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建筑中的智能建筑弱电技术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1月   作者:黄超
[导读]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尤其是在建筑工程领域,智能技术的应用加快了智能建筑的产生,整个建筑工程市场上的智能建筑越来越多。
        黄超
        广西华蓝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尤其是在建筑工程领域,智能技术的应用加快了智能建筑的产生,整个建筑工程市场上的智能建筑越来越多。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有所不同,很多模块都采用了智能化技术,弱电技术作为智能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在不断的技术发展条件下已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即使如此,未来随着智能建筑项目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弱电技术将迎来新的发展。基于此,本文详细探析了智能建筑中的弱电技术应用,对加快建筑行业转型具有重要的技术借鉴意义。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应用
        从我国建筑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引入了智能建筑的概念,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智能建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总体发展还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伴随着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再加上智能技术的日渐成熟,智能建筑的发展潜力巨大,作为完全不同于传统建筑的建筑类型,智能建筑中对于弱电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工程企业在参与智能建筑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都应该根据施工要求,加强弱电技术的选择和应用。
1.弱电技术概述
        智能建筑是建筑领域的新概念,其中的用电技术有强电和弱电技术之分,其中,强电技术具体指的是电压220V、频率50Hz以上的建筑动力、照明等用电,而弱电技术有着明显的标准,主要为:建筑工程中各类安全电压等级、控制电压等级等低压的交流电或者直流电,如应急照明电源;用于图像、语音、数据等信息传输的信息源,如当下智能建筑中包含的可视电话、计算机集成系统等[1]。近年来,伴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日渐进步,我国的智能建筑日渐增多,弱电技术也越发成熟,越来越能够满足智能建筑的要求。
2.弱电技术与智能建筑的关系
        从智能建筑中的技术构成来看,弱电技术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技术,大部分智能建筑构成如图1所示,整个构成中,综合布线是基础传输通道,局部计算机网络的存在使得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有效提升了不同子系统中交流沟通的便捷性。通信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联合以后,就在建筑内构建了一个综合管理和集成系统,该系统的集成化和自动化特征明显[2]。因此,智能系统的构成复杂,其中包含了多个的要素,与常规的建筑相比,智能建筑下不同模块之间的集成性特征突出,也就提升了建筑的功能和效益。但智能建筑的结构、功能实现中,弱电技术是基础技术,为提升智能建筑的建设水平,尤其要加强弱电技术的应用。

图1智能建筑要素构成示意图
3.当前弱电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3.1设计与建设人员专业素养不够
        近年来,智能建筑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弱电技术也在智能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弱电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同样存在着人才方面的问题,设计与建设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这些人员在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应用时由于专业素质不够,使得技术应用尚存在很多的问题。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专业性较强,涉及了电子机械、电子通信等方面的内容,为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设计和施工人员应具备综合能力,才能够结合智能建筑的施工要求,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不断进行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优化[3]。但显然,市场上的工程企业数量较多,部分企业的发展水平有限,缺乏人才投入,设计和建设人员并未掌握关于智能建筑弱电工程中的各个核心技术。
3.2行业技术标准未统一
        我国建筑行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弱电技术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在很多建筑领域都有了一定的应用,但从行业来看,行业的技术标准尚未统一,正是因为如此,在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应用时,常常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的不统一使得弱电技术缺乏相应的指导和约束,设计和施工人员难以根据这些标准来开展相应的设计与施工作业,工程质量验收和评估中遇到了诸多的阻碍和限制。
3.3建设总体导向存在偏差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应用时还存在着建设总体导向存在偏差的问题,很多工程业主在开展智能建筑施工建设时,缺乏对全部功能的重视,一味对一些功能的过度关注使得智能建筑的部分功能难以实现,建筑规划、设计的综合性不够,最终所呈现的设计和施工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标准,比如,整体设施、设备与智能建筑的建设目标不协调,难以与周边环境相适应。此外,部分业主在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应用时,没有与其他技术有效配合,技术融合性较差。
4.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应用
4.1火灾报警
        当下的建筑工程呈现出高层化的趋势,高层建筑的增多、建筑群的建设都使得人们对建筑的防火等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旦建筑的防火等级不够或者火灾报警不足,将会引发严重的火灾事故。智能建筑的火灾安全隐患非常多,电力设备设施等的使用不当都可能会加剧火灾隐患。因此,目前的建筑工程领域,不论是常规建筑还是智能建筑,火灾预警都是其中的重点施工环节,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中,工程企业应根据建筑群的特征,建立消防联动和火灾报警系统,发挥该系统在火灾隐患识别、火灾事故处理方面的作用。传统的火灾报警系统中,只能够通过响铃来给用户提供火灾预警,难以实现及时的断电和闭合处理。在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下,因为建筑中存在综合集成化系统,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可以实现功能的集中化管理,也就可以在建筑运行的过程中实时监测火灾隐患,最大程度上进行火灾预警和火灾损失的控制[4]。

弱电系统集成技术下,即使在建筑内部出现了火灾隐患,在报警系统启动以后,空调排放会立即自动闭合,经由电流、电压等的实时记录和监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火势的进一步扩大,为火灾救援争取时间。
4.2安保监控
        随着人们对安全的关注度有所提升,在建筑项目实施中,对安保系统的建设和优化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智能建筑而言,安保监控是智能化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通过完善的安保监控系统,可以有效以图像等可视化方式来掌握建筑周边的具体情况,进而来辅助安保工作的进行。建筑群物业管理中,弱电集成技术与常规物业管理有着突出的技术优势,在整个安保工作中可以实现相关信息的共享,在这些信息的支持和辅助下,也就可以提升安保工作水平,避免出现恶劣事件[5]。比如,在建筑安全监控中使用集成化技术,一旦存在异常安全威胁,后台管理人员就可以立即根据监控系统所识别到的异常情况,向有关部门发出警报并将监控画面切入到中心主系统中,实现安全隐患的集中处理。当然,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同样可以用于电梯、安全门和车库等的安全管理,以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安防水平。
4.3电力照明
        智能建筑中涉及了很多的电力设备设施,电力照明是任何建筑都不可或缺的,因为电力系统运行的特殊性,使得在电力设计和施工时应加强安全管理。传统的电力应用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电线老化与破损等,不仅增大了电力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难度,也难以给用户提供良好的电力服务。而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下,如果能够将这些技术与集成技术相结合,就可以在智能建筑中对整个电力系统开展集中化、一体化管理[6]。一旦智能建筑中部分住户出现了电路问题时,智能系统可以立即将这些电路问题反馈给有关的管理部门,在信息反馈的同时,系统中的智能化模块也会立即进行问题原因的排查与定位,智能化技术下的问题排查效率更高、定位更准。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将路灯、停车区域用灯、楼道照明用灯等集中起来,使得电力照明管理更为便捷和高效,电路故障大大减少。
4.4布线安装施工
        弱电技术在智能建筑中应用时,为发挥这一技术优势,布线安装施工尤为重要,只有保障了布线安装施工的合理性,方可加强智能建筑内外部之间的联系,给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但因为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构成复杂,其中的管线密布且交叉性较强,正是因为如此,在智能建筑弱电施工作业中,对于布线安装的施工工艺要求相对较高,现场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应将智能建筑与智能建筑园区综合布线都作为考虑因素。在整个弱电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专业人员需对建筑工程性质、使用功能和需求等全部的因素加以分析和对比,保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在正式的施工作业进行时,工程人员要对综合布线系统开展详细检查,使得在综合布线系统内的设备、管道规格和性能都能够与工程要求相符合,保持施工技术方案的合理性。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下的布线安装施工中,需对比市场上的各种管线材料,使得综合布线符合弱电系统的建设要求,从达到经济性的基础上也符合技术性的标准。
4.5设备安装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构成复杂,机架、管道、桥架、信息插座盒硬件等均是其中的重要构成,为达到建设的总体标准和要求,提高弱电技术应用水平,工程企业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应重视设备安装,加强对设备安装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在机架设备的安装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相关标准来开展规范化的施工作业,尤其要加强对垂直度、水平线管控,将偏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相应的安装作业进行时,首先要保障设备内不存在任何的杂物,在机架设备安装时,将其与墙体保持0.8m的距离。在管道和桥架的安装作业进行时,工程人员应根据安装需求和标准,做好全面的安装规划与设计,使得现场的安装作业高效开展,必要情况下应给施工人员的操作预留一定的空间,做好结构设计与优化。信息插座盒硬件的安装中,其安装质量关系到信息传输的效率与安全,安装作业进行时同样要开展规范化安装作业,使得每个的安装细节均与设计标准完全相符。
4.6防雷施工
        因为智能建筑的特殊性,使得在建筑施工作业进行时,应做好防雷设计与安装。雷电对智能建筑将会造成严重的侵袭,引发严重的事故,比如,雷电流会对智能建筑中的电子器件、微电脑设备等造成巨大的危害,引起建筑安全事故。因此,为了消除雷电对智能建筑电气设备设施造成的干扰与危害,应做好防雷接地处理。通常情况下,智能建筑的防雷施工作业中,可以通过泄流、拦截、均衡电位、屏蔽隔离等多种手段来防雷击,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综合防雷。比如,某办公大楼为智能建筑,为实现防雷处理,在建筑中安装了避雷器、避雷针,这些设备在建筑中形成了接闪装置,该装置经由与建筑内部钢筋、接地装置等的连接,提升了建筑本身的防雷能力,智能建筑的安全目标得以实现。
结束语:
        弱电技术是智能建筑中的关键技术,随着当下智能化技术的日渐发展,人们对智能建筑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工程企业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构建,提高智能建筑的功能效益,满足用户使用需求,通过不断的弱电技术创新来带动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存.建筑中的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2):3330.
[2]曹芳.建筑中的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000(006):118.
[3]齐双艳.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研究,2020,3(9):34-35.
[4]吴斌."互联网+"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及综合布线中的应用[J].江苏科技信息,2016,000(032):60-62.
[5]王振宇.互联网+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及综合布线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34(04):232+234.
[6]党剑英,赵晓芳.智能建筑弱电安装项目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000(015):6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