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刚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材料设备工程分公司 四川成都 61173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安全管理直接影响工程建筑安全操作与质量效益。安全管理涉及内容较多,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此次研究联合资料文件,开展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调查研究,基于建筑安全管理意义的角度出发,讨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希望可以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维护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重要性;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设工程促进了我国经济整体经济发展,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并且随着当前建筑行业的数量以及规模不断提升,建筑经济市场的竞争力愈加激烈,要想在经济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要在质量、投入成本以及工期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尤其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好,才能促进建设单位可持续发展。有效落实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能使得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同时也能为建设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这样才能为建设企业单位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减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通过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安全管理,能够进一步规范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注重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近年来,通过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能够发现施工现场的很多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能够避免的。主要是因为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高,尽管设置了监督管理部门,但是这些部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对此就需要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机制,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规范施工技术人员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减少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不必要经济损失。
1.2提升施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21世纪以来,我国建筑领域迅猛向前发展,建筑工程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着激烈竞争,企业要想在市场当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获得良好的发展,就需要从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诸多角度入手,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一个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的建筑企业,能够得到社会和建设单位的认可。对此就要求施工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施工现场安全体系建设,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以此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优化策略
2.1加大安全投入力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建筑行业不断向前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和体量日趋增大,为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越来越多的建筑单位逐渐认识到安全生产和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所以在项目工程建造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管理方面资金的有效投入,这样能够确保整个项目在施工各个环节的安全。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施工现场环境恶劣,施工程序不合理的现状,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一方面应该做好施工现场各种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按照施工要求,设计方案的相关要求,以及机械设备的使用需求,定期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进行妥善的保养和管理,并配置机械保养管理的专业费用。另一方面应该做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系统、高处作业系统、交叉作业防护的准备工作,配置完善的资金。另外还应该确保有充足的资金用于购买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维护保养、应急演练、应急培训。
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教育和安全风险评价,开展安全风险评估监管等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及时整改。另外要为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配备和更新劳动防护用品费用。加强安全施工宣传教育,明确安全操作规程,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安全警示标牌、安全警示标语,对现场进行综合性的治理,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2.2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与落实
在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基坑、地下室深度、地质资料等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土石方边坡的稳定性;针对脚手架、吊篮、安全网、洞口等,制定人员坠落的技术防范措施;针对外用电梯、井架、塔吊等垂直运输机具的拉结要求,制定倒塌防范措施。除此之外,安全措施主要分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减少安全事故损失的技术措施。其中,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消除危险源、危险物质、隔离、故障一安全设计、减少故障和失误等。减少安全事故损失的技术措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故扩大,避免引起二次事故发生,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如隔离、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避难与救援等。
2.3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建筑工程能否顺利进行,所以,建设工程单位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养。建筑工程单位可以让管理人员通过观看相关安全视频、模拟练习,以及邀请专家的方法,来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并更新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观念。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引导设计人员对现场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这样一来,就能让管理人员能准确抓住施工过程中安全关键点。另外,工程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各岗位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记录,并进行考核。管理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多与设计人员进行交流,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进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例如在施工正是开始以前,建筑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分包工程的要求,明确各个部门的安全责任,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使得工程设计方案、人员配置、到施工材料购置以及技术交底等工作环节能做好衔接,以保证施工安全为前提,在工期范围竣工。
2.4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对于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制度同样重要,制度的完善性与管理效果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如果制度出现漏洞,安全管理工作必然会受到直接影响。基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企业方面需要大力的制定管理制度,保证其完善性,通过此种方式,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企业要利用制度对整个建筑生产过程进行强力的约束,尽可能规避建筑生产风险,保证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首先,企业需要制定应急管理制度,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进行预估,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发生风险的时候严格按照方案执行,把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另外,制度在制定完成以后,必须要得到有效的执行,制度的执行情况会关系到了建筑生产的效果,如果制度制定完成而不能有效执行,就失去了管理的意义。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需要采用责任制的方式对人员进行管控,每一名工作人员都需要为自己的工作内容承担责任,发现渎职人员或因为操作不规范而引发事故的情况,要对相应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充分发挥出制度的作用,消除人员侥幸心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稳定进行。
结束语
总之,项目的质量安全是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形成的,任何一个环节的遗漏都有可能产生质量安全风险。因此,在施工和生产的整个过程中要注意质量控制和严格要求项目部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纠正,记录在案,形成人人负责、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的良好风气,良好的工作习惯。用良好的工作质量保证项目质量,达到建设高质量项目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玲.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J].居舍,2020(13):129.
[2]孙丛.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J].居舍,2020(11):188.
[3]郝嘉伟.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