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29期   作者:杨光1 李彦霖2
[导读] 智能电网建设是一种具备高新技术的智能化电力网络建设,具有自动化控制技术与通信技术,智能电网有着广泛兼容性、快速治愈性、强优化性、高度集成性等优点。
        杨光1  李彦霖2
        1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天津   300010 ;  2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天津   300400
        摘要:智能电网建设是一种具备高新技术的智能化电力网络建设,具有自动化控制技术与通信技术,智能电网有着广泛兼容性、快速治愈性、强优化性、高度集成性等优点。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智能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电力行业也不例外。当前我国电网建设中仍存在着资源浪费的现象,合理引入智能电网的环保优势,使得电网能够将可再生资源利用起来。智能电网还能够运用其特有的信息智能技术及时发现电网中遇到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将故障自动排除,做到了电力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同时,智能电网能够对自身进行定期的检查修复,确保自身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目前我国有不少地区都进行了智能电网建设,我国智能电网的IP化分组传送网内容主要包含了管理主线与技术主线,由两条主线实现网络调度,以及用电、配电、输送电。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工程;电能
引言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中,智能电网成为中国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因为它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安全性。传统的输电网建设不能完全满足电力资源目前的社会开发需求,因此,电力产业追求更高级的电力工学技术和设备,增加智能电网建设路径,在作业练习中有效地提高可靠性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促进智能电网的平滑结构。
1、智能电网的特征
1.1电网架结构稳定
        由于我国很多地区的地质、地势以及经纬度都有着不同之处,所以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地理原因也会直接关系到智能电网的建设效果与使用情况,地质条件较差或是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智能电网的建设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也难度较大。因此,在我国建设智能电网时,要最大程度地确保电网架结构稳定牢固,确保电网架结构稳固性极高,使智能电网安全运行,避免当地出现断电或其他情况。
1.2节能性更强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电力的使用日益增多,电网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目前我国在电力使用中仍存在着电力严重浪费的现象,而智能电网运用其独特的信息智能化技术进行电力的管理,有效改善电力能源浪费的现象。相比于我国传统的电力供应方式,智能电网的使用更加节约电力资源,对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3自动化水平较高
        相比于传统的电力供应模式,智能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智能电网能够根据自身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自主检测与修复,还能够对故障进行有效的识别和预防。智能电网自动化的先进技术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合理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升了电网应用的效率与质量,电力用户在使用电力资源时更加放心,也促进了我国电力企业的稳步发展。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2.1技术开发水平较低
        目前电力依旧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体,特别是生产、生活方面的用电需求增加,在能源紧缺的时代智能电网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电力工程技术将作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立足于国情通过技术可有效解决我国能源危机,对社会其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实际的意义。但由于我国电力工程技术水平发展较低,导致智能电网在应用过程中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制约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7]。特别是当代提倡绿色环保,所以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也应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将电力能源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才是这项工作得以发展的有效途径。

然而我国电力工程技术较低,造成绿色能源开发水平较低,从而无法实现电力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无法实现智能电网建设的最优水平,影响电力能源的质量。
2.2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在进行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需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完成电力工程的搭建工作。电力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电网建设的主体需拥有专业的素质、过硬的技术水平及专业的能力,才能使工程更顺利的进行。然而,在智能电网建设的工作中无法建立行之有效的技术标准,也无法评价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的高低。特别是智能电网建设需要有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去做支撑,这样才能在应对恶劣天气、恶劣环境因素上承载更高的能力,同时要具备自动化故障及自我调节能力才能完成该项任务的建设。然而在实际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普遍呈现出的承受能力较低、无法应对恶劣的天气及环境,综合水平较弱,影响全国范围电网建设,从而影响电网在经济性、绿色环保等方面的作用。
3、有效地利用电力工程技术
3.1对电力工程技术进行优化
        应用力量工学技术构建智能网格时,相关技术的持续优化是智能网格建设中提升应用水平的重要战略之一。在发展领域广泛使用电力工学技术,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基于智能电网建设的电力质量和电力网运行状态的高标准和要求,进行电力转化技术、战力质量优化技术,有必要加强对灵活性交流输电技术等研究,在各地区智能电网建立的经济性能方面,建立高级电力技术应用研究开发系统,提高电力质量,降低电力网建设成本。实现传统的力量工学技术和先进的电力控制和开发技术的有机组合,并发挥力量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作用。
3.2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持续改善电力技术人员的综合质量,是促进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的另一个有效手段,因此,电力产业相关人员和管理部门要建立电力工学技术组,网络教学学习,要定期组织和实施经验共享、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充分理解当今社会生产和发展中智能网格建设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引导员工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目前,电力技术人员水平的传输技术、发展技术等先进的电力技术也是重点要培育的技术,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电力技术人员技术创新的意识,加强对电网重要性的认知。如今电力网建设的思路越来越明确,中国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从一个阶段向科学、标准化方向推进,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顺利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3.3电源区域的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在电源区域的应用对于智能电网建设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各个设备电源中的应用,提高了设备对电能的利用率,其主要运用在智能电网的电池充电过程中,在充电时使用交流电提高智能电网的充电效率。还可以将电力工程技术运用到各个计算机设备的充电电源中,提高设备的充电效率,电源也是用户频繁接触的区域,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用户在使用电能过程中的用电安全,为用户提供具有可靠性的电力能源。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电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电力技术和智能电网建设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和目标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重视对电力技术的研发以及对智能电网建设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兰泉钦.电力工程安装施工中的技术要点与细节问题研究[J].南方农机,2018(23):243-245.
[2]王彦东.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问题探讨[J].中国高新科技,2019(10):88-90.
[3]关万良.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32):33-34.
[4]郑斯聪.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2):170-171.
[5]彭勇.智能电网工程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J].科技资讯,2020(23):40-41,44.
[6]刘建明.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20(14):139-140,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