检修保养提供导向,以保养为检修管理提供基础,以检修为保养管理提供保障。实现管理、保养、检修三者之间的实时沟通和有效协作,共同为设备良好运行提供保障。检修人员有效协调,准确定位故障位置,按期完成检修任务;保养人员及时沟通,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和安全;管理人员定期查看,为设备管理开展情况提供指导。
(四)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良好的企业设备管理需要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依据,因此企业需要加强设备管理制度建设,形成常规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设备管理体系,为设备良好运行提供保障,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企业生产运行效益。对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及管理规范,将设备日常运行、维护保养、检查检修等内容详细纳入,明确各个环节和具体办法,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等。可采取定岗、定人、定机的模式,对管理信息准确记录,使设备管理得到规范。
(五)大力投入管理资金
企业设备管理需要充足的管理资金做保障,因此需要大力投入管理资金。在设备管理中,要充分认识到设备技术复杂化、新旧交叉化、种类多元化等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资金投入,结合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例如对老机型的设备,配件种类齐全、价格较低,可适当减少投入;对老旧机型,应一次性备齐配件或及时更新;对高技术含量设备,由于保养维护费用较高,因此可适当增加投入。在设备管理中遵循多修少换的原则,注重设备本身检修保养,杜绝盲目更换设备的情况。
四、结论
企业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对于企业生产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能够使企业按时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针对当前企业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改进,在人员、技术、制度、投入等方面,都要提高重视,不断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为企业生产运行提供更大保障。
参考文献:
[1]潘红.机械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在化工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化工管理,2017,31(34):155-155.
[2]曲祎.石油化工企业仪表自动化设备的故障预防与维护[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13(2):37-38.
[3]司伶俐.浅谈煤炭企业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20(9):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