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飞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山东潍坊 261041
摘要: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当前我国电网已基本实现调度管理的自动化运行。然而调度自动化系统涉及主站系统、电厂、变电站以及信息通道等多环节的综合管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调度人员的工作量与难度。为保证电网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需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与优化途径。文章将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为切入点,针对电网安全运行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我国对于各种新型技术和设备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这势必消耗大量的电力,从而推动了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但是同时对于电网的运行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相关的管理人员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根据调查发现,电网在日常的运行中需要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协调,然后对各种潜在的危险进行防范,以确保整个电网能够安全和稳定地运行,这就是电网调度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
1、电网调度的安全隐患
1.1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工作人员作为电网安全管理和调度的主体,他们的安全意识十分重要,这主要从他们的工作责任和态度等方面体现出来。很多时候电网的安全事故都是因为技术上的不足或者是不及时的检查管理而出现的。考虑到这一情况,就要定期重复地进行检查与纠错,因为事故的发生本身就存在不确定因素,这也给安全管理和防范也带来了许多的困难。在电网安全运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电网的安全性,如果有所疏忽的话,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但是电网是时时刻刻都在运行的,那么也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岗位上的时候必须无时无刻不在监视,这样一来他们需要每天都重复工作而且耗费大量的体力与时间。
1.2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的电力行业起步虽然相对较晚,但是由于各行业飞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对于电的需求不断扩大,且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现象使我国的电力行业加速发展。但是有很多地区的电网建设还是处于初始阶段。例如,在工作流程上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很多时候员工都是靠着经验来完成的,没有科学依据可言,这样就会给电网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还有就是管理体制不完善,主要的表现是相关单位对于员工的管理不够严格,整体上十分松散。
1.3调度系统的问题
在落实构建电力网络工作时,只有保证调度自动化系统更加完善,才能保证电网建设需要得到全面满足。调动自动化系统本身就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果没有通过详细的排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配合事宜的解决措施,那么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无法保证电网建设需要被全面满足。与此同时,部分工作人员由于缺乏责任心,在完善与升级系统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滞后性,尤其是在修复漏洞时,如果漫不经心,就会给电网结构完善与覆盖面扩展带来严重的阻碍,严重的还会导致防火墙出现问题,致使电脑系统受到损害无法修复。
1.4错误的调度命令
在电力调度工作中,电力调度人员可能会出现发布错误调度命令的情况。比如在工作量比较大,现场的操作任务比较繁重时,忙中出错,就可能出现调度命令拟写错误。也可能因为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比如调度人员没有熟悉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没有深入理解操作规程要求,导致发布错误的调度令。
2、电网调度的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电力调度人员的责任心
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对电网设备安全还是公共安全都有着重要作用。为确保调度管理工作的水平,提高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是重中之重。通过加强对电力调度人员责任心的教育,能够有效避免发布错误命令、误送电、延误送电时间等问题的发生,为电力调度工作打造坚实的基础。为了提升电力调度人员的责任心,必须要让电力调度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强化执行力,提高业务素质及工作能力,确保电力调度人员恪尽职守。同时,要确保工作的落实落细,要求调度人员充分了解所辖电网的运行方式,并且做好事故预想等工作,提前做好行动和心理的两方面准备,保证一旦发生事故能及时采取措施快速、正确处理。
2.2充分发挥自动化系统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调度自动化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自动化调度系统已经成为了目前调度工作最常使用的工具。自动化系统能帮助调度人员做好电力系统调度管理工作,降低人员工作压力并提升反应速度,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很多人员对自动化系统不了解而不喜欢使用它,从而导致很多低级事故的发生。目前,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经过了大量的实验测试和实际使用,已经有了比较全面规范的操作规程,因此要加强对调度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其对自动化系统的认识了解,并能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融入到调度工作当中。调度人员要充分利用自动化系统了解当前电网的运行情况,利用好实时信息,提高对电网的调整速度。
2.3革新电网自动化调动系统的配套设备
为保证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的运行质量,还要对配套设备提出全新要求。由于自动化系统的复杂性与综合性特点,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与各种软硬件以及供电装置配合使用,当产生兼容性问题时会直接影响到供电网络的稳定性。因此,要尽量保证配套设备的综合性,使其能够与自动化调度系统相契合。此外,还要重点对设备的数据采集与记录能力提出要求,在设备管理中要注意电源等方面的管控制度,提前预留出备用装置,这样在配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更换,避免造成更大程度的供电故障影响。因此,在常规的供电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将稳定性作为核心管控目标,应用多种独立供电系统来对多电源线路进行供电,从而降低二者之间的影响与干扰。
2.4完善调度管理制度,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想要保证应急处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能够在问题发生时更为迅速的反应,网络调度工作人员必须注重对调度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与此同时,虽然专用的调度网络能够对电力数据的安全性进行保证,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一些漏洞或问题也无法避免,因此为了保证网络层的运行更为安全,工作人员必须依据实际情况以及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更新,对调度网络进行整改和优化。为保证此项工作能够按部就班的落实,需要配置适宜的调度管理制度,这也是从顶层设计角度来对运行安全问题进行干预的一种方法。操作简单且效果立竿见影,在对管理制度进行配置时,人员与系统管理必须协调一致。
2.5加强工作的计划性
由于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做好在线监测动态管理工作。要根据电网的运行规律以及不同地区对用电的具体需求,建立科学的电力调度计划,避免重复性停电、重复性检修,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降低电量损失,同时要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合理、详细的事故处理方案,提升人员和系统的应急能力。
结束语
电力网络能够为电力调度提供相应的数据平台,这是实现度自动化系统功能的重要保障。在构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时,不仅要对内网建设进行完善和整改,还要在共用网络之间加以区隔,形成安全隔离机制。为实现调度自动化,需要建立专用数据网络系统,并且在系统应用过程中,采取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为电力网络运行安全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光辉.?论新形势下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J].?低碳世界,2014(01):42-43.
[2]龚伟强.?论新形势下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J].?低碳世界,2014(05):55-56.
[3]徐文超.?论新形势下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2016(23):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