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明
山东建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0
摘要:首先浅述了市政污水处理与回用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如UNITANK污水处理工艺、AAO污水处理工艺以及超滤污水处理工艺等,最后论述了市政污水回用利用技术,如接触限制回用利用技术、污水深度回用技术以及选择性回用技术等。
关键词: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回用利用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市政污水排放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与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创建有所矛盾。对此,合理处理市政污水,将其进行科学的回用,可以极大程度地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避免出现城市用水浪费现象,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市政污水处理与回用的意义
首先,市政污水处理与回用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全球性水资源危机,当前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污水再利用对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性,并根据自身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污水处理和回用的规划,开始发展非传统水源。对此,我国也将经过处理之后的“污水”作为新的水源,发展一水多用水资源利用模式。经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的污水再生利用率如果达到20%,将会解决一半以上全国城市缺水量,由此可见市政污水的处理与回用的重要意义。其次,市政污水的处理和回用可以维护生态平衡。
2市政污水处理工艺
2.1UNITANK污水处理工艺
UNITANK污水处理工艺是在SBR污水处理技术不断优化下而发展的,这种工艺又被称为活性交替污泥处理工艺,该工艺的使用需要有特定的处理池为支持,污水处理池的形状为矩形,数量上需要有三个,并保证是三种不同的矩形,其使用的具体流程为:根据污水处理池的情况,为其设置专门的供氧设施,并在墙上或者是底部通道上进行开洞,保证可以将三个污水处理池进行连接;将负责曝气的污水处理池放在中间,将其余两个放在其两侧,使其可以具有沉淀和曝气的作用,在每个污水处理上都设计专门的污泥和水的排放口;在市政污水处理过程中,保证这三个污水处理池可以进行交互式处理,保证其可以将排水和进水情况进行平衡稳定,从而完成UNITANK污水处理工艺的全过程。该工艺在市政污水处理上应用的优势很大,可以有效控制反应时间,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磷、氮的去除良好,同时其污水的交替式处理可以适用于不同污水的处理上,做到稳定处理。但是,该工艺的系统运行控制管理较复杂且比较适用于较小规模的项目,需要结合工程自身的特点,合理进行选择。
2.2AAO污水处理工艺
AAO污水处理工艺是当前市政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工艺,对氮和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工艺可以划分为厌氧段、缺氧段以及好氧段,各个阶段中都会对污水产生不同的处理效果。其基本流程为:污水与从沉淀池排出的回流污泥同步进入厌氧池,经释磷、氨化后污水进入缺氧池,在缺氧池中反硝化细菌以原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与好氧池末端回流来的消化液中的硝态氮进行反硝化反应,硝态氮被降解后污水流入好氧池,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等均在好氧池进行。在厌氧池中,市政污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会被转化为具有挥发性质的有机酸等低分子物质,该物质容易被生物降解,除磷细菌会将环境中的有机酸类低分子有机物进行吸收,并在细胞内部将其转化为聚β–羟丁酸的形式进行储存;在缺氧池阶段中,污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以及经过混合液回流出现的硝酸盐,会将反硝化细菌进行反硝化作用,使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而好氧池阶段主要是其中的除磷细菌将体内储存的聚β–羟丁酸进行分解,并且种类众多的好氧微生物将污水中剩下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分解,从而在其中获取相应的自身生长的物质。同时,其可以将溶解性磷酸盐吸收,在体内以聚合磷的形式进行储存,硝化氨氮使其可以反应成为硝酸盐。该工艺发展历史较长,是当前较为成熟的市政污水处理工艺。
2.3超滤污水处理工艺
超滤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是利用污水中杂质的物理性质和污水本身的物理性质将其进行筛分,实现液体分离,需要其处于静压状态下。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根据污水情况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选择由分子膜和无机膜共同组成的超滤微孔膜,将液体进行有目的性的施加压力,让超滤微孔膜吸附污水中悬浮的高分子粒子和胶质,保证超滤微孔膜表面能够拥有筛分性质,在污水经过时可以将其中的杂质进行拦截。超滤污水处理工艺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处理环境的处理,包括工作温度、施加压力大小等,保证工作效率可以符合超滤处理工艺要求。在具体环境处理上,工作人员可以结合操作压力、运行周期以及液体流速等相关参数,选择最佳通透量,从而提升其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2.4AB污水处理工艺
AB污水处理工艺的全称为吸附生物降解法,其和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不同,没有初沉池等设施,是具有高负荷的处理方式。其应用方式是将曝气池整体划分为AB两个高低负荷阶段,并分别设置专属的回流系统和污泥沉淀。其中A段是高负荷段,污水在此阶段正常情况下的时间是30min,在这30min过程中,A段可以通过活性污泥的吸附、降解作用,利用活性污泥具有絮凝沉降以及易吸附的特点,迅速将市政污水中的有机物吸附,进行相应的降解分化工作,尽可能地将回流出水负荷降低,其中选择的吸附生物一般为泥龄不长的群落细菌。B段处于低负荷段,其对市政污水的处理方式和以往常规污泥处理方式有一定的相似性。AB污水处理工艺应用的优势主要是可以将污水进行两段式处理,具有较高的去污效率,可以保证处理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安全,具有良好的耐负荷和耐冲作用。此外,该工艺的停留时间更短,且对于电力资源的消耗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市政污水的处理成本。但是,该工艺由于出水水质浓度较高,只能适用于出水水质要求不高的工程,而且该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实际项目中应用并不广泛。
3市政污水回用利用技术
3.1深度处理回用技术
深度处理回用技术是当前污水再利用技术中的常见技术手段,其在处理过程中的要点一般是在市政污水经过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之后,根据回用水标准而进行的进一步回用处理,从而保证其水质可以达到回用水要求。其技术可以细化为砂滤法、离子交换法、絮凝沉淀法等,需要工作人员结合具体的水质情况和回用方向进行合理选择,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进行进一步的去除,保证回用水质量,切实做到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以深度回用技术中的絮凝沉淀法为例,其主要采用聚合氯化铝,利用该物质中的高价金属离子具有吸附电中和、架桥网捕等作用,水中的污染物保证可以结合成分子量较大的颗粒,再经过沉淀使其可以起到优化水质的作用。该技术具有絮凝体成型快、沉淀性能好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潮解的影响,不需要格外添加碱性助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使水质可以达到回用水标准。总之,在市政污水的回用利用上,需要工作人员在理解回用水标准的基础上,将市政污水进行进一步回用处理,保证其可以满足回用需求。
3.2选择性回用技术
选择性回用技术主要是针对其回用环节的方式和方向,一般有三种方式。
(1)分区回用方式,即将具体的市政区域作为污水收集、回用的基本单位,通过相关部门的合理规划,将回用管道作为污水回用的途径,为区域内人们活动提供水资源。该技术适用于和污水处理厂距离不远的区域。
(2)全程回用方式,即通过市政排水管网系统将市政污水进行收集、处理之后再以管网进行回用。在选择这种市政污水回用利用技术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其对污水处理厂有较高的规模要求,需要构建完善的市政污水管网系统才能实现,适用于新型城市。
(3)选择性回用方式,即有选择性地铺设回用管道,将管道设计在市政大型建筑、居民小区周围,将其产生的污水进行回收,并在合适的位置建立小型的污水处理点,将小规模的污水进行处理,并将处理过的污水应用在市政绿化等环节中,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该种技术方式相较于前面两种具有灵活多变的形式、简单便捷的工艺,能够更加适应不同区域的不同污水处理需求,提升了需求量和系统供给之间的吻合度,保证市政的健康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和回用利用技术的运用可以将水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应用,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市政污水情况,选择合适的回用途径,加强对污水处理工艺的学习,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加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从而将其工艺技术进行切实应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1]马兆云.新形势下市政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7):103.
[2]李启红.市政道路工程中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要点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