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超
黑龙江怀德环保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28
摘要: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废水处理标准被要求以《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执行,医院污水多为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出水COD和SS多存在达不到标准的问题,将医疗废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改造为SBR工艺,改造方式简单,投资费用低,可达标排放。
关键词:医疗废水 生物接触氧化 SBR
1.工程概况
1.1现状概况
XX医院医疗废水中含有一些特殊的污染物,如药物、消毒剂、诊断用剂、洗涤剂,以及大量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虫卵及各种病毒等。
依据生态环境部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技术方案》,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医院开设发热门诊的医院废水,出水指标由《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预处理标准,提高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XX医院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由于出水标准的提高,需要对原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
1.2废水进出水水质指标
2.2原有工艺问题分析
1.生物接触氧化池内无悬浮污泥,仅靠填料上的生物膜对污水进行处理,由于原有填料为弹性填料,在风机曝气大力冲刷下挂膜困难;
2.原有设计生物接触氧化池无隔断为单一池体,容易造成短流;
3.沉淀池有2个泥斗,泥斗坡度低,污泥不易回流,生化池无悬浮污泥;
4.水质水量波动大,设计水量80吨/天,实际水量30吨至70吨每天,如按生物接触氧化池运行,流量小不易控制;
5.医疗污水中多存在消毒剂对生化池易造成冲击。
2.3改造成SBR工艺契机
生物接触氧化池为单一池体,池容大,工艺尺寸7m×3m×3.5m,池型非常契合SBR,能有效避免短流问题。如按SBR池设计,一个周期6小时的话,可设进水1小时,进水时同时曝气,曝气4.5小时,静沉30分钟,排水60分钟。一天4个周期,排水高度0.5m~0.95m,,按10~20吨一个周期运行,一天四个周期,能满足设计水量80吨/天。调节池工艺尺寸4m×4m×3.5m,能存40吨水,足够为SBR存水使用。沉淀池工艺尺寸4m×3m×3.5m,按20吨/小时出水量计算,污泥负荷为1.67m3/(m2*h),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消毒池工艺尺寸5m×2m×3.5m,能满足消毒停留时间1.5小时以上。原有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触摸屏控制系统可通过编程直接替换为SBR时序控制。
2.4改造成SBR工艺优势及改造方法
工艺优势:1.活性污泥法复合生物膜,耐冲击性大大提高。2.改造后能实现接触氧化工艺和SBR工艺两种运行方式切换,SBR池排泥时可按原有生物接触氧化池排泥方式进行排泥,不增加排泥系统。3.出水可控,一旦发现水质异常,可延长工作周期,出水悬浮物少,避免了沉淀池污泥回流不及时导致的污泥上浮跑泥的现象。4.含有弹性填料的SBR池,产泥率低,在悬浮污泥浓度不高的情况下出水即可达标排放。5.易接种活性污泥,改造时间短,能快速恢复生化处理系统,改造方式简单,投资费用低。
改造方法:1.在调节池增加臭氧发生器消毒方式,进行预消毒;2.生化池安装一个滗水器,滗水管道仍利用原有出水堰出水管道。3.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触摸屏控制系统编程替换为SBR时序控制。
3.运行结果
.png)
10号至19号为改造前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出水水质指标,悬浮污泥浓度为0,出水不达标,19号开始进行改造,在生化池投加3吨80%含水率的污泥,投加方式为先排除SBR池部分污水,投加污泥后,将SBR池补到工作液位,此时曝气池为满池原水,此时开始焖爆24小时,为防止生化接触氧化池内填料上挂的膜因水位下降而流失,同时填料由于挂膜重量较大,易造成池体及支架损坏,滗水水位控制在填料架以上。
改造后21号~31号为利用SBR工艺运行指标,出水COD达标排放。出水仅滗水上清液,且有沉淀池作为保障,出水SS可达标排放。
4.结语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医疗废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改造为SBR工艺,能够控制出水COD和SS达到一级B标准,同时调试时间短,改造方式简单,投资费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