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牵我去散步——付出“爱心”与“耐心”收获了“信心”和“赖心”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2期(上)   作者:李敏
[导读] 我觉得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就应该有付出“爱心”与“耐心”,有被蜗牛牵着散步的心态
        李敏
        重庆市綦江区三角中学
        摘要:我觉得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就应该有付出“爱心”与“耐心”,有被蜗牛牵着散步的心态,才能让自己成长;让孩子收获“信心”和”赖心”,使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自己却享受着其中的乐趣。
参考文献:张文亮的儿童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关键词:散步  爱心  耐心   信心   赖心
正文:
        记得读过作家张文亮的一首儿童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很受启发。我觉得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就应该有付出“爱心”与“耐心”,有被蜗牛牵着散步的心态,才能让自己成长;让孩子收获“信心”和”赖心”,使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自己却享受着其中的乐趣。
        开学第一天对新生进行了半天收心教育后,中午师生都在食堂吃午饭。我班的一个孩子被一位领导牵到我面前。孩子哭着领导生气着说:”某某,你班上的孩子要倒掉刚刚打好的饭菜,怎么说都不听……“我放下手中的餐具站起来问他(孩子)为什么?可不管怎么问他就是不说话……过了好久,我猜他是因为学生食堂的饭菜不好吃,就让他跟我一起看看我们教师食堂的各种菜品后给他说只要是他想吃的、喜欢吃的随便打,我付钱。他围绕着各种菜品看了一圈,发现我们教师吃的和他们吃的是一样的时就哭着说:”肉全是肥的,冬瓜我看着就想吐,没有我喜欢吃的白水白菜汤(学校吃的是白水南瓜汤),不吃,我就吃白饭,不全倒掉……“我耐心的听完后轻言细语的告诉他,现在的他是初一的大孩子了,又是在学校不是在家里,我们是过的集体生活,并且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下午的任务还很多,不吃点菜是不行的……终于他和我一起慢慢的吃起来了。
        第二天上午全校新生进行课间操的队列训练。没有多久,校安保主任打电话给我,让我去领个孩子过来教育,说这个孩子谁的话都不听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去一看,又是那个孩子。问他又是什么都不说,就是很倔强的站在那里(他最初站的地方)默默地流着眼泪,谁叫都不动。我只有问其他同学才知道,原来是刚开始时,体育老师说他站错了,让他在到应该站的地方。他不动,就拉了他一下。他非常生气一直哭就是不动。老师没有办法把他交给了安保主任,结果他还是不动,也不说话。孩子多天气热,没有办法只有叫我了。我把他叫到旁边的树荫下反复的问他话、反复的引导、不断的等待……大概是他看到我们两个都汗流满面吧!终于开口了,便抽泣的述说体育老师大声吼他多次(其实,体育老师本身声音就洪亮),还拉他……
        下午,学校对新生进行收心教育、学习习惯引导、生活习惯教育。鉴于太阳大,孩子们都带上凳子到树荫下的小坝子听。我看见他拿着凳子怒气冲冲地跑了,就赶紧安排好其他孩子的座位后去找他,未果;请男生到厕所找,没有;又到教室找没有;又让四位细心的孩子到学校的其他地方去找,好久后三个回来报告说没有;又过了好一会儿,第四个回来了,说找到了,在我的办公桌旁坐着的,怎么都喊不动……我只有自己去叫了,好久之后我才知道了原因,他想坐的地方被别的孩子坐了……
        紧跟着他在第一个周中每一天都会有两三次如此的哭闹、逃跑、不说话、谁的话都不听、谁都请不动、最后都会到我的办公桌旁坐着……
        开学一个月来,我和他单独交流有上百次吧。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在学校,不管我有多忙都必须要和他单独交流,因为没多久就会有老师或者是同学把他带到我的面前……多数时候他都不说话的,只会哭、大怒和逃跑。我只能在他简单的片言只语中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和小学时的状况(还从别的孩子口中了解到他在小学时就是一个困难学生、成绩特别差、还打过老师呢……)。

看着他开学摸底语、数测试成绩都是个位数时,我无语了。作为一个班主任当了二十几年的班主任我没有别的,只是想:我好有缘分遇到他,我就有责任让他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于是,只要有时间我就多方找原因、找方法、想办法,想着并针对他单独拟定一套管理方案:
        首先,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从家庭教育找根源。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着墨。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他们第一任教师。真的,他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了。妈妈是一个来自于贵州偏远山区没有上过学的人,年纪不大就生了三个孩子(他们家三兄妹),平时除了在家做做家务外就在小镇上打打小工补贴家用。父亲年龄大,在建筑工地上打点工,脾气暴躁,处理事情简单粗暴,家中勉强可以维持。他在家里是哥哥,两个妹妹依次比他小不了多少。可能由于是男孩儿,家里给予厚望,可是较为调皮、捣蛋、不听话、懒惰、憨厚一些,父母偏爱妹妹。因为妹妹在父母面前要听话一些、爱劳动一些。久而久之,在家里只要是发生了不好的事,都认为是哥哥干的;好的事都是妹妹的功劳。因此父母就会不问青红皂白的大声呵斥、无情的大骂他。特别是父亲对待他尤其非打即骂。久而久之他就变成了一个“刺猬”——一有点什么事不如意就把“刺“竖起来了,还会刺人。在学校里、在和别人交往中,都是这样,成为一个无法与之交流、相处、接近的“熊孩子”。经常看着他独来独往的身影,我有了一丝丝心痛,深感肩上的责任,心想:对于这样的孩子只能用爱心去感化他、用耐心去引导他,使他有所改变。
        其次,从他自身找原因——自卑、不爱说话、不与人交流沟通、说得最多的就一个字“嗯”、多数时候就是摇头和点头、不相信人、更不会依赖别人、脾气暴躁、容易冲动、爱哭、各种习惯较差、没有在别人那里感受到关爱……这就更应该想办法让他树立信心改变自己,学会相信别人,也能成为他可以依赖的人。
        最后,在外人眼里他就是不乖、不听话的代表。不会尊重他、只会歧视他……我就从他的同学入手,多方引导孩子们不要歧视他、要尊重他、要关爱他、更要帮助他。
  我终于找到了原因,有些了解他了。这让我想起了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过的话“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就不言而喻了。当然遇到这样的孩子对我来说不仅是难题而且能让我成长,就像张文亮的儿童诗中所说的看你怎样认为“是蜗牛牵我去散步还是我牵蜗牛去散步”了。
        面对这些“蜗牛”深感任务的艰难(因为在我的班上这样的困难孩子还有好几个,他们来自于不同的特殊家庭,有着不同的困难情况……),我就不断的收集材料、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了解他们的家庭、去请教专家、查阅资料等。我从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学方法;多次去找心理辅导老师交流取经;从当年学过的《教育心理学》里找办法;找出“生涯规划”培训时的书籍、笔记等来想解决方案……终于理了一条思路来:用“爱心”去感动他们,用“耐心”来引导教育他们和他们多多接触、多多交流沟通,帮助他们解决他们认为的困难,帮他们能树立“信心”。
        当然这个过程是长久的、艰苦的。因为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在爬了,尽管他们还是爬了那么一点点;我不能催他们、不能吼他们、更不能责备他们。牵着蜗牛散步,放慢了脚步,就能欣赏被忽略的风景。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讨论、一起成长,把时间拉长变慢,静听花开的声音。这就是蜗牛牵着我在散步的结果。
        终于,那个“熊孩子”不哭了、说话了、不跑了、听话了、做作业了、上课发言了……还能听见班上的其他困难孩子在教室里你一言我一语的大声说:“这个周我们班的纪律再被扣分的话,就去义务打扫厕所;清洁卫生又被扣分的话就跑操场五圈;午休和早晚自习再不认真就到学生班主任那里“领赏”;下个周在我们教室们外没有挂面流动红旗的话……”此时,我在教室外开心极了,因为我真的被一群“蜗牛”牵去散步了,还欣赏到了意料之外的风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