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基建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浅谈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29期   作者:艾翔
[导读] 电网工程质量管理,对保证电网稳定运行,发挥应有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艾翔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  400015
        摘要:电网工程质量管理,对保证电网稳定运行,发挥应有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几方面的质量控制,对其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另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些理念和措施改善建筑质量管理,对解决中小型电网基建工程质量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关键词:电网工程   质量管理   质量体系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电网公司的重点工作都明确要提高电网建设质量,但近两年受安全压力、分包队伍管理等影响,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不大,从质量体系、设计、施工等管理环节,探讨如下:
        一、质量体系还需健全
         在质量管理人员、专业、制度以及环节把控有欠缺,表现在:一是专业欠缺,电力公司作为供电企业,电气专业较强,但缺少土建专业技术人员,工程项目土建部分投资远超电气部分,土建质量管理实质由监理监管。二是环节把控欠缺,电力公司质量管理人员对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重点,认识还不充分,环节把控不准确,影响质量管理工作效果。
        提升措施:一是针对缺少专业人员问题,一方面加强土建专业培训,特别是地方建委培训,另一方面可尝试对投资巨大、结构复杂项目的土建部分效仿政府代建制,委托专业单位履行建管单位的现场土建管理职能;二是针对环节把控欠缺问题,明确对具体质量管理把控环节和监督的责任主体,严肃责任倒查追究,压紧压实监理督导作用、施工主体责任。建管单位重点落实建设程序执行管理、甲供物资质量标准、重要环节质量监管等环节,设计单位重点管控设计深度、方案质量、现场服务等环节,监理单位重点管控到货查验、旁站见证、验收把关等环节,施工单位重点管控按图施工、过程控制、措施落实等环节,质监机构重点管控质量监督检查、质量隐患治理等环节。
        二、设计质量预埋隐患多
        设计单位在质量管理勘察数据不准确、初设深度不够、施设实施性差,表现在:一是勘查数据不准确,基建项目普遍采取勘察、设计一体化招标,勘察部分通常未进行施工图设计(勘察)审查,设计单位内部勘察设计文件的校审和会签制度执行不到位,常出现地勘报告不准确情况,造成设计变更。二是设计质量不合规,设计文件中应分阶段落实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质量通病防治和“标准工艺”以及反措要求应用。

三是设计可实施性差,一方面部分设计单位不注重现场踏勘,忽略新建和利旧线路走廊实施条件,未完成全线踏勘和必要的地勘工作,边界条件核实,建设风险评估,致使后续在设计评审时不满足规范,下阶段设计征求意见时取得颠覆性意见,施工时不具备施工条件,造成重大设计变更、可研复核甚至阻工;二方面忽视利旧设备、材料完好性、匹配性,未经查勘、试验等鉴定流程便草率下结论,在后续设计阶段或施工中才发现设备、材料不满足使用要求,造成重新论证,重新设计,重新 采购、安装严重影响工期;三方面不重视现场反馈意见,对材料选型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的情况,不到现场调查核实坚持已见,认为能够达到设计要求,造成现场返工,施工和建管单位买单。
        提升措施:一是针对勘查数据不准确问题,对勘察外业工作采取见证制度,委托第三方现场旁证确定是否按规范要求完成现场勘察工作并核实工作量,以保证勘察成果真实性;针对形成的勘察报告成果送第三方施工图审查(勘察),出具审查合格证作为设计依据,以保证设计质量,减少变更。勘察见证和施工图审查(勘察)由于量大价少,建议形成框架协议;二是针对设计质量不合规问题,初设阶段除加强设计单位内部质量校审和会签制度外,还要加强初、施设评审,对于违反强条和规范情况,根据审查出的违规性质、条数进行考核。三是针对设计可实施性差问题,严格执行现场踏勘、复勘制度,制定踏勘清单,形成踏勘报告,对于上阶段存疑的设计,不进入下阶段。
        三、建设期质量建管监督不到位
        基建项目施工期间,总承包单位、现场三个项目部和外部质量监督不到位,表现在:
        (一)总承包单位
        一是分包质量管理不可控,对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存在侥幸思想,质量意识不够深刻,不按图施工、不按标准工艺施工、未经验收即进行后续施工等情况,在质量管理上以打插边球形式应对监理、建管单位的管控。总包单位管控不力,发现问题下达整改后,不能及时坚决制止分包单位的违规行为,对现场工作管理表现出闭环工作管理力度和执行力度不够。二是关键人员变化大,招投标阶段施工单位报送的管理人员业绩优秀以取得投标优势,但中标后以各种理由大规模更换,施工单位质量管理资源投入降低;三是三级自检不落实,班组、项目部、公司级专检未按国网输变电工程验收管理办法执行,缩减流程,资料造假,质量管理不可控。
        提升措施:一是针对分包质量管理不可控问题,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坚决按照“四不放过” 原则对相关责任人、分包单位按进行处理,树立正确质量管理意识。 二是针对关键人员随意换问题,严格项目经理更换程序,替换人不得低于原项目经理履历和执业资格并严格审查替换原因,把施工项目经理更换纳入招标的扣分项,并在合同中约定更换的处罚条款;三是针对三级验收不落实问题,施工单位公司级质检部门,固化人员,独立工作,严格履职和对现场的检查力度,“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参加相关验收工作。
        要治理质量管理薄弱环节,需在质量体系完善方面补人员、补专业、补制度,并抓好环节把控;在设计质量方面严格三方审查,加强设计深度;在建设期质量管理方面加强分包管理,各级验收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