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1 段玉武2
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 榆林神木县 719300
摘要:随着“煤炼气”技术的出现,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煤制氢、煤制氨等方面的化工产品生产制造获得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变换冷凝液汽提系统的设计中,变换装置的工艺流程复杂性与合成主要设备的自制性条件限定,仍然存在能源消耗相对较大、产量可提升空间相对较多、环保性能有待优化的实际问题。本文以此为背景,选取变换汽提气热量回收与利用作为研究题目,具体探讨中,介绍了工程概况。分析了低压闪蒸系统和变换汽提系统的工艺流程、运行状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具体的技改方案,评估了应用技改方案后的效果。
关键词:变换;汽提气;热量回收;利用
以某能源公司600kt/a甲醇项目为例,应用了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其中,气化渣水系统主要以三级闪蒸工艺为准。由于低压闪蒸汽量超过了设计值,热量富余产较多,既造成了噪音污染,也导致了除氧器频率发生放空气带水现象。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本次研究中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低压闪蒸气回收利用技改方案。具体分析如下:
1、低压闪蒸汽系统工艺流程及运行状况
首先,气化渣水处理系统三级闪蒸工艺中,第一级闪蒸用于溶解酸性气、回收利用冷凝液和闪蒸热量。第二级闪蒸能够满足热力除氧需求,为气化系统补充水量,溶解剩余气体,。第三级闪蒸为真空闪蒸系统,旨在降温与浓缩黑水,溶解剩余气体。从第一级到第三级闪蒸工艺的操作压力分别为0.78MPa、0.25 MPa、-0.056MPa。
其次,在低压闪蒸系统中设置了低压闪蒸罐,能够针对黑水溶解物及副产低压闪蒸气进行解吸。一方面,将低压闪蒸气用于热力除氧,可以达到热量回收目的,减少气化系统消耗蒸气的问题,实现对冷凝液的回收利用。另一方面,富余的低压闪蒸气相对较多,在这种条件下,造成了除氧器放空气带水现象,由于该现象频繁发生,给系统积累了大量的悬浮物质与离子。同时,激冷水因低压闪蒸气消耗受限,也无法实现增量目标,所以,降低了气化炉负荷,影响了装置的扩能。当外界气温相对较低时,如冬季到来后,设备周围因带出的水而结冰,给运维管理人员造成了较大阻碍。
2、变换汽提系统流程及运行状况
首先,副产氨由气化反应生成,由于氨量较大且易溶于水,所以,造成了废水氨氮排放超标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既增加了企业污水处理成本,也造成了生物菌的大量死亡。变换汽提系统的功能体现在对洗氨塔洗涤液中的氨氮脱除方面。从流程设计方面看,主要包括“洗氨塔洗涤液——液位调节阀——汽提塔(预热段)——列管——汽提塔(汽提段)——汽提塔塔盘。”在列管中,主要与蒸气进行列管换热;在汽提塔塔盘,主要与低压蒸气进行质热交换。变换汽提塔中的低压蒸气为0.5MPa,简单讲,伴随着温度持续升高,在气相中氨分压降低后,洗氨液获得了解吸、释放。最后,硫化氢与氨共同进入硫回收系统。
其次,变换汽提塔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立式列管式换热器、填料层、筛板塔。在上、中、下三塔结构中,上塔汽提后的蒸汽可预热洗氨液;并参与中、下塔中的蒸汽质热交换。随着温度逐层增加,气体分压降压,完成氨解吸。由于低温冷凝液中的氨氮含量在100mg/L以下,可以通过泵加压的方式,以系统补水的方式送入蒸发热水塔蒸发室。目前该公司的实践经验表明,氨氮汽提所需的蒸气消耗量约为3.8t/h。按年计算,假设其运行时间为8000小时,此时总消耗量约为3万吨。
3、低压闪蒸气回收与利用技改方案
首先,从业内实践经验看,在处理方法选择方面差异性较大。主要的方法包括低压闪蒸罐安全阀放空法、真空闪蒸吸收法、换热器冷凝回收法、蒸气喷射泵利用法。虽然方法不同,但是在目标方面存在一致性。因此,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处理方式方面。经过对比分析后,发现四种方法均有缺陷,或经济性差、或操作复杂、或安全性低、或维护成本大等。所以,该公司在对比分析后,决定扩大生产系统检查范围,寻找合适的技改方案。
其次,气化装置中的低压闪蒸气之所以未能获得有效回收与利用,其主要原因在于低压闪蒸气中存在气量不稳定、细灰。该公司在系统性分析后,选择了用变换汽提塔下塔筛板代替低压蒸汽的办法。具体如下:
(1)设置低压闪蒸压力调节阀,使低压蒸气从阀门前引出。(2)于变换汽提塔调节阀后管线上,设置配管,使低压蒸气可以进入。(3)用温度调节阀代替原来的低压闪蒸压力调节阀,并将其与除氧器水温检测仪表进行关联。同时,于配管上增设压力控制阀,可以确保温度自动控制与压力稳定控制。(4)进入运行阶段,温度调节阀可以按照水温变化情况,为除氧器提供相应的闪蒸气流量,在满足热力除氧的同时,也可以对其增设的低压闪蒸系统进行有效的压力控制。比如,将其控制在0.25MPa后,变换汽提塔就可以将富余闪蒸气全部接收。(5)在变换汽提塔塔底温度信号——蒸气流量调节阀连接的情况下,完成对温度的合理控制(相当于设置了一个自动温度调节控制装置)。简单讲,变换汽提塔吸收了富余低压蒸气量,并且将其转换成了可资利用的热量。
4、技改方案应用效果
首先,通过技改方案,回收的富余低压蒸气,增加了该公司的2开1备蒸气锅炉运行模式下的蒸汽(2.5MPa)富余量。并将富余的热量转用到发电机组(该公司共有1台发电机组,3台150t/h蒸汽锅炉),满足了原始设计中全厂蒸气利用目标,减少了外购电力,节约了用电成本。
其次,技改方案实施后,低压闪蒸气与变换汽提塔汽提气进行转换,变换低温冷凝液氨氮含量并产生较大变化,仍在工艺规范标准限定条件之内。自调阀切换到手动控制操作后,气化装置、变换汽提系统的运行均十分稳定,变换汽提塔内的结垢现象与积灰现象也没有出现。除氧器放空气带水问题获得了有效解决,消除了噪音污染,化解了地面积水与冬季结冰的问题。
第三,技改投资共30万元,技改后变换汽提塔蒸汽(0.3MPa)年消耗量方面共节约30400t蒸气,将其转化为电能,外购电价0.70元/kW·h,根据2.5MPa蒸气计算,可以节约电费共计426.50万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变换汽提气热量回收与利用相对复杂。若要较好的解决此类问题,应该从变换装置使用功能与目标定位出发,一方面,科学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做好节能降耗技术控制。通过以上初步分析可以看出,在变换汽提气热量回收与利用过程中,不同的项目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案。结合以往实践经验分析,变换汽提气热量回收与利用效率的提升,既需要以装置本身出发,细致分析其中的低压蒸汽富余可能产生的后果;也应该通过合理的计算与设备改造,满足其改造或优化后的应用功能,保障其热量回收与利用的有效性。因此,建议在实践中,尽量将精细化计算与设备优化改造结合起来,提高装置改造方面的效用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桑洁.一氧化碳变换冷凝液汽提系统流程模拟及对比分析[J].化肥设计,2020,58(5):33-36.
[2]曹逻炜,陈昇,谢国山.煤气化变换单元汽提塔塔顶冷凝设备与管线损伤模式识别与分析[J].煤化工,2019,47(5):57-60.
[3]冯正坤,周永松.类蒸汽汽提法预处理变换单元高氨氮酸性冷凝液[J].石油石化绿色低碳,2019,3(1):36-39.
[4]汪寿建.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关键技术及全产业链探讨[J].煤化工,2019,4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