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蓓
苍梧县国土空间规划服务中心 广西省梧州市 543100
摘要:现阶段,空间治理与区域发展问题已经引起全人类的关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面对着新的标准与要求,要想解决区域发展重要矛盾,促进区域发展质量提升,就必须走“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路径,以更好地推动区域发展、社会发展。本文结合实际,主要就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中的现实问题以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管理;面临问题;优化措施
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在推动区域、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起着非常总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以自然资源部为主导的国土空间规划改革,正在建立崭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新时期的国土规划不是简单的土地利用规划,也不是城乡规划,国土规划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生态文明,主要目的是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1】。基于这一背景,下面首先就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做简要分析。
1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1.1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率与人口密度增长率失衡
目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仍在以较快的速度进行,不断扩大城镇规模、发展城镇经济依然是主要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在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这一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城镇地区人口密度有下降趋势,但城镇建成区面积则在不断增加,且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的速度要在一定程度上大于城镇人口密度增加的速度。在面积增加而人口数量下降的情况下,土地粗放利用等问题也就更加严重。而土地粗放利用将直接造成土地利用率下降,造成空间资源时空错配等问题出现。因此在当前背景下要适当改变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的思路以及模式,要进一步提升国土资源利用率,优化我国生态空间格局【2】。
1.2区域发展失衡
受自然地理环境等相关因素制约,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长期存在。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沿海、沿江、沿主要交通线路等地区的人口数量长期处于上升趋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人口密度也在不断增加,而西北、西南、小城市、小乡镇的人口流动性、人口流失率一直较大。这意味着我国当前面临着比较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且未来区域不平衡发展程度可能还会提升。研究与实践证明,要想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就不能盲目消除区域发展界限,不能一味以宏观调控手段来弥补欠发达地区的短板,应当在尊重生态环境客观性的基础上做适当的收缩调整。依据一定的发展规律可知,当城镇化率超过50%后,农村将更有吸引力,更具发展潜力【3】。
1.3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等难保证
安全问题是国土空间发展的底线。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时,要重点考虑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城镇生态环境与经济活动安全等三大问题。我国是淡水资源比较稀缺的国家,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较低。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城市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有超过三分之二的省份存在地下水超采情况。综合各项数据可知,我国在推进国土空间发展的过程中依然面临比较严重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在粮食安全方面,我国虽然国土广阔、地大物博,但是长期不注重农田保护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弃农转业已经导致我国后备资源不够充足。且长期以来不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导致耕地资源受到严重污染与损坏。各方面因素导致我国也面临相对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最后,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失衡,各类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与概率显著提升,然而我国各城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明显不足。
2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尊重自然规律进行政策创新
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该工程内包含诸多要素、多种利益关系以及各类问题。在当前背景下,要以历史为镜,以当前发展形势与未来发展需求为基础,运用先进的知识理论与技术方法创新国土空间规划、空间治理的体系,调整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政策,从而更好地促进国土空间发展。具体来说,面对以往不注重自然环境与资源保护而导致自然灾害频发、人类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情况,新时期的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应当以尊重自然规律为主要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科学规划、有效治理,为人民、社会与国家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时,要以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为主要基调,结合资源环境实际承载能力进行空间开发与利用,认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除此之外,要依据社会与经济规律,结合我国国情,从制度、法律、财政、土地政策等方面入手创新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体系,有效促进国土空间健康发展【4】。
2.2完善管理体系做好权责划分
在规划权发生变更的背景下,中央、地方、相关部委要能就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问题做好权、责、利的划分与明确工作,要从整体上完善整个责任体系,优化管理组织结构,从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具体来说,在新的发展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工作应当在党与中央的领导下,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协调组织地方政府,社会专业部门等共同开展规划管理工作,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具体如,对于全国与省级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可由自然资源部门重点负责,在尊重客观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做好功能定位、城镇规模规划、城镇布局、省域以及全国空间规划工作。在此基础上,还要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对土地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做好对国土空间各级规划的监督执行。而对于城乡规划相关工作,可由地方政府进行关注。地方政府基于当地具体民情对城乡空间开发与利用问题做出科学规划与合理设计,让城乡土地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另外,在推进国土空间健康发展过程中,可将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原土地利用规划的用途管制手段结合起来,在城镇化地区的控详规划管理中引入土地实施政策,切实将控详规划转变为一种政策性的实施规划【5】。
2.3基于实际国情做好保障与维护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我国面临的宏观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水平稳步提升,医疗、教育等体系逐步完善,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市场更具生机与活力等。但与此同时,长期以提高经济实力为目标的发展也为我国积累下了许多问题。如粗放利用、资源过度开发、不健康的开发与利用土地等使我国当前面临的城市发展形势与生态发展形势更加严峻。要想真正推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推动我国城乡各区域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变革国家空间治理体系,从根本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国家的发展奠定稳定基础。具体而言,在日常工作中应当根据国土规划内容、目标等制定相应的管理与维护体系,并通过完善立法、出台政策等措施为国土空间发展提供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关系到社会发展、关系到人民利益。在新的发展时期,应当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与人民发展诉求合理规划与利用国土资源,推动国土空间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岳文泽,吴桐,王田雨,夏皓轩.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挑战与应对[J].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0):2299-2310.
[2]钟镇涛,张鸿辉,洪良,刘耿,罗伟玲.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国土空间底线管控:“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J].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0):2415-2427.
[3]曾丹旦,陈龙.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三区三线”关系探析[J].农家参谋,2020(21):161+222.
[4]王佳佳,荣冬梅.英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经验与启示[J/OL].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11[2020-10-30].https://doi.org/10.19676/j.cnki.1672-6995.000535.
[5]王杰.国土空间规划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机,2020(10):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