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营管理改革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36期   作者:田刚卫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建筑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田刚卫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建筑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水利管理经营方面也在不断前进和改善,因此,对我国现阶段水利的经营管理方面也有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民生发展,也关系到水利工程能够使用的年限。水利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善我国财政投入不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我国水利工程能够更加平稳发展。虽然我国水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目前在经营管理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制约了我国水利的发展也造成一定的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浪费。本文主要对我国水利经营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经营管理如何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水利 经营管理 现状 建议        
        一、引言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水利,水利的发展离不开经营管理。因此,水利经营管理的水平高低也直接影响到水利单位的发展前景和改革,也关系到水资源如何进行有效分配,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最大化。水利工程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福利,但是在我国目前财政中,对水利的支持和投入还是略显不足。面对这样的情况只有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地进行水利经营管理,才能够保障水利稳定发展以及稳定现有的职工团队,最终促进我国水利的可持续性发展。只是,现阶段我国水利经营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影响和阻碍了我国水利的发展,所以,要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科学的、完善的经营管理模式,才能够保障水利经营管理有序发展。        
二、水利经营管理现状
1.养护水平低
         一直以来我国很多水利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奉行管养一体,大部分水利经费都是用来养人,这样就会导致工程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做维护,造成大量的水利工程老化得不到维护,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1]。虽然近年来我国已经加大了对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投入,也进行了工程除险加固工作,但是始终没有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经营管理体系,这也造成了水利工程的养护水平一直无法提高的原因。        
    2.资产性质不明
         我国目前大部分水利工程都没有进行明确的性质界定,导致水利工程的资产性质不明确,不利于我国水利发展。水利工程普遍都具有综合性等多方面特点,既具有公益性方面的功能,又可以独立进行经营开发,这是我国目前水利工程资产所具有的特点,也因为没有对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做一个明确的划分,慢慢就形成了水利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对整个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发展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同时也不利于水资源方面的管理和分配,不能对我国水利的发展作出共享之余还制约了水利的发展。        
        3.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我国水利单位在管理上面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一套的管理体系,所以,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因为没有明确的经营管理机制,导致很多水利单位将政府机关的运行和管理体制直接照搬过来,具有非常强的行政化性质,也因为管理体制不合适造成管理上非常混乱。在人事管理方面,大对数人才都是通过局机关进行的,也有靠人脉关系进来的,在人事的选拔上具有非常强的指令性和指向性。收支实行自主分配是水利单位经费的主要来源。因为在管理上采用的是相对比较传统旧式的管理模式,造成人员的权力没有明确的分配导致工作没有积极性,做得好做得不好也不会下岗,没有后顾之忧,对于这样的管理制度没有形成监督和问责,企业的产权制度相对落后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造成企业资产闲置,企业缺乏竞争力,使得水利单位本身的公益性特点无法发挥作用,没有对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严重制约了我国水利经济的发展。

        
        4.运行机制不灵活
         目前我国水利单位对供水方面没有形成一个标准的定价机制,导致供水价格管理方面相对比较混乱无序,水价不能完全按照水利企业的成本和市场的需求来进行浮动调整,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对水价调整进行管理。最终就不能最大化发挥水价在水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在水利单位的内部管理机制上面,传统的经营管理机制和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制度落后且不完善。尤其在人事选拔、淘汰以及收入分配方面,没有合理的管理机制作为支撑,无法调动起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        
         三、水利经营管理建议
         1.评估资产        
        对我国当前水利工程项目的数量进行粗略的统计,不难发现这些工程项目的数量十分可观,但是,由于相关的产权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得这些国有资产的管理难以统一,甚至是造成不必要的流失。为了进一步地推进水利工程项目的产业化,使这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获得有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实现对这些工程的保值和增值,需要对这些项目资产进行严格的评估,对于回收资金进行严格管理,由各地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部门牵头,对水利工程设施进行认真的资产评估,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2]。        
        2.完善机制        
        在当前,我国不断深入进行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水利工程的改革也应加紧进行,对现有的经营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充分发挥良好运行机制的优越性,不断深化机制的运行过程,使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更大的发挥。可以采取:组建用水合作组织,让专业的人士对水利工程设施进行管理;通过承包方式,以合同的形式将工程的经营管理权委托出去;引入租赁模式,承租人按照合同,按期缴纳租金;通过股份合作等等。        
         3.实施养护分离措施
         水利单位要相应对自身体制进行改革,精简自身的管理部门,撤销不必要存在的机构,对单位人员编制严格管控,在人才的选拔上要根据单位实际的用人标准来实行,并且对人员要进行定期考核,对在职人员的工作做一个总体评价,加大岗位竞争力实行竞争上岗,才能够给水利单位的整体工作提升效率。另外,水利单位要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对体制做出改变实现政企分离,进一步完善岗位工资,以工资为主作为推动制度改革的基础,逐步完善和建立起一整套管理体制,不仅提高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也提升了水利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        
         4.推进体制改革进程
         为了进一步推动水利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就要从单位的内部管理机制着手改革。理清产权关系、转变管理理念,从而实现对内部管理机制和产权制度的改革。同时,在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时也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监管,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对投资风险加强管控,对资金流动安全起到很好的监管作用。并且,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财务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引入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才,建立完善的水利单位人才库,从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来推动水利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结语        
        水利经营管理是一个既复杂又关系民生的事业,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所造成的,要提升水利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就要与时俱进地进行体制改革,引进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总结管理经验,才能够充分解决我国目前水利单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我国水利行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坚.水利工程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型的策略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45-46.
[2]姚景辉,刘海涛,李丽娟.关于小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改革地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4):17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