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香
贵州聚力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贵州省贵阳市 550000
摘要:纵观建筑行业近百年来的发展,建筑业在快速满足人们住房需求的同时,其工业化模式也推动了建筑业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大幅提高了建筑业生产效率,并逐步得以普及。在全球日益关注环境效益、资源使用效率的当今社会,把建筑业“三化”,即工业化、绿色化、信息化等先进产业成果加以融合,已成为世界各国建筑行业的共识和举措。本文主要以建筑行业当前发展现状为根据,对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行业;技术;发展
一、建筑行业对于未来社会发展的意义
目前,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5%;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7%;全国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8%;全国建筑企业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年均增长6%,进一步巩固了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它关系到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进步。建筑的发展,不仅仅要在技术上寻求突破,最终的目的是为人们带来一个更加舒适、绿色、健康、智能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从而实现人与建筑的和谐共存。我国的建筑业发展呈现出递进式的形态,在当前,我国建筑业到了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因此,明确未来建筑的方向,推动新型建筑的发展,不仅仅是建筑人的责任,更是建筑行业的责任[1]。
建筑是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保障,也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应不断加大对未来建筑行业的投入力度,给予优质的资源,使建筑业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促进未来社会的发展。
二、建筑行业发展现状
2.1 建筑行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快速上升,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资金和良好的市场机遇,2019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248443亿元,同比增长10.02%;到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0840.12亿元,同比下降0.76%,可见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之迅猛。在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建筑水平高、建筑理念新颖的建筑企业纷纷涌现出来。同时,在“高精尖特难”建筑方面我国建筑行业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依靠我国建筑企业独立完成了大量结构复杂、难度极高、施工困难的建筑项目,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建筑行业经成为我国的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型产业的同时,可提供5200 万就业位,曾为大量农村劳动力解决就业,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时期出现的就业问题,切实保障了社会环境的稳定。
2.2 积极扩展海外市场
我国建筑行业在近些年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十分重视国内市场,努力做好国家大型工程项目的施工工作,同时也十分注重海外市场,对海外的项目工程进行抢占和承包。2018年建筑业对外派遣出现明显回升,期末在外劳务人员45.4万人,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建筑企业近年来的海外市场拓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是大格局、大思维、大战略,我国许多建筑业企业“借船出海”、“抱团出海”、“融入当地”、“深耕细作”积极实践并取得很多令人振奋的经验[2]。
2.3 科技研发推动产业进步
我国政府以及建筑企业对建筑方面的研发费用投入也较高,使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不断减少,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独占鳌头,巩固保持超高层房屋建筑、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大体量坝体、超长距离海上大桥、核电站等领域的国际技术领先地位。
科技创新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加大信息化推广力度,应用BIM技术的新开工项目数量增加。甲级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一级以上施工总承包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占企业营业收入比重在“十二五”期末基础上提高1个百分点。目前,BIM 技术及云计算、3D 打印、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也正在推动建筑行业不断进步。
三、建筑行业未来发展战略
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转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建筑物也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转变,未来建筑将具有更科学、智能的技术,拥有感知和管理的能力,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为人类提供服务。
3.1 向全球化、地域化方向转变
全球经济发展基础上,各国之间经济发展沟通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技术发展以及交通工具不断完善、方便的基础上,各国之间的沟通交流越来越频繁,加上在文化上互相交流以及渗透,对建筑风格以及技术等都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建筑行业的建筑风格需要不断革新,结合自身建筑发展要求,积极结合其他国家中的先进设计技术与建筑技术,学习新的建筑工艺,不断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当然最重要的是需要结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以及人们对建筑风格的喜爱程度,在借鉴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真正提升建筑设计的飞跃。???????
3.2 完善标准体系
标准化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而以企业自身的标准体系作为全行业的通用标准,不具备广泛普及性。现行有关标准不完善、尚未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针对此现状,应由政府引导建筑行业相关标准体系。建筑系列标准应该覆盖建筑全过程、全专业、对现行全部标准条文进行汇总、梳理和再编排,同时给出相关标准条文的实施要点、应用说明、对策建议和实施方案,为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提供了重要参考工具。建立完善统一的、完整的设计和验收标准体系,从标准的体系入手、逐步优化相关标准,促进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建立并完善标准化体系,将为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3.3 智能生态化建筑为主体
发展智能建筑,首先应当保证建材的智能性,智能建材不仅可以在建筑结构中发挥出较为突出的作用,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现在有一些智能建筑能够对水汽和热量进行自动控制,从而达到保持建筑内温度和湿度的平衡,这种呼吸功能为建筑极大体现出建筑的智能化。智能生态建筑的建设,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比如声控技术、纳米技术以及自然资源等,只有将这些内容进行充分并有效地整合,才能进一步实现建筑的智能化。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智能建筑可以与信息技术产业加以融合,并借助新型材料,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以及先进的生产工艺等,在现在已有的智能建筑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从而丰富智能化建筑形式,以此满足社会大众的要求。
3.4 生产方式发生变革
??我国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将由传统的生产方式向建筑工业化方式转变。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超过40%,新建建筑执行标准能效要求比“十二五”期末提高20%。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3]。虽然目前建筑工业化因成本和技术稳定性等因素推进缓慢,但建筑工业现代化终将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城市化建设规模在逐年扩大,而建筑行业是影响城市化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而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加追求多样化,对建筑的风格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进一步满足大众的喜好和要求,建筑行业需要对建筑设计进行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刘春.浅谈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J].信息化建设,2016(07):15-16.
[2]现代建筑工程的特点及未来建筑工程发展研究[J].赵怀军.建材与装饰.2016(44).?
[3]常香鸟.关于当前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1):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