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下水自动监测站的维护与管理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36期   作者:陈金徐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自然资源尤其是水资源的使用也越来越迫切,

        陈金徐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文山分局 云南 文山 663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自然资源尤其是水资源的使用也越来越迫切,加强对地下水监测和维护的体系建设,可以解决目前我国地下水使用存在的一些问题,推进我国目前的地下水质管理与维护安全绿色地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地下水;监测;维护;管理
一、引言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工业产业和民生行业也在不断蓬勃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资源,其中以水资源的消耗和使用为主,造成了水位、水质、水温的质量下降,水资源中地下水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形式,因此要保护和节约地下水,从对地下水的监测管理上入手,建设监测站,提高地下水监测站的自动化水平和维护水平,安全有效地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保护,推进我国淡水质量监测的不断完善和地下水质量的保障体系,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
二、我国地下水的保护现状及问题
        目前全球的水资源保护都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总量和人均用量都十分短缺。我国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水资源就不能满足整体国民的用水需求,水荒问题一直持续,之后我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蔓延到了全国,给生产生活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并且我国因为水资源浪费造成的问题也有不少,给居民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这其中地下水常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对我国的人民生产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强地下水的保护和建立起相应的自动监测管理体系制度迫在眉睫。[1]
三、地下水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
        我国的地下水监测是构成对我国水资源管理及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尤其是对于地下水的管理和监测中,通过地下水的监测随时掌握地下水的流动情况和变化趋势,同时通过这一监测过程可以为评价地下水的水资源发展情况以及如何进行开发利用及保护打下基础,提供保护我国水资源的理论和数据依据,这些工作都是在地下水监测中为了适应国家水资源保护的政策而产生的,在新世纪以来,加强我国水资源建设和保护工作,落实环境监测的具体工作内容,不断创新保护形式,自动监测站也发展成为一套完整有依据的监测体系结构,给我国的地下水保护提供了解决方法。
        目前我国的地下水保护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下水监测站的工作,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对地下水水质、水位和水温的把控,我国形成了地下水监测站网,覆盖了省、市监测系统,也成立了相关的地下水监测特定机构针对在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以解决和探讨。但是在地下水监测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迫切的问题,比如自动监测站的地点布置不合理、数量较少,对于实地监测汇报项目不够全面、监测设备落后以及监测技术不能满足发展需求等等。在具体的监测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地下水自动监测站监测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地下水监测管理体系处于不断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总体结构由国家的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实施城市地下水监测;国家的水利主管部门实施农村地区的水质、水温、水位监测;而更深层的地下水监测,则是通过地矿机构实施的。通过对地下水分布位置及分布的划分将地下水监测管理的范围逐级进行分配,相关部门对其负责区域的地下水监测进行管理。具体而言,城市地下水的资源使用频率较高,因此应受到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但近年来的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城市用水量也处于飞速增长的状态,部分地区加大了对地下水的使用和开采,造成了地面沉降、水质污染水位下降等问题,这就给城市地下水监测部门带来了更高难度的工作需求,完善地下水监测机制迫在眉睫。
        (二)地下水监测站分布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的地下水监测站处于不断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随着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开发程度提高,就需要布置更加合理的水质监测站点,形成地下水监测网络。

但是部分监测机构的水质监测站不能很好地对地下水的规律进行实时掌握,把握水位上涨下降的规律,就会给监测管理系统的效果造成了极大影响,不利于地下水保护。因此目前最需要的是针对地下水占的布局和建设进行合理规划,避免一系列监测上的漏洞。
        (三)地下水监测站监测技术和能力较弱
        地下水的监测通常情况下是利用井水来进行的,但随着国家针对水资源保护政策的不断提升,这种监测技术手段已不能满足当下对于水质水位、水温的监测精确度要求,甚至监测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在监测手段的发展上,目前还是以人为监测为主要的监测手段,这种方式较为落后、不够智能化,并且监测精确度也不高,不能达到对水质资源的科学监测。最重要的一点是整体的水质监测能力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更加完善,合理的监测数据落后的监测水平和技术必然导致监测分析能力的下降,进而影响国家生态保护环境目标的推行,不利于社会主义生态建设。[2]
四、提升地下水自动监测站维护管理水平措施
        目前的社会发展以及生态保护需求下,为了达到对地下水监测的目的,提升地下水监测能力,就要从提升地下水自动监测站维护管理整体水平的方面进行探究,发展并创新新的维护管理模式。从基本管理体系、技术水平以及维护制度的建设等方面进行尝试,进而提升对于地下水自动监测站维护管理的水平,加强国家对于地下水整体的监测和把控,有利于国家推行更加有效的地下水监测政策。
        (一)加强对地下水自动监测站的管理
        地下水监测的工作水平主要决定于整体监测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否,在对地下水自动监测站的管理上,首先应当从制度上创新并完善管理政策,制定符合社会现实需求的管理制度。比如在对自动监测站的管理上,应当做到各级部门对权力范围内的区域进行相应管辖,将地区性的自动监测站的整体制度进行完善,加强上级部门对于站点的监督和巡查工作,从制度上保证这些自动监测站点能够各司其职,做好相应的工作。同时,管理部门也应及时搜集影像数据监测的数据上报,制定出更加符合经济发展情况的制度,从而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便于国家对于监测站点进行管理维护。
        (二)提高地下水自动监测站的技术水平
        为了达到国家对地下水自动监测管理的不断完善,提高这些自动监测站的维护技术水平是关键。目前对地下水的监测以人工为主,自动监测站的技术水平还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比如缺乏一些自动监测的监测点,传统的地下水监测井已经限制了监测的精确程度,不能科学表现出当地的水质水温及水位数据,因此在自动监测站的选择上,应当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的监测地点并修建专用的地下水监测井;同时对于自动监测展数据分析能力也相应地进行提高,引入较为科学的自动监测管理系统、提升监测技术的水平,满足生态保护等需求,进而提升地下水自动监测站等维护与管理整体水平,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给国家水质监测工作完善和不断提升打下基础。[3]
        (三)加强自动监测站的经费支持
        地下水监测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工作,落实地下水自动监测站的经费需求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将每年的财政需求划入当地政府的财政预算中,根据实际的监测技术要求,结合当地经济水平,设定专门的地下水自动监测维护经费,确保整体监测工作的稳定和正常运行,保证经济的支持。
结论:我国的地下水自动监测水平在未来将会不断提升,加强对于水质、水温、水位三方面的管理监测水平,通过制度、技术以及政策三个方面相应合理的维护与管理,对其监测水平进行提升,保证地下水的监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生态化建设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京,周密,陈鑫,等. 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网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4,6(1):10-13.
[2]刘京,刘廷良,刘允等地表水环境自动监测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环境监测,2017,33(6):1-9.
[3]陈光,刘廷良,刘京,等. 浅谈我国水质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J]中国环境监测,2006,22(1):60-63.
[4]陈梅, 沈晓娟, 杨翠翠. 浅议地下水自动监测站的维护与管理[C]// 水利部, 2015.
[5]王文庆, 朱玲玲, 马书明,等. 浅谈地下水环境自动化监测[J]. 低碳世界, 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