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29期   作者:卜令霞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作为国家工业和信息产业重要的能源支撑,架空输电线路同时还是城乡居民生活的电力来源。
        卜令霞
        山东五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诸城科信分公司 山东省 26221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作为国家工业和信息产业重要的能源支撑,架空输电线路同时还是城乡居民生活的电力来源。电力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环节除了要确保施工进度外,对施工质量、工程寿命也有严格的要求。维护输电线路整体的施工质量,有利于输电线路的平稳。但是,输电线路控制是长期、繁琐的流程,有很大的挑战性。因此,本文结合从业经验对输电线路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作了论述,旨在对同行们提供指导。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线路施工
        引言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用电量在不断增长,但是输电线路建设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在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的情况下,相应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出现一系列问题,使施工人员无法充分、有效地控制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从而影响系统的管理结构。输变电线路施工能否有效地进行高质量的管理,已成为行业内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对于输电线路建设项目,不仅要保证其技术结构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而且要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使后续工程项目的整体开发顺利进行。为此,从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和线路管理两个方面,简述了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应用现状,并阐述了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1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概述
        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工作是极为重要的电力工程,该工程的作业有效性取决于高压输电线路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所以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工作至关重要。为了能确保设计方案具有实用价值,在设计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遵循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原则。而且,在设计时应该经过以下几项流程:首先,设计准备。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工作具有任务量大且复杂性高的特点,在设计环节稍有不慎就容易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设计人员必须在制定设计方案前做好调查与分析工作。比如,全面收集施工区域内的气象、地形、降水、地质等自然环境信息和人文环境信息,开展实地勘察与核验工作,为保证设计工作有效性和科学性提供充足依据。其次,草图拟定。设计工作并非一蹴而就,在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方案定稿前必然会经过无数次修改。因此,设计工作中需要先做好草图拟定工作,基于现场实际情况开展图纸和方案修改,便于提高设计有效性。在此环节,应着重考虑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需重点关注防雷、防爆、绝缘等方面的优化设计。最后,施工分析。开展高压输电线路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高压输电线路架设工作提供依据,所以在设计时还需要考虑设计图纸和方案的可操作性。为此,在实践作业环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严格开展施工分析,及时发现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并立即进行修改,并开展全过程管理,为提高设计有效性奠定基础。
        2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2.1现场查勘
        勘测线路沿线的水文、地形条件,了解各杆塔地形是不是符合组立杆塔的基本需求(由于地形条件达不到施工标准,协调难度大,则应当与设计院之间交流,协调对杆塔位置作出调整),从而选择适当的吊装方法,找到相应的紧线、安放点。在此基础上,应查看线路周边地上、地下有无障碍物,尤其石油、天然气管道以及炸药库。除符合国家规程外,还需符合企业制定的各项标准。全线调查杆塔,根据现场的地质环境来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开挖方式,尤其山区线路要不要爆破等,施工队必须获取安监局相关协议)。调查线路沿线的地形与水文条件(杆塔基础,切不可长时间浸泡于水中。被水浸泡后,土壤摩擦系数将会下降,致使基础整体失稳。通常,水利局已记录30年一遇的洪水位)。如果线路横跨河流,尤其通航河流,应当对汛水期、实际的通航能力等进行了解,提出比较乐观的架设方案。观察线路沿线有无交叉跨越,对交叉的电力、通信或是交通道路等,应认真地进行记录,分析搭设跨越架的实际高度与主要型式。对跨越电力线路而言,应考虑停电故障、时间。某些重点电力线路,应当提出停电过渡的合理方案。

针对“三跨”区域的交叉跨越,还应当符合行业的特殊标准。分析线路沿线地区的植被覆盖(如作物)以及跨越房屋,对沿线提供青苗赔偿,同时清除各类障碍物等。
        2.2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
        输电线路基础施工,包括杆塔施工、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以及钢筋混凝土浇筑基础部分施工等诸多环节。由于电力施工工程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容易发生地质下陷、下沉,或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倒塌变形等问题,因此基础施工与电路安全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各地区土质地层差异较大,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于施工方案进行论证之后,优选施工技术,现场施工中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保证施工质量。例如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基础浇筑时,作为输电线路常见的基础技术应用之一,要注意各个施工环节的技术应用均有细致处理要求。如选用钢筋混凝作为基础材料,注意由于上拔力较大,容易对稳固性产生影响的问题;在基石基础施工中,根据设计要求对杆塔周围的岩石要进行现场勘查,如果发生差异性较大的问题,要立即进行设计变更,严实打孔插筋,灌注砂浆以及承台基础部分岩石结构的整体性十分关键;另外还要保证岩石基础开挖不会破坏整体结构,要求尺寸和位置要进行反复核对,例如锚筋的安装,要保证准确无误后再进行固定浇灌。
        2.3架线工程施工技术
        架设输电线路工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工作、架设线路、接线等。输变电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线路设置。(1)放线技术。第一,准备一只耐磨的大直径滑轮,它的直径必须和槽径相匹配。并保证其导电部分不超过5%,目的是减少导线与钢芯铝线的磨损情况。如受损面积超过5%,需切断线路再重新连接,以保证架线工程施工的安全性。(2)跨越架在搭建过程中,电气线路附近或以上,严禁用铁丝捆绑。以竹为盖封盖杆不能重叠,跨度大于8m可制成拱形,防止中间跨架沉降,在较大时用尼龙网或尼龙网覆盖。(3)紧线施工技术。若采用紧线法施工,预先查看施工混凝土强度,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定的施工过程进行施工,以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为了防止塔身发生位移情况,需要临时将塔身对侧导线拉紧,安装过程中控制接地角在45°内。
        2.4导线设计
        在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工作中,导线设计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导线设计合理性将会直接影响输电线路设计合理性。因此,为了提高设计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导线设计前应该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开展全面性信息收集与整合,制定设计表格,明确导线设计要求等。做好准备工作后,设计人员应该以保障设计方案可行性为基础开展工程设计。在此环节,需要分别开展导线的放线设计和连线设计。在放线设计环节,保障导线质量不受损是第一要务,设计时应注意导线放线阶段是否存在分股或线路损坏,以免对导线使用造成干扰。在连线设计环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关注导线连线方式的科学性。比如,合理连接架空导线和压接式耐张线夹。
        结语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中技术的合理应用可节约劳动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规范的施工技术应用和严格的管理措施,不仅提高电力输电线路工程的经济效益,也扩大社会影响力。根据现场施工环境合理使用施工技术,全方位提高输电线路施工质量,今后还应加大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梁玉成,张咏雪.新技术对青年劳动者的影响研究[J].青年探索,2020(04):5-21.
        [2]张恩典.人工智能算法决策对行政法治的挑战及制度因应[J].行政法学研究,2020(04):34-45.
        [3]聂清涛.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20(14):184-185.
        [4]王路.分析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方法[J].装备维修技术,2020(02):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