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漫谈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1年 第02期   作者:张 晓
[导读] 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体现,学习音乐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学习音乐知识能陶冶情操,而节奏又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学好音乐知识丰富精神生活就必须从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并将音乐节奏教育放在小学音乐教育的首位。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四实验小学 251100
      摘要:当今社会由于生产力不断的解放,物质生活显著提高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提升。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体现,学习音乐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学习音乐知识能陶冶情操,而节奏又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学好音乐知识丰富精神生活就必须从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并将音乐节奏教育放在小学音乐教育的首位。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感;培养;策略

      前言:
     “儿童的音乐教育应当先从节奏教学开始。”这是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过的,从这句话就能感受到音乐节奏是开启音乐知识大门的钥匙,可见培养音乐节奏感对学习音乐知识是多么重要。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积极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本文就肢体语言;多种乐器教学;强化训练;结合实际生活这四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运用肢体语言,感受音乐节奏
      运用形象的肢体语言,直观感受音乐的节奏。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活泼好动喜欢新奇的事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不会喜欢只有老师讲自己一动不动坐着听的单一教学模式,鉴于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讲音乐节奏的时候正好可以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节奏需要让学生用多种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不同的节奏,学生从形象的肢体动作中感受歌曲节奏,这样不仅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还能使学生兴趣高涨活跃课堂气氛,也满足了学生好动的年龄特点。例如,在学习《健康歌》这首歌时,其中有很多表示动作的词汇,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歌词的含义,边唱边用不同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如“左三圈”就“从左转三圈”,“脖子扭扭”就“扭动脖子”,“屁股扭扭”就“晃动屁股”,只要学生的肢体节奏动作一致,表现出来的肢体节奏就会非常有气势还特别震撼,学生在感受音乐节奏带来快乐的同时,很容易把握住歌曲节奏并深刻记忆肢体语言表示的节奏。运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节奏让小学生在动的同时很好的把握歌曲节奏,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的同时使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得到进一步培养。
      二、多种乐器教学,感受音乐节拍
      运用多种乐器教学,让学生感受音乐节拍带来的节奏共鸣。小学音乐教师要想让学生轻松掌握音乐节奏,可以利用小学生对各种音乐器材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了学习热情,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学习老师讲述的节奏知识和如何用乐器打击需要的节奏。教师可以根据乐器种类把学生分组,每一组用乐器演奏一种乐器节奏,每个小组都练习各自的乐器,然后再让每个小组一起合奏,在合奏中感受音乐的节拍。学生使用架子鼓、板钗、响板、铜锣等感到新奇的乐器,巩固之前用肢体语言表现的节奏,教师运用多种乐器教学让学生学会各种乐器的使用和操作,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使学生非常自信的演奏音乐节奏,还能挖掘学生潜在的节奏感,显著提升学生的节奏素养。



      三、强化节奏训练,巩固感知能力
      强化学生对音乐听力的节奏训练,巩固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小学音乐教学的必修课是进行音乐听力训练,强化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非常有助于音乐听力训练,因为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与音乐感悟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达能力是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的。美丽的大自然和实际生活中都拥有最美的节奏,强化节奏训练首先需要聆听感悟大自然和生活中的节奏之美。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清晨的清脆的鸟叫声、下雨时的滴答声、泉水流动的哗哗声、动物奔跑的声音等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用心聆听感知大自然优美的节奏;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音乐节奏,聆听生活中的音乐节奏,可以是用手拍打桌子的声音,可以是两个文具盒拍打的声音,也可以是敲打厨具发出的声音等等。通过聆听这些不同的声音节奏,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音乐听力的节奏训练,丰富了学生对节奏的认知,巩固了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还使学生养成了自主探索发现音乐节奏的习惯,为学好音乐制造了很好的开端。
      四、结合实际生活,提高自主习惯
      结合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音乐节奏,提高自主发现学习音乐节奏的习惯。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想从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就必须走进生活,结合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有充分感知音乐节奏的外在条件,养成自主感知学习音乐节奏的习惯。小学音乐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倾听生活当中播放的节奏感比较好的音乐,因为节奏感的主要依靠听觉获得,听得多了就会自主分析音乐的节奏,感受音乐节奏带来的自信快乐。教师应当适当布置一些容易完成的听音乐作业,让学生从听的音乐中寻找节奏感,有的学生不仅感受到了音乐节奏,甚至还能用肢体语言或者敲击动作展现出听到的音乐节奏,对于这些学生要鼓励表扬,在他们的带动下使其他学生也都积极聆听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节奏。结合实际生活聆听音乐不仅让学生的节奏感得到培养,还能有效缓解学生对学习知识厌烦的情绪,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了学生的音乐情操,精神生活得到丰富。
      结语:
      节奏是音乐动力的源泉,更是音乐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节奏训练是小学生感受音乐知识、体验音乐情感的重要途径,只有把握好音乐的节奏,才能为接下来学习的音乐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手段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节奏感训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学习音乐节奏,使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得到逐步培养,进一步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喜民.讨论小学音乐教学如何提升学生节奏感[J].读与写,2020,17(1):232.
      [2]文敏慧.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节奏感[J].文存阅刊,2020,(20):80.
      [3]赵冉冉.节奏是音乐的脉膊 ——谈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途径[J].文渊(小学版),2020,(1):322-323.
      [4]杨倩.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的途径探讨[J].魅力中国,2020,(16):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