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普琼
重庆市万州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课题。当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面临供给困境、制度困境、资金困境和治理困境,要解决这些难题,须从构建多元化的供给主体、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和融合协同的治理体系四个方面入手,以推动农民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形成垃圾处理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X79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多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理工作实践,已经涌现出很多优秀经验典型,也出现了一些和现实生活不吻合、难操作的现象。特别是在农村,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气候、农村人口密度、人们生活习俗、农牧业生产条件等千差万别,所产生的农村生活垃圾组分复杂,投放、收集、处理的习惯差异很大,带来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及方法的多样化。
2 垃圾分类的原则
2.1 减量化原则
生产商被要求减少生产原料,生产成本来达到原来的生产目标,在源头上控制资源的排放,达到减少垃圾的目的。减量化有以下几种表现。在生产活动中,减量化表现为产品的小型化和制造的节约化,在包装上,减量化应做到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投入,尽量简单节约,而不是无意义的豪华包装,以此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2 再使用原则
产品在通过反复使用的方式在保证原有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达到减少垃圾的目的。如今,一次性产品由于其方便、低廉的特性十分泛滥,但是使用完后的其处理成本大,对大自然危害高,而再使用原则正是抵制这一现象的最好手段。生产者设计出来的产品能够被反复利用,使用寿命较长,不至于很快被当成垃圾处理掉。
2.3 再循环原则
这类产品当达到自身的使用寿命,变为垃圾时,能够充当另一种产品的原材料进行资源的循环利用。再循环分为两种情况,一为原级再循环,即废旧产品回收后充当原料来生产同种的新产品,例如旧报纸回收压成纸浆生成新报纸,易拉罐回收生成新易拉罐;二为次级再循环,即充当不同种类产品的原材料。从经济角度上来说,原级再循环更为经济效率,消耗少、成本低,是再循环的首要追求。
3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面临的主要困境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每年垃圾产量已突破亿吨,且依旧呈不断上涨的趋势,“垃圾围村”现象日益严重。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是垃圾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实现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一环,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2018年国务院指出大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从政策方面强调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是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农村垃圾分类环节众多,包括分类端、收集端、运输端、处理端,任何一端出现问题都会前功尽弃;同时涉及多方利益,包括村民私人利益、农村集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后代子孙利益,既属于私人事务,又属于公共事务。如果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搭便车”和“消极外部性”的现象,从而导致市场失灵;而政府在农村垃圾分类治理中也面临效率低下和能力不足的困境,且政府过多地干预农村公共事务也不利于基层民主的实现。如何凝聚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的力量,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的相互合作与相互补充,以此提升农村垃圾分类治理效率?本研究以农村垃圾分类背后的治理逻辑为切入点,探讨垃圾分类实现善治的现实路径。
4 农村垃圾分类治理的理论逻辑
4.1 加大财政投入
基层政府要把农村垃圾分类处理作为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重点投入领域之一。一是把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补贴、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确保专款专用。二是合理规划村级沤肥点,加快实现村级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全覆盖。三是对现有生活垃圾收集运转设施进行优化布局、功能改造和质量提升,逐步淘汰和更换现有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桶和保洁员分类收集车,配置生活垃圾密闭运输车辆,统筹布局生活垃圾转运站,淘汰敞开式收转运设施,推广全密闭压缩式收运,减少和避免生活垃圾收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4.2 完善法律规范
善治在强调多元主体的效率和责任之外,更加强调法治。我国垃圾分类政策进入到了强制性阶段,但是还缺乏农村垃圾分类的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全体村民应该遵守的最大公约,通过法律规范可以强制村民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因此,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垃圾分类的法律规范,构建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农村垃圾分类善治体系。农村法律规范的构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顶层设计和地方立法及基层执法相得益彰,农村垃圾分类法律体系的构建不能缺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撑;第二,农村垃圾分类执法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一刀切”会打击村民的积极性,往往会事与愿违;第三,将多元主体的相互交流与沟通落实到制度化和常态化。总之,发挥法律武器的刚性约束作用是农村垃圾分类实现善治的保障。
4.3 增加全社会对垃圾分类的资源支持
目前大部分城市投入垃圾分类政策的资源是不足的,改变垃圾处理费收缴标准一定程度上给政府增收,因此要制定合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单位垃圾与居民垃圾分类管理,实施垃圾计量(重量或体积)收费。有学者提出垃圾处理费可以参照现行个人所得税中免征额+超额累进税率的形式,完善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应考虑到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的成本制定科学的收费标准,对分类投放垃圾与混合投放垃圾实行差别费率等。此外,要充分引入社会资本,有学者研究表明,社会资本的某些方面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资本对人均生活垃圾排放均有显著减量效应,通过促进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和垃圾源头减量行为从而降低生活垃圾排放。也有学者认为通过对政府项目投资资金和社会资本在垃圾终端投资、分类收集投资、分类运输投资和分类处置投资项目单项的边际绩效测算和总体绩效评估,可以实现有限资金的最优配置使产生的垃圾分类总绩效最好。
4.4 城乡协同治理
要做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统筹规划,实现城乡基础设施联建共享,既能缓解财政压力,还能实现垃圾的规模化处理,从而降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建议在村级层面,采用多村联建阳光沤肥设施;在乡(镇)层面,通过科学规划,共享垃圾运转设施;在县(区)层面,协同资源化处理低值可回收垃圾;在市级层面,实行城乡一体化垃圾分类处理,即城乡统一研究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年度计划,城乡统一下达工作任务,城乡统一开展督查考核。
5 结束语
以社会资本为基础,构建政府引领—基层党组织带动—村民自治—基层社会组织参与—市场协同的多元主体治理体系,各主体在治理体系中保持责任性,形成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农村垃圾分类善态治理格局,让垃圾资源得到妥善利用,以撬动农村地区善治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延宏,王若飞,田智辉.农村生活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理设备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9,40(08):159-164.
[2] 秦风明.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要考虑农村实情[N]. 中国环境报,2019-08-07(003).
[3] 卢朝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员量化考核指标[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07):122-124.
[4] 徐立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典型模式之比较[J].城乡建设,2019(13):61-63.
[5] 卢胜和. 农村生活垃圾工作管理服务的思考[N]. 韶关日报,2019-06-29(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