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宇军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海南项目部 海南省昌江县 573700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各项企业发展迅速,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成为企业管理者极为头疼的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深化有效运行,论文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发现,以及整改的方法和技巧、整改的深度和广度,整改对体系深化的推进等,供相关方参考。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问题;整改
引言
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度和严谨性对于企业工作的质量起到直观性的影响。要想使企业分析的效率有效增强,降低工作失误现象的出现率,使得工作水平的增强得到有力的保障,就要不断地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使其合理性和适用性被持续地提升。如此才能够使工作的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得企业的竞争水平得到切实的增强。
1问题的发现
“整改”问题的发现,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来源于企业的科研生产现场,二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文件和记录。科研生产现场的问题主要是企业管理不规范,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如:科研、生产、试验、检验条件不满足本企业产品的基本要求;缺少关键科研、生产、试验、检验设备;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的完好性未达标;工艺员编制的生产工艺流程与实际需要的生产流程有偏差;生产现场各种区域状态标识不清楚或不明确(下料区、待检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及废品隔离区);这些区域内的物品有的台账不全,有遗漏;仓库物资管理品名与数量不一致;生产现场的环境不达标,有多余物等。管理文件和记录主要存在文实不一致、文文不一致的问题。如:仓库管理制度要求电子元器件存储在有温湿度控制的条件下,可是该库房并没有空调,也没有配置干燥仪和除湿仪,更没有温湿度记录台账;另外,制度不具有可操作性,如:员工培训制度规定,每季度进行一次全体员工的安全和质量教育,并没有规定季度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也没有规定教育的具体内容(安全和质量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更没有明确由谁来主持,谁来讲课。一个季度过去了,该项制度并未执行。还有普遍存在的记录与制度的规定不一致的情况,以及记录与技术文件的规定不一致的情况,等等。
2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问题的整改措施
2.1制定各部门的产品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质量方针的具体化,也是判断质量管理活动的重要标准。只有实现了质量目标,才能充分说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有效性。因为质量目标的重要性,在制定产品质量目标时就应当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首先产品质量目标制定的标准不能过高,企业部门在完成产品质量目标无望时,会使得企业部门产生惰化思想,不利于调动员工生产的积极性。如果质量目标定得过低,部门员工轻易完成了质量目标,就会使得企业丧失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因此,在部门质量目标制定过程中,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目标,并且引入目标管理,将质量目标的考核机制与绩效考核相关联,与员工和部门的物质奖励挂钩,充分激发员工完成质量目标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2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互联网普及和物联网渐次盛行的时代,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效果。由于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涉及企业多个方面,如果仅依赖于人工作业,成本较高且效率相对较低,通过采用信息化手段,可规避过于依赖人工的现象。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要完全依赖各种软件,毕竟各种自动化工具只是提供了更为丰富和翔实的数据,有效分析数据背后的动因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改善建议才是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的着力点。
2.3强化质量管理职责的分配和实施
部门要将质量管理体系里的所有的要素间的联系进行很好的处理,要实现所有要素的精准的定位,将所有的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合理分配,精准落实。要想达到此目的,就要求管理工作者优先充分了解到其在质量管理体系里所扮演的相应的角色,清晰认识到其所负责的内容,增强工作责任感。还有就是要增强管理者和所有的分管等级部门间的人员的交流力度,这样有助于进行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效的监管,若是发现不足,就要马上进行汇报,尽早进行交流,有助于尽早的发现和制定处理问题合理的方案。
2.4明确企业质量方针和目标
质量目标是指企业在质量方面为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方面的承诺和追求的目标。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ISO09001质量要求建立,根据企业员工内部发展规模和实际情况细化各个部门以及个人质量管理工作,明确做好各部门员工的岗位职责。并根据小微企业实际发展状况制定文件内容来有效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和责任。此外,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还应当旨在关注客户需求,在创建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强化客户需求,将客户需求转化为企业生产标准,并不断调整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反映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以便更好地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2.5组织培训,提高认知能力
管理者要带头培训。培训是制度贯彻的重要环节,管理者是制度贯彻的领导,有些企业有制度,但不能贯彻执行,归根结底是管理者对制度并不知情,因此常常出现“说外行话”或偏离制度(规定的流程)的现象,不能不说这是企业的一种悲哀。因此管理者一定要带头培训,学在前头。已有企业规定了管理者学习制度的好办法,即:新制度出台后要求管理者在一个月内写出心得,对老制度,要求管理者每两个月选学一篇,写出体会。企业制度不仅与管理者密切相关,也涉及企业相关部门和员工,他们也必须是知情者,否则,员工就成了“无头苍蝇”,打乱仗。实践证明,员工多数忙于完成本职工作,很少有人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主动学习企业的制度。人们常说质量关系全员,这从广义上说是对的,但不是每个质量管理文件都涉及全员。因此有的放矢的培训才是有效培训。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的重点是熟悉和掌握《产品研制工作程序》和《产品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质量管理人员培训的重点是熟悉和掌握《产品质量保证大纲》和《产品检验验收规范》的相关内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责任制订培训计划,合理安排时间,选聘合格的教师,组织好培训工作。培训活动也要与绩效挂钩。企业制度在企业中发布了、培训了,就如同内部法律,人人都要无条件执行。任何相关人员,违反企业制度,给企业造成损失,都要按绩效考核的规定,对其实施经济或行政处罚。只有坚决执行制度,才能提高员工对培训学习的自觉性和遵守制度的意识,才能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结语
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复杂和庞大的特征,所涉及到的内容十分丰富,要实现其创建就要企业的所有的工作人员一同参加。在创建的最初阶段,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会步入一段瓶颈期,然而,只要是将其突破质量管理工作的质量就会实现极大的提升。所以,在现实的管理期间,一定要将各个部门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增强人员的责任感,使所有工作者都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质量管理体系的顺利运作得到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黄佳欣.如何有效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J].科技视界,2019(03):161-162.
[2]赵团结,刘全山.关于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9,(21):44-47+60.
[3]阮社楼.浅析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汽车世界,2019(07):145.
[4]黄周.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有效性的思路和做法[J].大众标准化,2020(1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