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3714 02 1990 1012 ****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据重要地位,影响着整体的工程施工质量,同时也决定了施工进度能否有效开展。因此,有必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施工技术的改进,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顺利开展。文章主要针对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课题进行分析,做出了相应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改进;发展
引言
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方面的要求也同样如此,不仅要满足人们对于功能的要求,还需要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审美要求,因此,这就给工程管理在工程建设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此外,不断扩大的工程建设规模也推动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建筑单位要想既满足人们的建筑高要求,又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席之位,就需要在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上找到突破的方法。
1创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安全性需要,还要满足舒适性需要。同时,现代居民也越来越注重环保,对建筑部分的环保度越来越重视。国家层面也重视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需要建筑企业具有科学发展观,能够实现持续发展。既要求建筑企业建设高品质建筑,又要求建筑企业节约资源,注重环保。这就使得建筑行业需要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是创新发展的关键部分。目前,建筑业是我国第二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支柱产业。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尤为必要,有利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提高,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科学技术含量,符合我国提出的科技兴国战略。同时,个性化建筑物的需求正在增加,创新施工技术对于各种项目的建设要求都能达到,提高生产效益,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2建筑工程项目开工阶段常用的施工技术
2.1混凝土技术
当代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多数都需要用到混凝土技术,混凝土的浇筑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旦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上出现问题,必定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最终建设质量,必须加强这一施工环节的控制。一方面,应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与建设要求,选择最适用的混凝土类型;另一方面,在施工正式开始前应对混凝土进行科学配比,确保其各项指标能满足应用要求。此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各个操作环节的管控,以免出现操作失误问题,为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2.2地基施工技术
不论哪一类型的工程项目,地基结构都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内容,并且还可以确保工程项目的总体品质。通常状况下,建筑工程项目在开工阶段中,都可能会因为施工场地环境差,而妨碍到照常开工。因此,在工程项目正式开展之前,建筑企业一定要委派专人对工程场地进行调研,而后参照最终的调研结果,选用最适宜的地基施工技术。譬如,倘若工程项目为软土地基结构,那么在施工中,场地工人务必要选用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参照场地勘测结果、搜集的数据资料,对软土地基结构做出换填处理以及加固处理,以此增强软土地基结构的稳固能力,为保障建设物的品质做好铺垫。
2.3混合结构工程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还涉及混合工程技术的应用,该技术在近几年来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同时技术优化程度相对显著,因此其应用范围越发广泛。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对于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已趋于成熟,我国对于该技术的运用仍与之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运用的混合结构多是由混凝土与钢筋共同组合而成的混合结构,这一结构的应用优势同样显著,可基本满足当下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达到施工质量的基本标准。
虽说如此,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求逐步提高,同时工程结构逐渐繁杂,仍旧采用以往的单一混合结构,必将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的建设需要,所以,应当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构建完整且系统化的混合结构,使得工程技术的运用更加科学、更为合理。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措施
3.1加强现代化施工技术的管理
现代社会的科技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在创新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时,还需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利用信息化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提高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建筑行业的融合、发展,推动着施工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可以有效地利用通信技术将施工项目的有关信息管理融合成系统进行管理,将办公的管理子系统结合施工的技术形成项目管理的子系统,细化建筑工程中的具体项目作业,有效提升施工的管理水平。
3.2完善管控机制,规范管控条例
在当前的一部分施工项目之中,经常会出现管控机制不完善,管控条例不规范的问题,对各项技术以及现场的管控形成了严重干扰,在这种形势一下,建设项目的施工品质也会受到比较显著的影响。因此,建设企业务必要对这一点予以注重,在项目正式开启施工作业之前,对整个项目做出全面的调研,并以此为根基,制订出完善的管控机制以及条例。另外,还应当对每一条管控条例的可实施行实行论证,一旦察觉出与现实不相符的问题,应当马上修正,与此同时,在管控机制之中还应该落实责任人监管模式,即将建设项目施工活动中的每一项技术以及各项现场作业的管控内容,都委派专门的管理人员来完成,从而通过精细化的管控模式,来保证建设项目的施工顺畅度。
3.3创新和优化施工技术
3.3.1环保技术
在创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创新施工技术,改变传统的施工理念,加入环保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制定和实施绿色环保方案,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减少使用传统的能源资源消耗技术是绿色改造的前提,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对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是其关键所在。通过绿色改造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善建筑空间的空气质量,实现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符合绿色工程的要求,给广大群众一个健康、优质、环保的居住环境。
3.3.2新型预应力技术的创新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时运用的效果主要呈现三个方面:其一工程结构,其二跨度较大的土木工程,其三则是在混凝土施工时的运用。在实际施工时,因为需要使用施工材料,如混凝土、沙土,在完成其相应的比例配置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大多数施工现场都使用钢筋保证混凝土建筑的稳定性,但需要注意的是钢筋要一定的张力,才能确保混凝土付着于截面上,传统的预应力技术需要可以让混凝土与钢筋粘粘,但由于受到钢筋张力的影响,使得粘黏效果较弱。但新的预应力技术则可以有效的提升钢筋的张力,让混凝土在与钢筋之间粘黏时,摩擦力减少,这样混凝土浇筑的效果才能呈现。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创新还能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顺利进行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进程。在进行创新改革的过程中,建筑企业不仅要顺应社会经济市场发展的趋势,还需要满足各方的施工要求,同时,施工领导或是管理员要用创新的管理意识来培养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这样才能促进建筑施工单位得到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究[J].砖瓦世界,2020(18):15.
[2]李茜.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要点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6):152-153.
[3]刘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09):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