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处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29期   作者:周晓东
[导读] 变电系统运行状态关系着电力系统运行效能,若变电运行中出现跳闸故障问题,不仅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周晓东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山西省 忻州市 034000
        摘要:变电系统运行状态关系着电力系统运行效能,若变电运行中出现跳闸故障问题,不仅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随着电力行业不断发展,对变电系统运行安全问题也更加重视,深入分析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类型及成因,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技术,解决变电运行跳闸故障,逐渐成为一项紧迫工作,围绕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及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对于电力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变电运行;跳闸故障;线路性跳闸
引言
        在电网规模日益庞大的今天,变电运行更加受到关注,直接关系到供电安全与稳定,而面对复杂的变配电设备,跳闸故障的研判及处置有更高难度,要求供电企业重视设备运维队伍建设,切实提高跳闸故障处理技术水平,创造更多的安全效益。
1 变电运行跳闸故障的概述
        变电运行情况关系着整个电力系统运行安全问题,但在变电运行中,变电器设备容易受自身故障和外力因素的影响,产生跳闸故障问题。一般情况下,为了维护供电系统正常运行,会对短路电流开启继电保护,而变电运行中的跳闸故障会导致变电设备自行断开电路,使相关设备受到损坏,不仅增加了电力系统运行风险因素,还会造成严重的电力运行安全事故。加强变电运行跳闸故障原因分析和处理,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问题。①有利于提高变电器的使用性能,延长变电器的使用寿命。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是影响变电系统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做好跳闸故障检测分析工作,在容易发生跳闸故障的关键部位,加强安全风险防范,将跳闸故障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避免电力设备性能受到损坏,降低设备维修成本;②有利于维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减少安全事故问题发生。变电系统运行中,因局部紧急情况引起主变开关跳闸故障和线路问题跳闸故障,出现电流短路情况,使变电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导致变电系统运行中断,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问题。因此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技术,控制变电系统运行效能,可以保障变电系统稳定运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2 变电运行跳闸故障分析
        2.1 设备因素导致的跳闸故障
        尽管我国变配电设备有了很大发展,然而在偏远落后地区,老旧供电设备依然在用,存在严重的老化问题。这些配电设备有着更高的故障跳闸几率,频发性故障有高压避雷器烧坏、熔丝熔断等。由于近几年农村用电负荷明显上涨,而线路改造却没有跟上,使得线路面临线径不足、绝缘老化等状况,极易因过载或放电而发生线路跳闸事故。
        2.2 日常维护工作未落实
        科学的维护与保养能够及时发现变电运行中线路的异常情况,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规避跳闸故障的出现。但是,由于电力系统维养工作复杂、维养工作范围大,尤其是很多处于荒郊野岭的变电站,维养工作落实存在极大困难,导致诸多线路长时间得不到养护。此外,电力系统对于日常维养工作缺少明确的标准与要求,导致维养工作无法发挥作用。
        2.3 线路出线断路器拒动引起上级断路器动作
        现场运行中,断路器拒动通常是由于电气回路或操作机构发生故障。电气回路故障常表现为控制回路熔断器熔断、跳闸回路元件(控制开关触点、操作机构辅助触点、跳闸回路等)接触不良、液压(气动)机构压力闭锁、密度继电器闭锁、跳闸回路断线或跳闸线圈烧坏等。操作机构故障常包含跳闸铁芯动作冲击力不足、触头焊接卡死或机械卡滞、传动部分故障等。


3 跳闸故障处理技术分析
        3.1 跳闸故障的判断
        若出现设备跳闸情况,须在第一时间由责任部门展开调查,通过分析保护信息、故障录波并结合天气、施工等情况,对变电故障的性质及原因作出基本的研判。在保护动作信息中能够提供较多有用信息,如线路速断跳闸时故障点多处于线路近端位置。若线路故障发生时天气状况较佳,那么有较大可能是外力因素。对于变压器故障来说,瓦斯保护动作则可确定故障就在变压器本体,若是后备过流保护动作,则多是相邻设备越级跳闸所制。当然,跳闸故障的最终判断还要根据现场调查情况。
        3.2 让相间元件不动作
        220kV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让相间元件不动作,能有效解决220kV线路保护跳闸及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在实际处理中,先进行选相元件计算,该过程中一旦确定选相单元的故障类型,则仅对故障相相关的继电器元件进行计算,这样能有效减少CPU运算量,提高动作速度。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该方式应注重接地故障和相间短路的有效区分,两者的区分方法为判断线路是否有零序电流。这样能避免单相故障情况下,相间元件动作,确保供电稳定性。
        3.3 线路越级跳闸的预防措施
        依据运行经验,发生线路故障引起越级跳闸后,采用如下处置措施进行处理较为高效。采集后台数据并作初步分析。记录故障发生时刻,查阅后台异常信号、遥测数值以及遥信变位信息,检查保护装置动作信息并打印故障录波图。初步分析故障性质、范围,迅速向调度报送故障现象、时间、保护信息并给出总体判断结果。检查现场设备进一步分析故障原因。检查停电设备,初步分析断路器是否正常,断路器至线路出口有无故障。对现场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分析结论汇报调度。确认故障范围并做好隔离措施。设法分开拒跳断路器或其两侧的隔离开关,隔离故障设备,限制故障范围扩大。调整运行方式恢复其余设备运行。根据调度命令及现场运行规程恢复母线及其他无故障线路。若跳闸原因是保护拒动或定值不匹配,可先根据异常信息判断具体线路并将其隔离,逐级送出母线和其他线路。若无法判明是哪条线路,则将所有出线开关改为冷备用状态,根据调度命令将失电母线恢复运行,逐一试送出线,直至查明故障并隔离。
        3.4 优化变电运行跳闸故障处理技术
        在变电运行跳闸故障处理中,要求结合变电系统运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断优化变电运行跳闸故障处理技术,提高跳闸故障处理质量和效率。一方面,主变开关跳闸处理。主变开关跳闸故障主要是由主变压器电源侧母线故障引起的,若电源母线出现短路现象,会使变压器电压及电流传输受到影响,引发变电运行跳闸故障问题。要求安排专业的检测人员定期检查主变开关母线情况,一旦发现开关电源存在故障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增强变电运行跳闸故障处理效果。另一方面,线路跳闸故障处理。变电器线路具有复杂化和分散化等特点,做好变电运行中线路性跳闸故障控制工作,要求加强变电器线路布置管理,在布线过程中避免出现线路交叉、重叠现象。加大对线路老化和线路连接的检查力度,防止因线路接触不良,产生变电运行跳闸故障问题。
结束语
        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处理技术水平对变电系统运行效能有着直接影响,加强跳闸故障预防和处理,能够减少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维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在今后的变电运行跳闸故障处理中,要求抓好跳闸故障处理的结合点,分析跳闸故障发生原因,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注重电力设备运行状态检测,不断优化变电运行跳闸故障处理技术,切实解决跳闸故障问题,保障整个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方鸣,吴刚.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及处理技术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1):256-257.
[2] 曾国海.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分析及处理技术要点[J].机电信息,2017(33):115-116.
[3] 蒲洁.农村地区变电运行中的跳闸故障与处理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19,(17):119,121.
[4] 唐卫波.35 k V输电线路越级跳闸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J].电工技术,2019(15):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