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星仓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山西省 忻州市 034000
摘要:变电站继电保护稳定性直接影响电力供应的质量。因此,相关人员应不断分析,确保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稳定性的技术以及配置,进而提高其稳定性能,减少故障的发生频率,从而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与对策。
关键词: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与对策
引言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用电需求,同时保障人民的用电安全,因此必须要加大继电保护力度。通过落实相应配置方案以及明确故障处理方法,从而有效实现变电站继电保护措施的有效落实,进一步保障线路运输的稳定性,通过及时排查和处理系统故障,做好电力供应,从而确确保变电站稳定运行,促进电力行业的稳步发展。
1分析变电站继电保护稳定的重要性
随着电力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智能变电站也越来越重要,其安全稳定性直接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但在智能变电站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因素影响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作,导致无法进行稳定的供电,甚至无法供电,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不仅如此,还会导致相关设备的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建设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时,需要提高变电站中各种设备运作的稳定性,降低干扰因素的影响。而继电保护装置则可以有效减轻发生故障时对设备以及其他方面造成的影响。当电力系统在运行中,一旦发生故障,智能变电站可以在继电保护设备的保护下发出预警,进而提醒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检修,降低故障损失。若是智能变电站发生相关故障,继电保护设备会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分离电力系统与故障节点,防止故障范围的扩大,降低故障的损伤范围,为智能变电站提供及时、有效的安全保障。
2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需求
在电力生产输送过程中,变电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与电力输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可见,对于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任何问题都需要严肃处理,尤其是继电保护其作为变电站关键组成,其高效长期稳定的运行是电网运行的关键基础。此外,我们还需要明确继电保护的关键作用,明确其保护目的,通过实现选择性,可靠性和灵敏性的提升,来实现对于故障的快速识别,处理,隔离,通过敏锐的故障分析,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保障电网的整体运行[1]。
3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
3.1运行系统老化
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在处于长期运行的时候,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维护力度不够,就会导致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老化,很容易出现系统误动的现象。同时,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的时候,若是报警系统出现失灵的现象,对系统中存在的异常无法及时做出反应,这样就会导致问题不断扩大,最终影响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正常运行,变电站可靠性和稳定性就会随之下降。
3.2抗干扰性能较差
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若是抗干扰性能较差,就会影响变电站的稳定和可靠性,无法保证电网输送处于正常的状态。其实,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性能较差主要是因为没有对弱电系统进行防护处理,很容易受到外来信号的影响。同时,电流和电压之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出现异常[2]。
3.3日常维护力度不够
继电保护运行的稳定性是保证变电站可靠性的关键,因此应当做好日常维护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相对较多,在长期运行期间难免会出现一定的损耗和磨损,这样严重影响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的效果。同时,在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日常检验的时候,没有根据相关规定展开,并且维护不到位,经常存在漏检和错检的现象,这样无法保证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的有效性,为变电站故障的产生,埋下了相应的隐患。
4 110kV变电站运行维护方案
在明确常见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问题以后,需要有针对性的采取运行维护技术,其目的就是保证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的稳定性,保证变电站电力传输的可靠性,避免任何异常现象的产生。那么,主要采取的运行维护技术如下。
4.1就地间隔保护措施
目前的一大趋势是在被保护设备的周围安装继电保护系统,这样的布设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缩减继电保护系统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的实地距离,而且可以降低继电保护系统的安设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实践表明,主后一体化的微机线路能有力保护变压器,所有的设备程序都应按被保护对象的位置、效能进行有效配置,这样才能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设备安全。
就地间隔保护的目标是实现对电力设备系统的就地安设、间隔保护,它通过电缆采样的方式来获取相应的设备运行信息,而后再通过相应的连环闭锁功能有效控制变电站的整体运转效果,最终通过智能网络控制降低变电站故障的发生,有效控制电缆跳闸的发生率。就地间隔的保护措施是不依赖其他外部设备的,具有极强的独立性。就地间隔层保护的实现主要依赖以下三个层面的工作:
(1)电缆跳闸的保护。只有当变电站的电缆跳闸得到可靠保护时,才能实现整体设备运转的速动性与直关性。(2)连锁闭锁功能的实现。只有通过连锁闭环功能,才能让网络技术与智能设备之间实现互动联通,从而实现变电站内部信息的实时。(3)通信系统的构建。只有搭建起系统、完善、全面、可靠的通信系统,才能够让变电站的智能化运转落到实处,让各个区域的信息通信在保持独立的基础上,具有积聚性和可分享性[3]。
4.2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技术
变电站在运行状态下采用的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技术,是保证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关键。继电保护运行维修技术一般由相关保护装置和系统所构成。其中,保护装置包括继电保护装置、报文分析装置、网络交换机等,系统主要是变电站监控系统。在具体应用该技术时,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巡视和管理,确保技术保护功能能够正常发挥[4]。
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应用电子设备创建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运行信息收集和整理,当线路出现故障问题时,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相关维修要根据流程对故障问题进行处理。在处理故障的过程中,系统可以将故障问题通过参数、电子数据等方式存储在网络中,方便维修人员操作。另外,还需要严格根据IEC61850 标准内容,全面检测继电保护装置,并将检测结果记录在网络终端中,维修人员可以利用网络交换机查询相关问题,提升维护的有效性,避免出
现电力系统运行故障。
4.3加强保护运行装置的抗干扰性
做好抗干扰性是保证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常见的抗干扰法为加强弱电系统的保护,并且对运行系统进行完善,硬件根据保护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升级,进而实现良好的保护效果。同时,在加强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性的时候,应当组好干扰途径,这样可以安全、保护防护工作,对不良信号进行隔离,阻止干扰进入弱电系统,确保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的稳定性,降低异常现象的产生[5]。
结束语
继电保护系统其主要目的是判断设备能否正常运行,明确故障区域。而继电器的平稳运行也是实现继电保护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体现。继电器还需要符合灵敏度高,稳定性强,选择性高等特点,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继电保护装置的最终目的是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继电保护装置也要实现对于不同部位的故障分析,进行及时处理,有效隔离。
参考文献
[1]叶磊.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常见故障与对策分析[J].通讯世界,2018(02):244-245.
[2]姜利欣.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常见故障与对策分析[J].电子测试,2015(11):42-43.
[3]梁栋.330kV变电站继电保护常见故障与对策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2):240-241.
[4]顾苏,毛盾,周志诚,周伟.110kV变电站设备安装调试技术(3)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安装技术[J].大众用电,2014,29(06):43-44.
[5] 阿不都加帕尔·阿布都热西提.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