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的发展与创新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29期   作者:宋锐
[导读] 将热能动力工程应用到发电厂锅炉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其运行效率,而且还有助于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宋锐
        青岛安腾源热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 青岛市 266109
        摘要:将热能动力工程应用到发电厂锅炉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其运行效率,而且还有助于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电厂锅炉是指在发电厂中为汽轮机等机械提供定额蒸汽的中大型锅炉。其蒸发系统内介质的循环有自然循环、辅助循环、直流和复合循环 4 种方式。近年来,电厂锅炉在热能动力的实际运用中越来越重要。环保节能成为中国电力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只有不断提高电厂锅炉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损耗与对环境的破坏,才能推动锅炉行业可持续发展,增加电厂的实际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新形势;电厂;锅炉;应用;热能动力;发展与创新
1电厂热能动力生产经营概述
        我国社会与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从我国电力事业的综合发展来看,其自身的整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整体的技术先进程度也在快速提升。在这环境背景下,我国火力发电厂热能动力的整体发展也得到了良好的推动。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燃料热能的特点来进行一定程度的转换,令其能够作为高温增强或是高压动能输送至火力发电厂的热能动力系统,让锅炉、蒸汽炉能够提供良好的热能动力。热能动力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其自身的生产经济效益综合表现会对热能动力的综合模式产生明显的影响,并决定了火力发电厂自身在实施相关项目后的综合质量表现与未来发展前景。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市场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这使得火力电厂自身在热能动力发展与运用能否得到良好的表现,成为其自身占据市场竞争优势地位的关键所在。为此,就要避免在发展火力电厂热能动力的过程中出现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以保障火力电厂热能动力的健康发展与进步,并基于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进行优化,增强热能动力的综合发现效果,为火力电厂带来更加丰厚的经济效益。
2 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的发展的意义
        电厂锅炉加大对热能动力工程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电厂锅炉的普及与推广,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热能动力的发展进程,提升了企业的发电效率。电力锅炉采用全自动化控制技术,维持了能源转化的稳定性,降低了对煤炭等资源的损耗。提前做好风险评估,运用燃烧系统和水汽系统对资源物尽其用,减少浪费。数据表明发电厂对空气的污染严重。重点纳入调查3127 家火电厂中: 有 1824 家独立火电厂,共排放 706. 3 万吨二氧化硫,1. 90 克/千瓦时,氮氧化物 981. 6 万吨,2. 60 克/千瓦时,烟粉尘 144. 2 万吨,0. 4 克/千瓦时; 有 1303 家自备火电厂,共排放二氧化硫 152. 6 万吨,氮氧化物 103. 1 万吨,烟粉尘 34. 1 万吨[1]。因此,通过对热能动力工程的研究,提升机械的使用效率,能够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增加大气湿度,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
3 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中的发展的方向
        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中的发展主要有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体现在风机运作方面。风机是电厂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锅炉的运行过程非常重要的作用。风机在运转时会产生一定的气压,在气压的作用下,会将锅炉外的空气压入到锅炉内,帮助锅炉内的燃料进行燃烧,从而保障锅炉的控制效果。风机可以为电厂锅炉提供热能动力,促进锅炉内燃料的燃烧效果,能够起到节约燃料的目的。在电厂锅炉系统中,风机是极易出现故障的设备,这是由于风机长时间运转导致的,风机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将会加快风机电路老化的速度,造成风机的电荷量增大,因此风机需要做维护工作,从而保障风机能够良好运行。由此可见,风机在热能动力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是电厂锅炉在热能动力学中的发展方向之一; 另一方面体现在风机翼型叶片的仿真方面。

风机的构造极为复杂,为了保障风机的翼型叶片规格能够满足电厂锅炉系统的需要,可以对风机的翼型叶片进行模拟实验,通过建立电厂锅炉系统中风机的仿真模型来确定风机翼型叶片的规格,从而保证空气能够顺利地通过风机叶片进入锅炉内。此外,通过仿真模型还可以得到电厂锅炉风机的叶片曾攻角与分离之间的关系,能够对风机的速度矢量进行有效的模拟,从而提高风机运行的稳定性,以上为电厂锅炉在热能动力学中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4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的创新
4.1技术优化
        在火力发电综合技术环境发展的背景下,其自身的热能动力技术也在不断提升,而这使得火力发电厂自身的经济效益也能够基于对技术的改良与应用,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并在火力发电厂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例如,某厂在针对热能动力装置进行优化的过程中,从火力发电厂电泵变速调节系统的应用、锅炉点火系统中离子点火、少油点火技术等多种传统技术改造出发,令热能动力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综合效率得到了提高,从而基于对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的把控,完成了对火力发电技术的优化。而技术的优化,也带来了火力发电厂经济效益的提升。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火力发电厂运作的过程中,其热能动力系统是长期处于不间断使用的状态,这使得其难免会在运转的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为此,就要在技术优化的过程中,根据设计上的优化与调控,实现火力发电厂热能动力生产经营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而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往往会存在有多种解决方法与技术要求,为了使改良后的相关技术能够实现自身优势的充分发挥,就要结合当前火力发电厂热能动力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判断,以实现对相关方案的最优选择[2]。
4.2 经济意识
        对于热能动力生产而言,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的主要目的是为火力发电厂带来更大的利益。而从现阶段的火力发电厂热能动力生产经营来看,大部分发电厂往往过于注重技术以及生产经营的调控,忽略了技术人员经济意识在火力发电厂热能动力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目前,火力发电厂热能动力方面的技术人才通常并不了解相应的经济学知识,在火力发电厂热能动力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经济问题,技术人员仅能基于最基础、最传统、最普遍的经济思维来解决。但对于热能动力的生产经营而言,其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便是对经济学思维的一种运用。并且对于任何技术而言,其自身的使用是与经济问题密不可分的,而技术与经济所表现出来的关系也通常都是制约与制衡的,这使得先进技术作为一个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保障经济效益的有利方式,其自身有着明确的经济目的。因此,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在进行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其能够基于对经济学知识的运用与了解,令火力发电厂热能动力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使每一项技术的运用都能表现出良好的技术效益。而这就需要火力发电厂定期开展针对技术人员的经济知识教育与培养工作,以此来增强技术人员的经济意识,使火力发电厂热能动力生产经营的综合质量得到保证。
结束语
        电厂锅炉设备采用全自动化的操作模式降低了能源的损耗,在燃烧系统和水汽系统的运作下产生新的能量。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工程中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热能动力的发展与创新为其提供了优质的发展道路,增加了实际的收益值。所以,电厂锅炉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应转换思想、优化电厂锅炉内部结构、提高热能和机械能转化效率,加大对热能动力的学习探究。
参考文献
[1]师绍峰.新形势下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的发展与创新分析[J].科技风,2020(27):7-8.
[2]刘林涛,吴月胜,洪钦,曹云锋.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科技创新[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6):123-124.
[3]张骏铠.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和能源方面的发展[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03):82.
[4]梁健文.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工程中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4):42-43.
[5]黄锋.热能与动力工程在工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02):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